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炉!深圳技术大学2019年预计招本科生800名

深圳大课堂
+ 订阅

3月28日,深圳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深技大”)召开2019年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该校主任阮双琛在会上公布,深技大2019年计划招收本科生800名,共6个专业11个方向,分布该校8个学院。招生指标主要面向广东省内,少量指标面向国内其他3—5个试点省份。

深圳技术大学启动校区。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深技大还成立了两个新学院:商学院与工程物理学院,其专业分别为工业设计(设计经济学)、光源与照明(极光技术与工程物理应用)。新学院也将城市对外招生。此外,该校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坪山区人民政府新近合作共建的质量和标准学院也将在新生入校后选拔30名学生,着重培养本地质量管理和国际标准化人才。

深圳技术大学启动校区。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2018年,教育部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深圳技术大学”。深技大首批设置六个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交通运输、汽车服务工程、光源与照明、工业设计6个本科专业。在此之前,该校于2017、2018年依托深圳大学分别招收226名及807名全日制本科生;2018年11月30日,深圳技术大学获教育部发函正式成立,于2019年进行首年独立招生。

教授为本科生授课

开创性人才培养模式

由于应用型技术大学在国内缺乏先例,深技大坚持对标德国应用技术教育、借鉴德国方案,实行“学历教育+企业实训”的培养模式,走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办学新路。据阮双琛介绍,深技大聚焦珠三角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发展需求,借鉴德国、瑞士等国应用技术大学专业设置经验设置学科,从根本上避免了关门办学、理论脱离实践的问题,学生学有所用、容易就业。其中实践性课程学分超60%,专业均设有课外实践学分。

深圳技术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现场。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据中德智能制造学院院长吕启涛介绍,该学院目前的创新实践课程在所有课程中占比最高,“教授负责制”培养模式确保学生入学后即进入实验室,跟随教授学习专业技术,为此学校充分保障现代化本科实验室的投入,与众多国外高校及国内名企联合成立实验室,并拥有包括“深圳市城市轨道交通重点实验室”在内的7个重点实验室。吕启涛表示,“目前学校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学生的实验室,而且所有教授、副教授都要亲自带领学生做实验。”最让吕启涛自豪的是,学生对于实验室的使用率也是出乎意料的多,目前在学生中最受欢迎的“激光创意实验室”每晚灯火通明,“晚上10点左右去实验室,都还能看到学生们在里面做实验,可见他们的学习热情。”

深圳技术大学2019年本科招生信息发布会现场,一位嘉宾正在翻阅招生宣传手册。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国际化DNA与落到实处的校企结合办学

截至目前,深技大已与40余所国外高校、机构签署合作备忘录,将德语列为必修课程,选派学生赴国外合作高校学习,前往国外知名企业实习实训,在德国雷根斯堡设立国际合作办公室,提供龙头企业实习项目和创业孵化支持。

深技大目前的专任教师中,60%拥有海外学习或工作经历、40%曾在世界一流高校从事教研工作,其中商学院院长霍尔格·哈顿旺为德国雷根斯堡应用技术大学原副校长;城市交通学院院长弗朗兹·拉普茨为德国奥格斯堡应用技术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原院长。

深圳技术大学主任阮双琛介绍办学情况和招生计划。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学生们在国际化的教学培养模式下,早早打开了视野,得以充分接触国际前沿产业知识。曾前往德国参加“工业4.0”冬令营的2017级学生申翼泽表示,“学校在大一就给我们提供机会出国交流,让我在打开视野的同时,进一步确定了今后专业发展的方向,收获是巨大的。”

此外,深技大注重产教融合,为打造全新校企合作典范,该校积极与龙头骨干企业、科研院所建立新型战略伙伴关系,截至目前已与150余家知名企业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与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聘请企业人员来校授课、选派学校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为企业培养、培训高技能人才,同时与企业联合开展项目研发,产学研协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

深圳技术大学新的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及校医院将于今年7月竣工,9月入学的新生将在崭新、漂亮的校区里开启他们的大学生活。图为正在建设中的永久校区。南方日报记者 朱洪波 摄

阮双琛表示,学校新的教学楼、学生宿舍、食堂及校医院将于今年7月竣工,9月入学的新生将在崭新、漂亮的校区里开启他们的大学生活。对于独立招生后的首批新生,他满怀期待,“欢迎各位喜欢动手、善于创造的考生报考深圳技术大学,我们将助力你们在这里实现梦想,展翅高飞!”

【撰文】唐小艳

【通讯员】严雯玉

【摄影】朱洪波

编辑 李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