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江日记 | 峡山人:守护练江 守护生命

潮南在线
+ 订阅

水是生命之源。对于居住在练江流域的居民来说,练江污染是心头之痛,让练江恢复“洁白如练”也就成了大家共同的期盼。去年以来,汕头市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进练江综合整治,取得较大成效。为展现练江整治成果,助推打赢练江流域污染攻坚战,《练江日记》专栏,结合“四力”教育实践,派记者深入练江流域,行走江河,用镜头持续记录母亲河练江的喜人变化。下面一同走进峡山街道,听听峡山人与练江水的故事。

凌晨六点半左右,朝阳破云而出,跨越过练江的大桥倒映在河面上。天色逐渐泛白,河岸和桥上的车水马龙拉开了一天的生活。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胡木文一早就来到田里。他承包了陇美村800百多亩农田,练江水是灌溉唯一水源。

农户 胡木文

以前的练江水又黑又臭 我们的水闸升上来 水流进来 我们内溪的鱼就都死光了把水放到田里面 我们的秧苗还会损失现在变化就大了 现在练江水调进来 比我们内溪的水还要清澈 所以现在耕种不错 今年产量的预计应该不错 因为现在进来的水水源好了 不会受到污染

家住练江旁的小伙子郭清杰从小就喜欢钓鱼,如今练江水质改善了,午后清风徐来,成群的白鹭在河滩上徜徉。这里成为他钓鱼的首选地。

峡山街道居民 郭清杰

现在练江里面有什么鱼?现在练江里面有"越鲫"(罗非鱼)、“白目爱”(食蚊鱼)和“狗母鱼”(淡水虾虎鱼) 这些鱼对水质要求高吗?食蚊鱼和淡水虾虎鱼对水质要求比较高 以前水被污染了 没这些鱼 现在水质改善了 鱼也慢慢回来了

下午3点多,50多岁的水上保洁员刘锡波登上小舟,开始漂浮物打捞作业。他从10多岁开始,就在练江的货船上工作,亲眼见证练江水的变化。

水上保洁员 刘锡波

一辈子都在跟练江打交道?是啊以前的水又黑又臭 现在的水不臭了 水好了漂浮物现在很少了 现在的群众都很自觉 

水和人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守护的关系,练江水和峡山人之间的关系,延续至今超过百年历史。

行走在练江旁的一条景观步道上,这也是峡山街道华桥村西门前的一条沿江村道,对于具有500多年历史的华桥村来说,练江已经成为这个古村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华桥村西门前,一幅由清代先人创作的对联被贴了出来,对联上写道:“门临秀水青如黛,地接碧练白似银”。短短两行字,既印证了练江与华桥村悠久的历史渊源,也蕴含了村民们对练江的深厚感情。

傍晚六点半,夕阳西下,江面上的霞光渐渐消失。岸上,华灯初上,江畔人家的夜生活拉开了帷幕,人们泡上一壶茶,舒缓一天工作的疲惫,年过七旬的胡钦声说出了心里话。

村民 胡钦声

以前蚊子很多 没人敢来这里坐 现在你看 我们这些男的就在这里喝茶 聊天 心情非常开朗 这是党政抓得好 政策落实得非常好 你到任何一个角落去采访村民 个个夸奖 竖起大拇指说真的是好

男的喝茶聊天,妇女们干完家务活,也有她们的“必修课”,就是相约来到江边广场,跳起了广场舞。

村民 赵少丽

现在练江水清了 连堤岸也修了一个广场我们几乎天天晚上来这里跳舞 现在身体健康了 心情也好了 我们的幸福感也提高了 

峡山大溪整治是我市推进练江综合整治的一个缩影,2014年至2019年3月,按工程量计算,练江流域综合整治已累计完成投资145.97亿元,其中2018年6月16日至2019年3月25日新增投入58.57亿元。尤其是去年以来,包括峡山在内的流域各地,全面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整改要求,严格按照《广东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指挥部1号令》要求,大力推进“五清”专项行动、河涌生态修复、截污工程和管网建设,重拳打击污染违法行为。在练江整治“组合拳”的共同作用下,练江水质迎来了喜人的变化,让当地干部倍增打赢练江流域污染攻坚战的信心。大家也清醒地认识到,要全面完成练江的整治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

峡山水利所 负责人 廖烈才

接下来 我们将全力推进推进峡山大溪截污管网铺设 河道清淤 河堤景观美化等项目建设 同时做好污染源管控和环境宣传教育工作 极力保护练江的生态环境 努力让练江的水质 一天比一天好 

记者手记:从村民们真挚的眼神中,我这个“外乡人”真切地感受到练江水质改善给他们带来的喜悦和自豪。我想,对峡山人而言,祖先逐水而居时就把练江当作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练江已经远不止是一条河流,更是繁衍生息的依托。这种关系,过去、今天乃至未来都不会被改变。练江污染的教训,唤醒人们对美好的回忆,更唤起人们守护练江的责任。“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如今,数十万峡山人正以行动自觉,守护练江母亲河,书写新时代美丽生态的文明篇章。

  • 来源 |  汕头新闻

  • 编辑 |  线线君  责编 | 在线主编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