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蘑菇误食毒倒多人!请提醒孩子“路边的蘑菇切莫采”!

东莞慧教育
+ 订阅

天气转暖,雨水充沛

每年三四月正值毒蘑菇生长旺季

一大波野生蘑菇又开始冒出来

其中也夹杂着不少毒蘑菇

有吃货就是抵不住“舌尖上的诱惑”

近年来误采食毒蘑菇造成中毒死亡的案例

数不胜数,教训极为惨痛

由于一些毒蘑菇与食用菇在外形上相似

且至今还没找到快速可靠的毒蘑菇鉴别方法

一些毒蘑菇中毒事件的患者表示过:

自己在家乡吃过“同样”的蘑菇而不会中毒

除外民间颇有一些毒蘑菇识别方法

轻信并实践这些不科学的方法

也是造成误食中毒的主要原因之一

错误说法1

颜色鲜艳的,或外观好看的蘑菇有毒

真相:这“鲜艳”和“好看”本身就没有具体绝对的标准。事实上色彩不艳、长相并不好的肉褐鳞小伞、秋盔孢伞等却极毒。毒蝇伞很漂亮,不少蘑菇艺术品都是以它为原型创作的,它的确有毒;但同样很漂亮的橙盖鹅膏,却是著名的食用菌。广东毒性最大的致命白毒伞是纯白色的,许多人却误认它无毒。

▲橙盖鹅膏

错误说法2

不生蛆、虫子不吃、味苦、腥臭的有毒

真相:实际上,著名毒菌—豹斑毒伞却常常被蛞蝓摄食,不少有毒种类可以生蛆。

错误说法3

与银器、大蒜、米饭一起炒或煮后变黑色的有毒

真相:这种错误流传甚广,实际上蘑菇毒素不会与银器发生反应,这实为臆测的谬传。

错误说法4

受伤变色、流汁液者有毒

真相:其实这并不绝对,像松乳菇、红汁乳菇受伤处及乳汁均变蓝绿色,却是味道鲜美的食用菌。

错误说法5

菌盖上有疣、柄上有环和具菌托的有毒

真相:虽然这类菌有毒种类的比例较大,但也并非绝对如此。许多毒菌并无独特的特征,如,外观很平常的毒粉褶蕈就很毒。

全世界约有14000种大型真菌

形态和成分都具有很高的多样性

辨别它们是否有毒需要专业知识

并非简单方法和特定经验所能胜任

因此对于不认识的野生菌

唯一安全的办法是绝对不要采食

广东这些常见毒蘑菇类型记清了

 #致命鹅膏(致命白毒伞)#

形态:菌体幼时卵形,后菌盖展开成伞状,白色。菌肉白色。

习性:常在黧蒴树的树荫下群生或散生,为菌根菌,大量发生于广东三四月,五至七月也有少量出现。

毒性:剧毒,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蘑菇中含量甚高。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严重,死亡率高达95%以上。

#灰花纹鹅膏#

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幼时钟形至半球形,成熟时扁平,深灰色、鼻烟褐色、暗褐色至近黑色,中部色较深。菌肉白色,较薄。

习性:夏秋季生于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林地上。

毒性:剧毒,在湖南、江西因误食此菌曾发生多起多人死亡的恶性中毒事件。

  #黄盖鹅膏白色变种#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偶大型。菌盖初期近钟形至扁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有时边缘稍翻卷,白色,有时中央米黄色至很淡的浅黄色,稍粘,光滑。菌肉白色,不变色。

习性:夏秋季生于阔叶林、针阔混交林或针叶林地上。

毒性:剧毒,是目前我国已知毒性最大的4种剧毒鹅膏之一。

 # 簇生沿丝伞(簇生黄韧伞)#

形态:菌体一般小,全体黄色。菌盖初期半球形,开伞后近平展,光滑,硫磺色或玉米黄色。

习性:夏秋季丛生或簇生于腐木桩旁。

毒性:中毒后主要引起呕吐、恶心、腹泻等胃肠道病症,严重者会死亡。

#粘盖包脚菇#

形态:菌盖平展脐凸形,肉质,浅灰微带粉红色,中央部分灰色,有云母光泽,边缘整齐至撕裂,有弱条纹。菌肉白色,边缘处几消失,无味道,无气味。

习性:夏秋季单生或群生于阔叶林或草地上。

毒性:极毒。可使人中毒致死,其毒素不明。

#疸黄粉末牛肝菌#

形态:菌盖凸镜形至扁凸镜形,干,覆有一层厚的硫磺色粉末,粉末脱离之后,盖色为浅紫红色至红褐色。菌肉黄白色、伤时变为浅蓝色,无味道,有一股硫磺气味。

习性:夏秋季单生于混交林地上。

毒性:毒性较强。

#格纹鹅膏#

形态:担子果小型至中等,有的大型。菌盖初期近半球形,后扁平至平展,浅灰色、褐灰色至浅褐色,中部色较深,具辐射状隐生纤丝花纹。菌肉白色,不变色。

习性:夏秋季于针叶、阔叶林中散生或群生。

毒性:在有些地区市场上被作为食用菌出售,但它含有微量鹅膏肽类毒素。

#凤梨盖条孢牛肝菌#

形态:菌盖扁半球形,紫红色至红褐色,不粘,上密覆丛毛组成的覆瓦状鳞片。菌肉白色,伤时变蓝色,后水渍状灰白色,无味道。

习性:单生至散生或丛生于阔叶林和混交林中地上,或长于红周树根或马尾松的活树干上或腐木上。

毒性:有毒。

误食了毒蘑菇怎么办?

① 立即呼叫救护车

② 要立刻进行催吐,可先让误食者服用大量温盐水,5-10毫升一次,然后用手指(最好用布包着指头)刺激咽部,促使呕吐,以减少毒素的吸收。

③ 加盖毛毯保温。

④ 保留毒蘑菇样本,食用过的剩余蘑菇,应留存以供检验,查明中毒原因。

教育君在此奉劝一句

路边的野蘑菇切莫采

对路边小摊上出售的来路不明的蘑菇

也不能购买

尤其不要购买、制作和食用

没吃过或不认识的野生蘑菇

各位家长朋友请提醒孩子

谢绝打赏 只求分享 自主点赞 欢迎留言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