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气集聚度反映着城市的竞争力。日前,广东省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018年广东常住人口增加177万,连续第四年达到百万级。
“小而美”是外界对清远的一贯印象。相较于珠三角城市每年数十万人口的增长量,清远的增量显然不具优势。2018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清远全市常住人口387.4万人,增长0.36%。然而从纵向来看,清远近年来的常住人口不断成增长趋势,这与清远近年来多方发力聚才引才密不可分。
往清远内部看,在“入珠融湾”的大背景之下,清远城镇化率在不断提升。2018年,清远城镇人口达到201.45万人,首破200万。从历年数据对比来看,2014年至2018年,清远城镇人口由184.46万人增加至201.45万人,5年时间里增加16.99万人,对比2017年增加5.75万人。
随着清远交通基础设施的提升、产业结构的变化、职教基地的顺利推进,众多具有高学历、高技术的人才涌入,正成为清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力。
城镇人口集聚加快
去年比2017年增加5.75万人
上个月,湖南人刘明乘坐武广高铁到达清远站。去年刚搬入清远新房的他,今年把父母也接到清远来了。
人口的“流量”反映出一个地方的吸引力及经济发展的活力。
作为“广州后花园”,清远长期以来在许多人的印象中,一直是一座毗邻珠三角的粤北“小城”,但这座“小城”却怀有“大城梦”。
在广东省政府网公布的《广东省人口发展规划(2017-2030年)》中,明确将清远规划为“大城市”。省政府去年3月份正式批复原则同意的《清远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2035年),明确了清远市要建设成为环珠三角新兴产业与绿色产业集聚区、国际旅游休闲城市和山水生态宜居城市,并提出积极融入“广佛肇+清云韶”经济圈,推动区域交通一体化建设等要求。到2035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210万人以内。
2018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8年末全市常住人口387.4万人,增长0.36%。城镇人口201.45万人,占比52.0%。户籍人口442.9万人,比上年增加6.1万人,增长1.4%。
值得关注的是,2018年,清远城镇人口突破200万。从历年数据对比来看,2014年至2018年,清远市城镇人口由184.46万人增加至201.45万人,5年时间里增加16.99万人。对比2017年城镇人口195.7万人,清远2018年城镇人口增加5.75万人。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增城镇人口主要来源于几方面。首先是城镇人口的自然增长,2014至2018年以来清远市自然增长率在8‰以上,分别为8.27‰、8.36‰、9.34‰、9.53‰、9.3‰,城镇人口每年保持较为稳定自然增长。
其次是人口迁移流动。农村人口向城镇迁移和城镇人口净流入,包括大中专院校新增加在校学生、工厂园区扩招等人员也带来大量新增城镇人口。同时随着清远不断加强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进城落户条件,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城镇人口增加。
外出人口“回流”
近三年迁入人口高于迁出人口
在珠三角城市闯荡多年后,老家在英德的罗德辉还是选择了回清远创业。
看到清远的的蓬勃发展态势,现为清远市创环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董事副总经理的他已在清远市区买房,打算长期在清远发展。
人口流动情况反映了人们对一座城市的居住意愿。近些年来,随着清远经济社会的发展,清远人返乡置业、外地人来清就业创业现象正逐渐成为一种新趋势。
清远市公安局提供的数据显示,近三年,迁入清远市的人口超过迁出的人口。其中,2016年迁入37868人,迁出28808人;2017年迁入43370人,迁出35848人;2018年全市迁入47471人,迁出41193人。
为吸引人口迁入,近几年,清远已多次降低城镇落户门槛。
2015年3月,清远市政府印发《清远市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实施意见》,通过放开直系亲属投靠、放宽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入户条件等降低城镇入户门槛。
清远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3月印发的《清远市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实施方案》透露,将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加速破除城乡区域间户籍迁移壁垒,积极推动非户籍人口在城市落户。
记者从《方案》中获悉,随着财政、土地、社保等配套政策的加快完善,清远已确定“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年均提高1%以上”的总体目标,正在向着“城区常住人口100万以上500万以下”的“大城市”行列迈进。
为了推动非户籍人口在清远市落户,《方案》进一步降低了落户门槛,要求拓宽落户通道,调整户口迁移政策,通过实施两“放开”、四“放宽”等措施,让更广泛的社会群体都能成为清远市民。
外来创业者增多
产业升级与配套服务并举
晚上8时,华灯初上,位于清远市高新区天安智谷里不少楼房灯火通明,众多创业者聚集在这里点燃智慧之火,碰撞梦想之花。
“清远的创业成本远远低于广州和深圳,在清远创业,我充满信心!”位于天安智谷中的广州市小久漫妙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清远公司)负责人王久红说,从广州到清远,除了创业成本的降低,生活成本也降低,“在清远买了房,要在清远定下来。”
除了创业、生活成本低廉,清远的环境也吸引大湾区创业者的到来,麦嘉就是其中之一。
麦嘉在天安智谷租赁了一个160平方米左右的工作室,用来进行花艺教学及周花、台花销售,“从工作室望出去,山清水秀,工作起来,心情都更加愉悦。”
如今,清远正以低廉的创业成本、生活成本,吸引一批来自粤港澳大湾区的创业者、创业团队。
以清城区为例,截至2018年10月底,清城区人才总量已增至8.2万人。清远高新区也已拥有国家级工程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华炬科技企业孵化器获批国家级孵化器、天安智谷国家级众创空间等12个国家级科技平台。
近年来,清远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产业结构加速提档升级。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高端人才来到清远,开启职业生涯。
记者从2019年1月9日公布的《清远市企业新引进全日制博(硕)士研究生、高级职称及高级技能人才拟资助对象人选公示》获悉,公示的46人中不少都是来自国外或国内知名高校的硕士研究生或高级技师,就职的企业大部分为生物医药、农业食品类企业。
近年来,清远通过政策优惠、构筑载体、打造平台、提升服务等,多措并举激发国外人才智力双创新活力,吸引了一批海外高层次人才聚集清远,逐步形成以外国专家和留学人员服务中心、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人才驿站为主体的一批服务机构,激发外智双创新活力,助推清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战略驱动
承接广州人口外溢
美林湖片区,以广州北部大盘的形象广为人知。与广佛同城的金沙洲片区一样,美林湖片区正是广清一体化的前沿阵地。
2018年12月,清城区设立石龙街道办事处举行听证会。听证会透露,将调整清城区现行的镇级行政区划,在清城区邻近广州北部的美林湖片区设立1个街道并成立1个街道办事处。
清城区与广州北部接壤,邻近佛山市三水区,作为清远市最靠近珠三角的地区,有率先融入珠三角的基础和条件。此举将更好地承接广州的辐射带动、和城市功能外溢。
当前,清远已成为承接广州外溢人口的城市之一。在此前,清远已为吸引人口迁入,在三年内两次降低城镇落户门槛。交通与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公积金互贷等政策加持,越来越多的广州市民选择到清远买房定居。
时代中国清远区域相关负责人介绍,近三年来自珠三角的业主占了60-70%(其中广州占50-60%);碧桂园清远区域的相关数据显示,2018年珠三角业主占比达57%。
全市高速公路通车里程居全省第2位、12个亿元以上粤港澳合作重大项目落户清远、谋划建设广清重高铁、合作共建空港现代物流园、被评为“2018年中国绿色竞争力十强市”……从清远2018年关键信息中,可以感受到清远经济的良好发展态势,吸引着更多人选择清远。
优化人口结构
在校大学生占人口比例有望达到10%
在校学生数量,是衡量城市年轻化与活力值的重要指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清远市未来劳动人口的整体素质。在校学生的占比越大,城市的活力将越大。
2018年清远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8年底,清远全市共有各级各类普通学校(包括幼儿园、所)1297所,招生23.4万人,在校生达到80.5万人。从历年数据对比可知,2013年为在校学生56.3万人,五年时间里,清远在校生增加了24.2万人。对比2017年全市在校生77.2万人,清远2018年在校生新增3.3万人。
更好的消息还在后面。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清远)(下称“省级职教基地”)将于今年9月迎接首批学生开学入驻,成为清远未来高层次人才引进的平台。
清远市政府党组成员、广东省省级职业技术教育示范基地筹建办主任黄卫星表示,省级职教基地将为清远增加大量高素质人才,提供产学研结合的载体,拉动地方经济发展。到2020年,清远市中心城区人口预计达到120万人,省级职教基地在校生预计达到12万人,全市在校大学生占人口比例达到10%。,“足以比肩国内外一流城市,这对清远的城市核心竞争力提升将有显著作用。”
此外,随着清远中心区域学校布局调整步伐的不断加快以及广清教育对口帮扶力度的不断加大,尤其是广州地区一批名校的相继落户,清远各中小学的教育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出现了清远本地的学生大幅回流的喜人景象,甚至还有大批邻近地区的学生也转学清远的现象。
展望今后,教育扩容所带来的人才聚集效应将进一步提升。
【采写】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 魏金锋 黄玉熹
【摄影】南方报业全媒体记者 曾亮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