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深食品 橙》等100项供深食品团体标准今起正式发布,涵盖‘果、菜、鱼、肉、蛋、米、面、油、味、奶、糖、酒、茶、饮、糕’十五大类产品。到2020年,深圳将制定包括基地供应、产业追溯、物流运输、检验检测、信息公示等500项以上的关键技术标准。”
3月27日,深圳市深圳标准促进会召开供深食品团体标准发布会,发布首批100项供深食品团体标准。
“深圳作为现代化大都市,85%的食品和95%的食用农产品从市外输入,生产源头难以监管,食品输入性风险高。”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邝兵表示,与日本、中国香港相比深圳的食品监管存在短板,此次供深食品标准的发布,将从源头控制和过程管理上进行提升,让深圳市民吃得更放心、更安心。
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基础
供深食品标准以什么为指标参照?又是如何制定的呢?作为供深食品团体标准的归口与发布单位,深圳标准促进会以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为基础,参考香港规例进行指标对比,两者相较取全取严作为基本原则,建立国内领先、国际一流、绿色健康的食品标准体系。
据深圳标准促进会理事长周文介绍,该100项供深标准共分三批进行起草,为尽可能保证标准的科学性和适用性,促进会课题组收集了深圳市既往五年的监督抽检及风险监测数据进行对比,并通过深圳海关食检中心进行了与供港食品的检验数据对比,先后组织了4次标准的审查及审定会议,同时开展了3轮意见征求,听取了包括消费者权益组织技术机构和食品企业等社会各界意见。深圳市人大代表吴滨表示,供深食品标准制定过程的严谨与细致,受到参加审定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技术专家的认可。
值得注意的是,供深食品团体标准的属性是推荐性标准,依据这些标准组织生产和供应的供深食品是深圳食品市场的一个补充。企业在自愿采用标准并通过标签或标志明示后,应当按照标准执行产品生产。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忠表示。
首批供深食品试点产品预计今年6月推向市场
“除制定供深食品团体标准外,还将同时推进供深‘菜篮子’基地认定工作,以‘深圳标准’为依托,通过签订供深农产品合作协议等方式,培育认证一批深圳市外供深‘菜篮子’基地和供深农产品。”邝兵说。
据悉,今年6月,首批供深食品试点产品将推向市场。按照现有设计,供深食品将附带相关标识,消费者还可通过扫描标签二维码了解到产品的相关信息。首批试点单位也将从食品和食用农产品的种养殖企业、食品生产单位进行选择。李忠表示,预计最开始供深食品的销售渠道主要是大型连锁商超,以及获得评价认可的企业直接配送单位,例如一些企业食堂、美食中心等。
对话:
南方+:供深食品预计在6月首批推出,是否只有供深食品才可以在市场上进行销售?供深食品价格也会比一般食品更高吗?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李忠:首先,凡是符合我国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的食品都可以在深圳市场上销售。当然,我们希望供深食品在未来拥有更高的消费认可度和市场占有率,但我们不会推出任何的限制市场竞争的行为,形成任何的市场壁垒。
至于供深食品的价格,估计会有一定的提升,因为质量是有成本的。但根据相关企业的信息反馈,他们表示更加重视深圳标准所形成的品牌价值,因此价格的提升幅度应该不会很大。而且随着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进来,市场竞争将不断拉低这一价格水平。
南方+:从技术角度上,供深食品与一般食品相比有什么不同?它是否意味着更安全?
深圳市标准技术研究院珠娜:首先强调一点,凡是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和食用农产品都是可靠的。
今天发布的供深食品标准,其制定的基本原则是对标国标、港标取严取全。深圳标准促进会之后还将发布一批标准和评价规则,对基地环境、企业质量管理体系做出相关要求,也就是说供深食品不仅仅关注最终产品的项目指标,还关注企业供应链的可靠性、企业的质量管理能力和水平。通俗地说,我们希望达到:指标严一点、管理好一点、风险小一点、可靠性高一点。
南方+:如何从机制上保证供深食品的评价是可靠的?
珠娜:供深食品标准体系项目在总体上确定了九大基本原则,即“标准体系为基础,技术标准为依据,基地控制为前提,体系评价为保障,供深标志为形象,公开通明为原则,风险预警为手段,信息平台为支撑,品牌推动促发展”。保证评价工作的可靠性非常重要,我们现在的设计是,保证信息公开透明,建立各方监督的信息平台,开展高频次的信息监测与分析,及时开展飞行检查和监督检查,建立严格的违规退出机制等,以保证风险的可控性。
【记者】张秀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