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建设“示范区”当好“排头兵”人大代表在行动】系列报道,我们来认识河源市人大代表、紫金县中医院院长廖碧常。作为一名扎根基层一线几十年的医务人员,廖碧常尤为关注基层医院的发展现状,通过走访调研、提交建议等积极献计献策;同时,他还立足岗位,发展和传承中医药文化,推动当地医疗卫生事业发展。
河源市人大代表、紫金县中医院院长 廖碧常:
关于社保总额付费的问题,跟我们的兄弟医院院长都沟通过,做了很多调查,就像卡住脖子不能抬头这个感觉,不利于我们医疗卫生的发展。
廖碧常口中的“社保总额付费”,指的是我国2016年施行的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总额控费制度。经过多方调研,廖碧常认为该制度存在一定弊端,不利于基层医疗院所的发展,更不利于老百姓看病就医。2017年,他提出了《关于提高紫金县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总额控费的建议》,建议在提高医疗机构医保报销总额控费标准的同时,制定更加科学的医保报销制度。
2018年,中央、省、市陆续推出了新的医保报销制度——按病种分值付费,不再执行医保报销总额控费制度,这让廖碧常分外高兴。
河源市人大代表、紫金县中医院院长 廖碧常:
按病种分值付费,从某个角度说,杜绝了我们医院或者说我们医生开大检查、大处方的问题,有利于我们医院的长远发展。患者你自付的也低,从而减轻患者的负担。
廖碧常表示,近年来,我市医疗卫生事业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县区各类医疗人才依旧匮乏,尤其是缺乏学科带头人,吸引和留住人才是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镇”的关键。在他的推动下,今年初,紫金县中医院先后从省、市级三甲医院高薪引进了疼痛康复科、麻醉科、泌尿外科3位学科带头人。
河源市人大代表、紫金县中医院院长 廖碧常:
引进人才以后,一个人就带动一个科室,我们医院整体的服务能力水平就短期内就能得到一个很大的提升,我们就能够全力推动我们医院的发展。
作为一名医疗卫生领域的人大代表,多年来,廖碧常始终心系群众,从不脱离临床一线。为了给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廖碧常带领全院干部职工加强中医专科专病建设,创建了耳鼻喉科,发展扩大了康复科、血液透析科、骨伤科等专科,把发展缓慢的中医院推上快车道。
河源市人大代表、紫金县中医院院长 廖碧常:
我将时刻鞭策自己,听民意、讲民生、解民困、办实事,尽最大的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发展和传承中医药文化,推进紫金的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更好地为紫金百姓服务。
记者:杨一慧 江悦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