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
华林寺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进行公示,
其中要求
在5.87公顷的核心保护区范围内,
新建、扩建建筑不得超过12米;
在华林寺、锦纶会馆、华林玉器城
和黄宝坚石室等重点区域周边,
对新建、扩建建筑更严格控高9米。
广州“小石室”黄宝坚石室位于街区内
华林寺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荔湾区,广州市历史城区西南片区,北接耀华大街、南临上下九步行街。以华林寺为中心,范围南至一边街、景云里,北至长寿西路,西至文昌南路,东至康王南路。
保护范围总面积9.08公顷,其中核心保护范围面积5.87公顷,建设控制地带面积3.21公顷。
该街区内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不仅有大名鼎鼎的华林寺和锦纶会馆,还有广州“小石室”之称的黄宝坚石室。
本次保护规划将保护对象分为物质性保护要素和非物质性保护要素两类。
物质性保护要素:包括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处——锦纶会馆、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华林寺、黄宝坚石室等,区级文物保护单位6处,传统风貌建筑1处,传统风貌建筑线索6处,8条一类传统街巷、4条二类传统街巷,以及麻石街巷、牌坊等。
非物质性要素:包括玉雕,商贸文化,达摩、黄宝贤等的名人事迹,盂兰盆节、沐佛节、开斋节等为代表的宗教活动。
五大重点区域周边新建建筑严格控高
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具体范围如何?
不同区域将如何进行保护?
规划也给予了明确。
核心保护范围将这样保护
核心保护范围包括了街区内的主要文保单位、传统风貌建筑线索。
其中,文保单位、传统风貌建筑严格按照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进行保护和修缮;在核心保护范围内,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除外。经批准允许新建、扩建的必要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高度控制在12米以下,建筑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应与街区整体风貌相协调。保持现有街巷尺度,提倡小规模的交通改造与梳理,保持或者恢复原有的道路格局和景观特征。
此外,在华林寺、锦纶会馆、华林玉器城、黄宝坚石室和荔湾区育基幼儿园五大重点区域周边更划定了更加严格的9米高度控制线。
建设控制地带包括街区西南片区的传统居住区以及康王南路西侧沿街建筑,总面积3.21公顷。
该范围内新建和扩建活动,建筑高度应控制在18米以下;同时进行改建、修缮和危房原址重建的,不得增加具有合法产权的原有房屋的建筑高度;进行建设活动时禁止大规模拆除建设,应当坚持“小规模渐进式”的更新模式。
而前不久距离其不远的
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
也开始公开征询意见
沙面全岛新建建筑不得超12米
本月8日,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规划开始公开征询意见,其中将沙面全岛31.4公顷范围划入核心保护区,经批准允许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高度在12米以下,建筑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应与沙面整体风貌相协调。
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范围
沙面历史文化街区位于荔湾区,处于广州市历史城区西南片区,街区南濒珠江白鹅潭。周边分布着上下九步行街、粤海关旧址、沙基惨案纪念碑等历史遗迹。规划范围北至六二三路北侧,保护面积39.1公顷。核心保护范围面积31.4公顷,包括:沙面全岛,包括沙基涌和白天鹅宾馆。
如何保护?
↓↓↓
除必要基础设施和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外,不得进行新建、扩建活动;
经批准允许新建、扩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筑高度在12米以下,建筑体量、色彩、材质等方面应与沙面整体风貌相协调。
来源 | 广州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