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00年前老广开始植栽水稻?广州知识城有重大考古发现

宝览南粤
+ 订阅

广州中新知识城狮龙大道下方,一场抢救性考古发掘将一段距今4000多年的广州记忆首度带入公众视野。

△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全景图

要知道,作为2018年广州五大重要考古发现之一,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是目前广州地区发现的堆积最为丰富、遗迹现象最为复杂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可谓全景再现了“老广”的社会生活图景。

27日,南方+记者来到位于大德路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库房,跟随项目负责人、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强禄,探访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的出土遗物保护修复工作现场。

这个遗址发现了什么“惊天秘密”?是谁在精心呵护和修复这些出土遗物?今天南方+就带你一起来看看这个遗址的“幕后故事”!戳视频,抢先看文物修复医生如何为出土遗物“望闻问切”⏬⏬⏬

意外发现珠三角已知最早的水稻遗存

因为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遗存埋藏非常丰富,本次遗址发掘还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厦门大学人类学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植物考古学家赴现场取样浮选和提取样品。

△茶岭岗顶发掘中期航拍图

样品化验过程中,专家发现了碳化植物的种子,在对其进行植物考古和碳十四测年后,检测确认为水稻遗存。就目前研究成果表明,至少在距今4400年前,茶岭先民可能已经开始种植以粳稻为主的栽培稻,原始农业已经出现。

茶岭遗址检测到的水稻植硅体应是目前珠江三角洲地区出土单位明确、年代最早的栽培稻实物遗存,这无疑是茶岭遗址最为重要的考古发现。

要知道,华南和西南地区稻作农业由长江中下游地区传播而来,广东境内之前明确发现有水稻遗存的是韶关曲江石峡遗址,在距今约4500年前后的石峡文化墓葬中发现有炭化稻,而桂南、滇南以及东南亚地区人工栽培稻出现的时间更晚。

张强禄告诉记者,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发现的时间略晚于粤北石峡文化的水稻遗存,显示出珠三角在长江中下游史前文明向华南及东南亚大陆传播路径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同时也展现出广州作为岭南文化中心地的史前基础。“这个重要发现将推动对广州东北方向九龙和萝岗等地的研究,重新审视其在珠三角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流行“碎物葬”习俗 可能已有阶级分化

新石器时代晚期墓葬均为窄长方形的竖穴土坑墓,大小、深浅不一,绝大多数都是东西向排列,少量为南北向。因为岭南酸性土壤腐蚀性强,墓葬中未见有人骨和葬具保存下来,随葬器物多位陶鼎、陶豆、石锛等。

△M5墓底随葬陶器残片

考古人员从发掘现场看到,当时普遍有“碎物葬”的习俗,把完整陶器有意打碎铺在墓底,或在墓底或填土中随葬陶器残片。随葬器物组合多为鼎,豆,石锛,少数为鼎,豆,罐,石锛组合。

专家判断,这或许是先人想要表达“人死魂不灭”的丧葬理念,一部分墓葬可能与二次葬有关。而茶岭平坦的岗顶位置,是墓葬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从规模和随葬玉石器的等级来看,有一定数量的墓葬等级相对较高,意味着阶层的分化在当时可能已经存在。

△茶岭遗址出土陶器

在随葬品中,陶器以夹砂黑灰陶略多,泥质灰陶稍次,另外还有少量的夹砂褐灰陶和泥质红黄陶,纹饰有篮纹、绳纹、曲折纹、叶脉纹、附加堆纹等。

△泥质彩绘圈足罐

器形有鼎、豆、罐、釜等,个别泥质圈足罐甚至有黑色彩绘,色彩较为复杂,这在岭南地区非常罕见。张强禄分析,其背后的寓意还需要考证,很可能与其他地域文化存在联系。

△茶岭遗址出土玉石器

玉器则有钺、环、串饰,石器有锛、铲、环、镞、纺轮、砺石等,同样精美。

△随葬石铲

有玉石器随葬,是否意味着墓主人身份不同寻常?的确,在文物库房内,记者看到一件平整的石铲,制作精细,刃头几乎看不出使用的痕迹。“这件石铲出土于规模较大的墓葬,随葬的还有其他玉石器,代表墓主人身份不一样,当时已经开始产生阶层分化、社会复杂化。”张强禄说。

△茶岭遗址出土玉石器

如果说陶器是生活用器,那么玉器在当时就是奢侈品。“老广”选择玉器随葬,背后有什么特殊含义?张强禄解释,玉器代表等级,对玉的尊崇如同今天大多数人对于名牌的追捧一样,体现了当时岭南地区在价值观、理念上已经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出现趋同,有了“大一统”的概念。

“玉器第一个来源是粤北的石峡文化,再往上追溯就是浙江环太湖的良渚文化。从丧葬习俗上还能看出从红河三角洲到长江下游的百越族群一些共同的文化基因。”

与居住、生活或者生产密切相关的诸多灰坑、窖穴、柱洞等遗迹显示,茶岭作为规模不小、延续时间不短的聚落被远古先民使用过,相当一部分形制规整、规模较大的灰坑推测是作为窖藏使用。

△茶岭H13填土剖面

如H13开口平面呈椭圆形,长径2.6、短径2.4米,下壁内收,底呈斜坡状,深2.6~2.8米。坑内填土分为五层,出土有陶釜、罐及砺石等。

以竹木、石器为生产工具的史前社会,人工有意开挖规模如此巨大的坑或窖穴,必然有其特定的用途,这也说明当时这个地区的生产力和人口数量已达到一定的水平。

后续保护修复有讲究 复原一个陶罐需要2到3周

在位于大德路的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库房,记者看到,两侧的置物架上摆满了出土的陶器碎片,地上也放置了部分整体提取的现场土壤。三位文物修复医生端坐在中间,身着白大褂,正在埋头工作。

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文物保护科技研究部主任吕良波告诉记者,由于茶岭遗址出土陶器以夹砂陶和泥质软陶为主,且以陶片居多,为了保证遗存完整性,便于室内整理陶器修复的顺利开展,墓葬和灰坑、窖穴内的脆弱陶器均由文保技术人员现场用石膏包裹土壤进行打包提取。

文物修复医生刘霞正在给近四分之一立方米的土壤加湿、松土,再用软刷清理上层土壤,将陶片提取出来,一旦露出器物或者碎片,勺子、竹签各式工具都要派上用场。“一块整体提取物通常要清理一天,是体力活。”

当陶器碎片提取完成后,保护修复进入第二个阶段,即拼对、粘接,用石膏补配。粘接过程中,需要用酒精灯加热热能胶,用于粘接碎片,文物修复医生蒋礼凤为了完成一个相对完整陶罐的复原,往往需要2到3个星期时间,如同完成拼图。“需要自己去判断哪块和哪块连接,如果考虑到后期要送到博物馆展览,则还需要上色。”

吕良波介绍,目前遗存的保护修复工作只完成了三分之二,整体的保护修复工作预计还需要半年才能完成,下一步的保护修复工作主要是对湿度、光照等保存环境进行控制。

一场施工牵出的“神秘遗址”

早在2015年8月,广州中新知识城狮龙大道建设施工前,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就率先介入勘探。没想到,洛阳铲刚向下钻探20厘米到1米左右,就发现了地下埋藏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集中在平缓的岗顶,分布面积约有6000平方米。

不过,这不是中新广州知识城范围内首次发现考古遗址,2015年榄园岭西周春秋墓地、2016年陂头岭战国西汉墓地都是在此发现。

△M8随葬夹砂陶鼎

在报请国家文物局审批发掘申请后,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立刻会同陕西久传文物保护有限公司,对工程范围内的茶岭遗址展开了一场抢救性考古发掘。

从2017年8月启动发掘至2018年2月结束,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共发掘面积3113平方米,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之际的墓葬174座,普通灰坑111座,窑穴类灰坑19座,柱洞302个,出土陶、石、玉等不同质地的小件文物500多件。另清理宋代墓葬1座,明清时期的窑址1处、房基1座、墓葬2座。

△M22清理完全景

考古专家分析,茶岭位于广州市黄埔区九龙镇汤村盘铭里的西部,地处镇龙到九佛之间的相对开阔的山间盆地中,为一南北向椭圆形的低矮山岗,最高点海拔为52.6米,山势平缓,东、南、西三面现为低洼水塘,推测山间谷底原应有小溪流过,从流域上来说属于增江支流的西福河流域,地理环境适宜古人类生产生活。

为保证记录和信息提取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除了根据发掘进度及时开展全景航拍与重点探方及遗迹单位平面近景摄影测量和三维建模外,本次发掘几乎所有的遗迹均以1/2解剖法进行发掘,从而观察地层堆积情况,明确叠压打破关系,绘制遗迹剖面图。

“考古工作就是要用实物、用考古发现去说话。”张强禄表示,黄埔茶岭新石器遗址还需要进一步修复、还原历史遗存,保护修复工作告一段落后,才能探究其背后的历史文化因素,进行跨地域、跨文化的分析比较,期待未来有更多深入的发现。

【撰文】南方日报记者 黄堃媛

【摄影/摄像】吴伟洪 部分图片由穗文考供图

【剪辑】王良珏 实习生 张清良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