为英烈塑像!广州美术学院探索高校扶贫、艺术乡建新模式

广东教育头条
+ 订阅

3日上午,“形塑五华”——纪念肖像创作课程汇报展在广州美术学院开幕。这是一场艺术与扶贫的相遇,广州美术学院以对口精准扶贫点五华县梅林镇金坑村为切入口,探索校地合作育人新模式。这也是一次专业和爱国主义教育,该校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师生深入挖掘五华红色历史文化资源,创作了13件雕塑作品参加本次展览。据悉,部分作品将有望落户五华,永久见证当地红色历史。

一场艺术和扶贫的相遇

五华县隶属梅州市,地处广东省东部、韩江上游,是广东省重点革命老根据地之一。全县有革命烈士1570多名、革命遗址93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0处。长期的革命斗争在五华这片烈士染红的土地留下了大量珍贵的、不可再生的红色历史遗存和历史故事,留下了周恩来、古大存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光辉足迹。

雕塑作品《古大存》

五华县也是广州美术学院的精准扶贫点所在地,该校与当地结成合作关系,孵化了“校地共建实践育人基地”。一开始,广州美术学院师生计划介入金坑村,为当地的文化保育和村容村貌提升做点贡献,在深入了解之后发现,五华的红色历史文化资源,正是艺术创作的素材。在校地的联合促进下,促成了这次纪念肖像雕塑创作课程的开展。

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院长陈克介绍,本次课程尝试重回课题式的红色主题创作方式,这既是对于雕塑系革命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同时也符合新时代主流文艺创作方向的整体要求。

通过艺术扶贫,五华县贫困村的人居环境有了一个迅速的视觉提升。广州美术学院在挖掘文化历史资源进行创作的同时,也与当地石雕企业进行合作,共同提升文化品位、创造经济效益。

一次专业和爱国主义教育

2018年7月,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18名大五学生踏上了五华的土地,开启一段红色雕塑之旅。在老师的带领下,他们前往五华县进行实地考察及调研,了解当地红色文化及革命历史故事,挖掘创作素材。此后,全情投入到长达3个月的创作过程中。

部分雕塑作品小样与手稿

“折服于那个年代人们信仰的强烈,我选择雕塑英雄人物来表达我的痛惜之情。”本次展览雕塑作品《最后一颗子弹》的作者蔡思仪说。他选取的人物是五华籍烈士古宜权,在受到国民党部队突袭、身受重伤、弹尽粮绝的情况下,古宜权宁死不做俘虏,用最后一颗子弹射向自己的胸膛,壮烈牺牲。

雕塑作品《最后一颗子弹》

陈克说,这次艺术帮扶,反过来对教学起到了“发酵”作用。在这样的开放课堂中,学生从原来那种表达“小情绪”的氛围中被抛回真实的历史和社会中,过渡到“大文化”“大历史”的创作环境中。

记者了解到,本次课程创作出的13件作品,选取了12个历史人物。其中有五华县第一位共产党员黄国梁,抗日战争中为国捐躯的李友梅将军,一身儒雅的史学家陈槃,健硕阳刚的球王李惠堂。学生们用丰富多样的构图方式和表现手法,不仅鲜活地塑造了每一个人物,也共同勾勒出了一幅交织着革命图强与文化发展的五华近代史画卷。

雕塑作品《革命先驱——黄国梁》

雕塑作品《革命先驱——黄国梁》细节

在现场,人们纷纷在表现烈士形象的雕塑面前驻足、久久凝视。这次展览是艺术高校参与精准扶贫的典范,也是公共艺术介入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次尝试,一个起点。

【采写/摄影】杜玮淦 

【通讯员】刘颖倩 谭国柱

【校对】杨远云


编辑 李智源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