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古村落
是一段丰富的乡土历史记忆
先祖的血脉在这里流淌
古老的传说在这里延续
附城街道丰盛村
丰盛村三面环水一面靠山,在以水路作为主要交通方式的古代,这里是泷州与外界交流的前沿,和外地进入泷州城的第一站。直至上世纪末,丰盛村村民出入还是靠摆渡。
至今,丰盛村仍保留有古树、古屋、古渡、古城墙等遗迹。
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着丰盛村的发展,上世纪末,还在村里当支书的张汉金积极争取上级的支持,于1998年建成一条水坝大桥,从此丰盛村民结束了摆渡的历史。交通环境的改善,也改变了丰盛人的发展观念,现在他们利用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蔬菜种植,村中深厚的历史底蕴和优美的自然风光也吸引着乡村旅游项目开发者的目光。
十里黄金水岸,千年古邑县治。今日的丰盛村,山环水抱、风景宜人,古城墙、古树、古渡头交相辉映,宛如一块撒落在泷江河畔的“绿色翡翠”。
船步镇蓝村
蓝村在明代曾为瑶族蓝姓人聚居地,故名蓝村,现刘姓人定居该村。
蓝村的九座屋采用三条纵轴线和三条横轴线为对称的纵三进、横三进布局,这是古时聚族而居的建筑手法。九座屋建筑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曾经住过上百人,屋前还有1000多平方米的地坪,供族中举办各种活动和晒稻谷用。
蓝村人秉承着先祖处世的传统,自力更生,与人为善。用勤劳的双手,建造生活家园,追求幸福生活。先祖留下的建筑遗产——九座屋,他们视若珍宝,极尽所能将其保护好、传承好,这不仅是为子孙后代留下追思的念想,更是对历史的责任。
素龙街道上宁村
素龙街道上宁村下辖格木桥、上前表、佛子背、七根松四条自然村。在上宁村七根松村有间青松大屋,始建于清朝光绪11年,唐氏的祖先从此就在七根松扎根,并将村发扬传承。
上宁村杨氏圣元大屋又名四知堂,始建于光绪11年间。之所以起名四知堂,与东汉名士杨震“四知却金”有着莫大的关系。
杨氏后代子孙为尊崇和怀念拒腐蚀、不受贿的先祖杨震,以“四知堂”为堂号。杨震的清白史观,也铸就了杨氏族人为官的一面旗帜,这种风气一直流淌在杨姓人的血液中。
明朝时期,由于罗定地区瑶民经常动乱,当地官府就在现在的上宁村修建了一条官驿道,作为运送兵力的主要通道。
这条官驿道北面可以通往德庆,南面可以去到茂名、广西北海。驿道一直到上世纪80年代后才丢荒,现在仍保留有一截原来的路基。
上宁村还有一处梁氏文化小苑 “哲寓”,是民国时期的建筑,里面有一条100多米的历代状元书法碑廊,陈列了200多幅书法作品,这些凝聚了鲜明时代印记的书法作品,如同穿越时空,不仅让人可以品味历史中的细节,更给人以艺术的享受。
历代的上宁村人,传承着勤耕苦读、崇德重教、尊礼守义之风。尤其以杨震为代表的清白家风,已成为上宁村最为宝贵的精神遗产和杨氏族人的骄傲。
千百年来,朝代更替,历史兴衰
罗定的古建筑也历经岁月沧桑
如今他们依然矗立大地
它记录着一个地域、一个家族起起落落的过往
古村落
它们是宗族世家处世智慧的现实遗存
更是书写罗定最好的历史笔墨
《家在罗定》总计22集,由云浮广播电视台、罗定市委宣传部联合出品,内容涵盖罗定历史人文、名胜古迹、自然风光、民俗风情、名人乡贤、风味美食等,欢迎收看。
《家在罗定》播出时间
敬请查收!
云浮广播电视台 新闻综合频道:
周一至周日20:40
云浮广播电视台 公共频道:
周一至周日22:00
云浮融媒中心
来源:云浮广播电视台
责编:黄炳权
值班主任:赵军鳗
值班总编:卢利文
投稿邮箱:yunffb@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