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单丛茶出口比增5倍,潮州海关这几招保障“放心茶”

南方+ 记者

图为潮州凤凰单丛茶种植基地全景。

阳春三月,又到春茶采摘时。潮州市潮安区凤凰山上,不少茶农头戴竹笠,斜跨竹篓,熟练地拈下一枝枝茶青。“茶树是怎么选择?”“用什么施肥施药?”在茶农身旁,汕头海关所属潮州海关工作人员杨缨正向出口茶业种植基地管理人员询问茶树管理情况。 

作为“中国名茶之乡”,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有着千年的茶叶栽制史,出产的凤凰单丛茶深受海内外人士青睐。近年来,汕头海关做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文章,持续加强凤凰单丛茶质量安全监管,为海内外潮籍侨胞奉上一杯杯“放心茶”。据统计,今年潮州海关共检验监管出口凤凰茶48.4吨,同比增长5倍。 

图为海关关员深入茶叶种植基地指导企业加强采摘管理。

将“家乡味道”带向国际市场 

潮州凤凰山高云雾多,加上酸性红壤和黄壤的土壤类型,适宜茶树生长,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和自然环境,孕育出驰名中外的凤凰单丛茶。近年来,凤凰单丛茶发展迅猛,已成为凤凰镇富民强镇的支柱产业,是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目前,凤凰镇现有茶叶种植面积7万多亩,年产茶叶1000多万斤,年产值10亿元以上。 

如何让更多海内外潮籍侨胞品尝到“家乡的味道”?潮州海关精准主动施策,建立茶叶企业联系人制度,及时跟踪发布国际茶叶标准和检验检疫措施动态,指导企业积极推广绿色防控技术,建立健全加工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推进茶叶生产标准化、清洁化。同时,配合地方政府科学实施“开荒种茶”战略,主动到产地开展海关“扶企惠企暖企”政策宣讲系列活动,打通“政策宣讲”最后一公里。 

图为海关关员指导茶农做好施肥施药管理。

此外,潮州海关还加强茶叶出口检测主要标准、食物内除害剂残余规例、国外食品相关标准宣贯、申办“出口茶叶种植基地备案”等培训,指导企业完善自检自控机制,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确保茶叶质量符合出口目的地要求。 

潮州市潮安区景星茶业叶有限公司是一家依托潮州侨乡侨资侨力等资源优势的茶叶生产企业,自营830亩茶叶种植基地,拥有16个老茶树品种。在潮州海关的指引下,该公司对标备案条件完善企业质量管理,申请并成为潮州海关辖区内第七家出口茶叶种植基地,成功打入国际市场。 

图为海关关员指导企业加强茶叶种植管理。

透明呈现茶叶的“前生今世” 

潮州凤凰茶广受赞誉,其中的“金雀嘴”茶叶品牌更是一块“金字招牌”。要做好品牌口碑,如何控制农残重金属残留,保证每一批每一片茶叶“健康”是关键。 

为此,潮州海关积极推行“公司+基地+标准化”监管模式,加强对种植基地土壤、水源、农残和重金属等项目监控,从生产源头抓起,严控加工过程中添加剂、微生物、包装规范、环境卫生等风险点,为出口茶叶的质量安全做好保障。 

另一方面,潮州海关依托检测能力强大的技术中心,为茶叶生产基地、原辅料验收、生产过程控制、食品安全管理体系等方面提供一揽子检测技术解决方式,助推茶叶出口从制造迈向“智造”与“质造”,实现质量品牌“双提升”。 

图为海关关员指导企业加强生产加工环节管理。

在海关的精准帮扶和监管指导下,景星茶业叶有限公司率先建立凤凰单丛标准体系和全流程监控系统,实现每一片茶叶从品种源流、地理位置、种植农户、采制细节到制茶师傅、等级价格等方面“前生今世”皆透明,成功塑造潮州海关辖区内首个自主品牌“金雀嘴”,顺利进军香港、澳门、东南亚等市场。据陈少基介绍,自获得出口备案以来,该公司共出口茶叶49批,重量72.6吨, 货值约5769万元。 

据统计,目前潮州海关辖区茶叶备案基地7家,基地面积达6070亩,年供应原料茶200多吨。今年以来,潮州海关共检验监管出口凤凰茶48.4吨,货值1202.4万元,同比增长504%和508%。 

图为海关关员深入企业生产车间对产品进行抽样检查。

【全媒体记者】纪金娜

【通讯员】周梦莹 袁国宏 


编辑 李婉芬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