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休校长吴清辉教授在晚宴上的致辞

北师港浸大UIC
+ 订阅

各位嘉宾、各位朋友、各位同事、各位同学:

大家晚上好!

首先我要感谢刚才几位校长的美言,感谢大家今天参加这个晚宴。

通常我们都说,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想你们了!

今晚,我真的十分感动。同事和同学的表演,一如既往地精彩。在刚才的视频里,我看到很多熟悉的面孔,还有一些不在现场的校友、家长和朋友,你们的话让我几度哽咽,谢谢大家的祝福!还有,非常感谢准备这场晚宴的同事们,感谢各位来参会的嘉宾和朋友,特别今天风雨拦着我们,可是我看“风雨贵人来”。刚才,张信刚校长刚到,他从北京赶过来,也是非常感谢!

回望过去,我这辈子主要是做了两件事,也是我的两个心愿:一是为中国内地和香港高等教育做点事情;二是尽我的绵薄之力,传承和传播中华文化。这么多年来,我几乎把所有的心血和精力都放在这两件事情上,我不敢说我做得好不好,但我尽力了。

吴清辉教授感谢大家对他的祝福

还记得年青的时候读过一本书,书上的主人翁说过这一句话:“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回忆往事,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卑鄙庸俗而羞愧……”。主人翁并非英明神武而是一个頗平凡的人,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是的,人的能力各有不同,我觉得我们一生中应争取在个人能力范围内及客观有限条件下做一些其他人不想做或不能做的事——make a difference,那就没有虚度年华了。

在浸大,我们办了中医药学院,办了视觉艺术学院(AVA),办了电影学院(AF)及一间今天已非常优秀的附属中小学。至于建立UIC这项事业,一下子满足了刚才说的两个心愿,也可作如是观,让我很有满足感,回味无穷。

我从事高等教育快50年了,其中港大15年,和浸大同仁前后共事25年,和UIC同事合作15年。对很多朋友来说,这些时间似乎都很漫长,而我觉得很不可思议,好像真的是一眨眼就过去了。不过我还没有停下脚步,我和教育的缘分还在延续,我和UIC的故事也没到终点。毕竟我积累了半个世纪的经验,如果你们不嫌弃,我还会继续尽我所能,为UIC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在这里,也要感谢汤校长邀请我当两年顾问。

从提出建立UIC的想法,到变成现实,到她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发生了许许多多的故事,个中辛酸和喜悦,很多同事和我有共同的体会。那些经历过的艰难,实在是难以为外人说。现在回过头来看,当然是皆付笑谈中。刚才有个表演,叫《一路同行》,很使人感动。因为它表现的就是我们的心声,“与我同行UIC,给我力量给我勇气”,看到同学们的笑脸,看到大家的活力,看到我们UIC人一起踏过的坚实的脚步,我也会顿生力量和勇气,不知老之将至。

学生在晚宴上表演合唱《一路同行》

感谢你们,和我一起走过这段路。今晚的主角不只是我,今晚的主角,是在座的每一个人。

是你们,陪伴我,陪伴UIC成长。在座很多同事和朋友,把自己人生的黄金岁月奉献给了UIC。你们在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耕耘我们共同的家园,UIC才有了今日的发展,学生才能更安心地专注学业。UIC感谢你们!

是你们,支持我,和我一起把理想变成现实。有了你们,UIC才可能从无到有,从旧校园安住到新校园,从一个名字升华为一个灵魂。

是你们,认同我,认同UIC。我们的事业,是前无古人的创举。我们建立了第一所内地与香港合办的大学,一所以学生为本,彰显全人教育的博雅型大学——一个我们相信能对中国高等教育多元化有贡献的品种,因为我们相信每个人的能力、才华不一样,教育的真谛乃在于把个人的潜能充分发挥出来。人所共知,一个社会需要各种各类的人才,因此我们需要不同类型的大学。UIC 14年的经验雄辩地说明博雅型大学能为社会提供善于终身学习、适应甚至引领社会发展、具国际视野、关爱社群的优秀人才。我为我们毕业生的良好表现感到欣慰的同时,要向你们致敬。

UIC原副校长徐是雄教授

UIC肯定不会满足于现在的成绩,要成为一流的博雅大学,UIC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但引领这所大学前进的人不再是我。UIC迎来了全新的时代,我相信在座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了汤涛校长的魄力和活力。他是我的老同事,我很了解他。我相信大家也一定会陪伴他、支持他、认同他,在他的领导下,UIC一定会变得更好!

缅怀过去,我深知UIC有今天并非必然,我们摸着石头过河,筚路蓝缕,遭遇到大大小小的困难,幸而都得到不同人士的支持。没有这些有形无形的支持,我们走不到今天。君子固然要自强不息,可是也得“天行健”啊!

UIC陈致副校长伉俪向吴清辉教授致意

因此,在我们为UIC取得的成绩感到欣慰之余,我们一定要保持谦卑与感恩。

在这里,我特别要感谢:

香港浸会大学校董会,郑慕智主席、王英伟主席支持建设UIC这个风险极高的创举;郑恩基主席鼎力支持UIC建新校园这个宏伟计划;还有很多浸大的同事在筹备UIC时付出很大的心血,UIC成立以后一直关心UIC成长。

我要感谢许嘉璐教授,他促进浸大与北师大合作办这所全国首家内地和香港合作的大学,并担任UIC校董会主席,在方方面面,他大公无私地关怀、指导UIC的发展。对于许先生,任何话都不能表达我对他的感情、谢意和敬意。他对UIC极高的期许,一直都是对UIC最大的鞭策。

张聪副校长向吴清辉教授赠送纪念册

我要感谢北师大钟秉林校长、董奇校长,感谢他们的信任和包容,让UIC的课程设计有很大空间。

(左起)香港浸会大学校长钱大康、吴清辉教授、北师大原校长钟秉林

我要感谢珠海市政府给予我们三百亩有山有水的宝地,让我们可建设这个美好的校园。

珠海市市政府副秘书长钟国胜祝福吴清辉教授

珠海市前教育局局长、珠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钟以俊与吴清辉教授

珠海市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邬向明与吴清辉教授

我要感谢广东省教育厅各级领导及珠海市各有关部门的长期支持,有些像罗伟其厅长也在这里,我非常感谢他们。

广东省教育厅前厅长罗伟其(左一)与吴清辉教授合影

最后,我也要趁这个机会感谢我的家人,我现在终于有多点时间陪伴你们了。谢谢我的太太郭蜀华,50年与我同行,全力支持我的工作。谢谢我女儿子慧,没有埋怨我用这么少的时间陪伴她成长。说实在,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父亲,特别是以今天对父亲的要求来讲,绝对如此。真的,没有她们体谅我的“任性”,我不可能在浸大退下来再来珠海拼搏九年。还有,我今天很有福气,我两个姐姐也在这里,她们都是老师,一直以来她们都认可我的工作,支持、鼓励我。

吴清辉教授感谢家人的支持

对于UIC,对于你们,我很舍不得,所以我不能假装潇洒,挥一挥手,不带一点云彩就走了。

UIC的未来有赖各位,继续同舟共济,书写新的篇章。

衷心感谢诸位的浓情厚意,铭记于心。

谢谢!

吴清辉教授与UIC校友合影

图片 | 吴玉棠 廖秋娴(MPRO)

编辑 | 余媛滢 高昕瑜(MPRO)

来源 | 新闻公关处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