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做了近40年的狮头,每件都不可多得

清远发布
+ 订阅

闲暇时,盘社叔会拿出他刚刚做好的鸡公狮,走出门外,自己玩耍一番。色彩斑斓造型可爱的狮头,自然惹得邻居小孩们的喜欢。有舞狮者,便有狮头手艺人,这门手艺,盘社叔做了近四十年。

小小狮头不容易,打造耗时个把月

年后的一个下午,盘社叔正在小小的工作间忙碌着,过年后他接了三个订单,正要赶着交货。工作间是住所一楼的楼梯间,两幅模具加上两张凳子,不算光亮的灯光下,成为他制作狮头的小天地。

 盘社叔制作狮头的小天地。

模具十分笨重,早年间的模具还是大哥从英德浛洸购回的,宽约一尺四,但近年来订购者说,想要更大的狮头,他又自己琢磨着,自己做了一个一尺六的泥模。他正在制作的是一个鸡公狮。做鸡公狮,要先把狮头做出来,用浆糊把一张张牛皮纸黏在模具上,再起一层水泥包装纸,两种纸分层粘贴,一层又一层,需要十余层,才够坚固和稳定,等到纸糊干后,还需用同样的方式加做两个“棱角”,是一个色的鸡公狮头雏形,此时便可上画。

盘社叔正在做狮头

用红、绿、黄、黑等颜料画出狮头的耳、牙、眉、舌,还加上波浪、菱形等形状装饰,“有的人喜欢喜庆一点的,就多用鲜艳颜色,有的人喜欢威武凶狠一点的,就多用黑色等暗色。”盘社叔说,自己没有学过画画,这些都是自己摸索学来的。刚刚制作完的这个鸡狮头,客户希望活泼喜庆一些,盘社叔就用了大量的黄、绿、红点缀。最后一步是安装饰品,用色彩鲜艳的绳线和毛球,安装在猫狮头上,变身为羽毛、眼睛、耳朵、舌头,狮头显得十分灵动,再在狮头内部安装供舞狮者握取的把手,一个狮头总算制作完成。完整的狮头还需要配上狮被,这些材料在旧城老街便可买到。鸡公狮正在制作,家里却藏着两个制作好的猫仔狮,做法与鸡公狮无异。闲暇之余,盘社叔拿起猫仔狮,自我玩耍一番,低头娇羞、甩头走路、会狮鞠躬,双手握着猫仔狮,随脚步有节奏的甩动,有板有眼。牛皮纸加水泥纸的组合搭配是盘社叔自己摸索的,他尝试过发现,牛皮纸更厚一些,而水泥包装袋的纸可以防水,这样的做法既牢固又防水,更重要的是轻便。猫仔狮的做法,是盘社叔大哥教的,“若是以前的做法,用粗纸糊出来的猫仔狮重五六斤,且易坏不结实,而现在只有三斤六两左右,极大地方便了舞狮人。

为了生活学手艺,一做就是四十载

盘社叔原名盘焯新,今年57岁,顾客邻居都尊称他为盘社叔。英德大洞镇人,擅长治铁打扭伤,做过木工、开过矿山、做过小生意。走过许多地方,做过许多工作,但猫仔狮,已经做了近四十年。但是,在2001年到2011年间,由于工作繁忙,也因模具开裂,有十年时间没做,直到近年来搬到清新居住,才又开始了他的手艺活。

 盘社叔拿出做好的猫仔狮头外出玩耍,吸引了附近居民目光。

“小时候我们一大家子,有12人要吃饭,不做事没饭吃的。”盘社叔说,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的他,白天除了工作要赚工分,晚上还要赶工帮补家用。为此,他什么都做过。做猫仔狮缘于大哥的安排,大哥比他年长20岁,见识也多些,一日他买来模具,鼓励盘社叔学做猫仔狮,“大哥说,你不学,就会失传。”就这样,十多岁的盘社叔就学会了做猫仔狮。在清远,流传着鸡公狮、猫狮等很多种舞狮种类, 据了解,“猫仔狮”由猫头和猫身组成,猫头是以模具用粗纸粘糊制作,绘以颜色,装上眼睛、耳朵、口舌等,形象逼真,很像猫头,再用约三米多长的色布作为猫身(又叫猫被)。舞时敲打锣鼓,舞猫仔狮者与头戴面具的大头佛和猴子面具的配合,反复表演举、跳、扑、跃、翻和抓痒、顶立、剃头等动作。

但在很多地方,这些传统正在慢慢消失,做猫仔狮的手工艺人更是寥寥无几。做猫仔狮的订单,大多来自新洲、沙河、大洞等地区,最远的来自佛山。据他所知,英德和清新也只有三人在保持这门手艺。70年代猫仔狮一套卖50元。如今几十年过去,猫仔狮一个千元左右,配上“大头佛”和马骝(猴子)面具,一套卖1300元。订单集中在过年前,一年订单十多个。定框、贴模、装五官、铺底色、描饰纹、上清油、工序繁琐费事,一个猫仔狮,需耗时一个把月。如今没有年轻人愿意做,盘社叔的儿子在外打工,没有考虑接手,孙子爱玩狮头,偶尔会在旁帮忙拿拿工具,但问及对做狮头有没有兴趣,他则摆摆头。“之前有人主动要来学这门手艺,我也正在考虑,教教他们。”盘社叔说。

清远日报融媒体 清远发布编辑部

采写:清远日报记者 张彩霞摄影:清远日报记者 邱炜民

视频制作:清远日报记者 江元威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