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作为当代最具影响力的中国文化IP,如何用数字文创的方式,跨越时间门槛,为大家打开传统文化的世界?3月24日在京举办的腾讯新文创生态大会上,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发表了《让传统文化融入当下与未来——故宫数字文创的探索与思考》主题演讲。
▲戳视频听单霁翔说: “紫禁城上元之夜”是如何诞生的
他以最近的“上元之夜”为引入,讲述了此次活动的筹备情况与社会影响。他表示此次活动没有计划和预期,也没有经费,“但是我们参与了,我们希望能给公众一个不一样的节日氛围。我们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讲好中国故事。”
单霁翔表示,“点亮中轴线”的任务是大年三十接到的,“初三把正在休息的员工叫回来,开始做了四天的设计,八天的安装,最后我们推出了‘上元之夜’”。这是故宫建院94年来首次开放夜场参观,也是紫禁城古建筑群第一次在晚间被较大规模点亮,其门票引发疯抢。
最终,故宫“上元灯会”有125个国家大使参加,87家外媒把故宫的研发成果推向世界,但此次活动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他说,如黄牛现象和交通拥堵,“我们是没办法解决这些问题的”。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些问题,他感到社会需要这样的文化活动,“我们还需继续努力”。
而“让这些文物真正活起来,活在当下,活在每个人的生活中”,是故宫要做的。对于当下传统文化的活化推广,单霁翔认为,首先,要解决文物环境治理、文物安全保护、文物对大众的奉献这三方面的问题;其次,除了在现实中做到保护和开放,还要推出精品数字文创内容,让大众在浸入式的趣味互动中理解传统文化;最后要主动与社交媒体与影视综艺跨界结合,用年轻化的语言推广传统文化,使其成为最具流量的公众话题,吸引年轻人去关心、热爱、参与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创新。
最令单霁翔欣慰的变化是参观故宫的年轻人多了。他提到,今年1月、2月份,故宫同比增长了51.8%的观众,30岁以下观众占50%,年轻人已成为参观故宫博物院的主力。而故宫开放比例也从过去的30%扩大至当下的80%。
单霁翔说,他希望当人们再次走进故宫博物院的时候,能够掌握越来越多的信息。故宫此前推出了《寻花图》,列出春夏时节不同的主打花朵,它们分布在宫殿的各个角落。“我们希望今年年底,观众走进故宫就知道故宫有多少项展览,我要看的展览在什么地方。要上洗手间能知道最近距离的地方有几个坑位等着他。知道故宫有几个茶室和几个咖啡馆,人们在哪个地方可以喝到什么种类的茶和咖啡,还有没有座。希望提供更温馨的接待环境。”
现场金句:
1.我真不是网红,我是被网红的。我就是在故宫博物院里面看门的,每天看着观众有序走进这座博物馆,我们做好服务。
2.故宫历史上有六任院长,我是第六任,每一任院长都付出了极大的努力,付出了全部的心血,但是每一位院长都没有好下场。因为这个地方太复杂,无数的巷道,无数个庭院,进来一个小偷就能把一个院长搞下去。我来了第八年了,小偷还没有进来呢,但是有今天,没明天。平常说做一件事要万无一失,我知道我们一失就万无。你做9999件事,一件事没做好,文物损坏了你就必须要下台,要承担这个责任。
【记者】刘长欣
【视频剪辑】王诗堃
【图片】受访者供图
【校对】蓝淑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