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销与传销虽只有一字之差,但是两者的区别却很大。
直销于很多人而言,如同雾里看花般,隐隐会觉得它和传销是不一样的,但又说不上究竟哪里不一样。
“权健事件”发生后,对于直销行业以及直销产品的质疑声四起,让人更加看不清这个行业的真面了。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我们找到了一直研究直销的中山大学黄英姿副教授。如何正确地看这个行业,怎么区分假直销与真传销,今天就跟小花一起来听听。
▲点击看精彩视频,小花三问帮你走出认识误区。
专家:中国直销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 黄英姿
●直销与传销最大的区别:直销是卖产品,传销则是“拉人头”
一说起传销很多人都深恶痛觉,因为传销给人带来的危害是极大的。1998年,随着《关于禁止传销经营活动的通知》发布,我国开始全面清理整顿传销市场,重拳打击非法传销。2005年,国务院又先后颁布了《禁止传销条例》和《直销管理条例》,从法律层面上界定了直销的合法性和传销的非法性。
《直销管理条例》对直销有非常严格的定义:直销企业招募直销员,由直销员在固定营业场所之外直接向最终消费者推销产品的经销方式。其中第二十四条规定:直销企业至少应当按月支付直销员报酬。直销企业支付给直销员的报酬只能按照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包括佣金、奖金、各种形式的奖励以及其他经济利益等)不得超过直销员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收入的30%。也就是说,直销员的职责就是卖产品,报酬只能按照本人直接向消费者销售产品的收入计算,报酬总额不得超过直接销售收入的30%。
“权健事件”爆发后,引起舆论广泛关注,从网友的评论中可以看出,依然有很多人对于直销和传销有很大的错误认知。那么,直销和传销的区别到底是什么?对此,黄英姿表示,直销和传销的最大区别:直销是通过销售某种产品和服务来达到盈利的目的,而传销则是通过诱导别人加入传销体系,也就是大家所说的“拉人头”进来。
目前国内允许的是单层次直销,多层次直销即被界定为传销,是非法的。而和直销相比,传销有三个明显的特点:拉人头、收取入门费、团队计酬。
●区分正规直销和非法传销,不能只看牌照还要看销售的出发点
根据《直销管理条例》规定,直销企业必须向商务主管部门申请直销经营许可。据商务部统计,截至目前,国内共有91家企业获得直销牌照。
直销是一种商业模式,并不是传销,但在现实中,部分直销企业违规经营,将直销牌照当作传销合法化的“外衣”。而拥有直销牌照企业的违法行为,则让合法直销蒙上了一层灰。针对直销与传销“纠缠不清”等问题,商务部近日表示,目前已经暂停了直销的审批备案工作,全面梳理排查直销企业情况,对发现的违法违规经营问题,要严肃打击。
黄英姿表示,区分正规直销和非法传销,不是看是否拿了商务部的牌照,而是看销售的出发点。正规直销是产品本身很好,消费者体验后认为值得推荐给别人。而非法传销是产品好坏不重要,完全靠制度奖励直销员发展下线,这就异化了直销的含义。
对于近期直销企业频频“爆雷”,黄英姿认为,这是因为有一部分直销企业急功近利,忽视了企业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门心思“抓业绩”,对经销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出现的虚假宣传、非法传销等行为视而不见;还有一部分直销企业以事业机会为导向,而忽视了产品质量和服务。
“直销的本源其实是以产品为导向,首先产品要好,消费者使用后觉得好再向其他人分享,进而成为直销企业的经销商。但现在不少直销企业过分以机会为导向,只顾瞄准能赚钱的机会,而忽视了产品的重要性。”黄英姿说,有的直销企业甚至把产品只当作道具,作为一种敛财的工具,自己根本没有产品生产线,过分宣传机会导向,拉人头,最后直销演变成传销。
●社交电商崛起,微商容易成为传销的另一种形式
近年来,随着社交电商的崛起,人人微商的时代到来,销售活动裂变式传播为传销的滋生提供了温床,避开了相关部门对直销企业人员、实体网点的监管。
近几年借助互联网和社交电商名义的欺诈活动愈演愈烈,尽管他们名目繁多,所借用的产品或服务介质不尽相同,但都有一个明显的特点,即金字塔计划式的欺诈行为。
微商作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由于其存在规范和准则模糊的问题,容易成为传销的另一种形式。有直销专家指出,这是目前我们的法律法规中在定性上容易产生模糊的一个欺诈领域,应整合相关的法律法规资源,尽快遏制各种线下线上融合的金字塔欺诈行为。
【监制】赵兵辉 马华
【采写】赵兵辉
【脚本】许隽 赵兵辉 马华
【出镜】许隽
【拍摄/剪辑】马华
【配音】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