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人事大调整,在佛山南海的基层镇街全面铺开。
7个镇街100%作了党政正职调整,有的镇书记、镇长双双换了“新面孔”。
这令人好奇: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前沿一线,也是基层工作的主阵地,镇街为何要进行如此大规模的人事调整?此次调整,出现了怎样的新变化?对未来发展格局,又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一连串动作,打开了观察南海的新窗口。
年轻的“老面孔”
南海这一轮镇街党政正职调整,起于中心城区桂城街道和“千亿大镇”狮山镇。
去年10月,麦绍强从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党组书记、常务副局长任上,调任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主政这个GDP达500多亿元、南海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与其搭档的,则是在镇街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岑灼雄,岑灼雄自2017年1月担任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以来,因工作效率高、执行力强颇受好评。
去年12月,因佛山高新区体制改革,作为佛高区核心区的狮山镇,也迎来了新的镇委书记林健和镇长黄伟明,两人均为新到狮山担任党政正职。到任狮山前,林健任丹灶镇委书记,是经验丰富的书记,黄伟明则任大沥镇镇长,是年富力强的“闯将”。
桂城街道和狮山镇党政正职调整到位后,今年,九江、西樵、丹灶、大沥、里水等镇也都进行了人事调整,至今全部到位,各镇至少有一名党政正职作了调整。此次调整的范围之大,力度之强,颇为引人关注。
在南海新一批的镇街党政正职中,“年轻化”是一个重要趋势:在7个镇街14名党政正职中,“80后”有3人,“70后”有9人,“65后”有2人,平均年龄为44岁,较调整前下降3.8岁。
其中,九江镇委书记徐永强、丹灶镇委书记张应统和西樵镇镇长人选杨明都是“80后”,分别出生于1980年、1982年和1982年。他们都有在南海基层镇街和区级部门任职的经历,是年轻的“老面孔”。
其中,徐永强曾担任南海区委办(区府办)、法制办副主任等职,在里水镇曾担任党委委员、副镇长职务,此次调整前担任南海区环保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应统曾在桂城街道、狮山镇担任党(工)委委员等职,并担任过共青团南海区委书记,此次调整前为丹灶镇镇长;杨明在此次调整前,则是南海区发展规划和统计局(发改局)党组书记、常务副局长,并在大沥镇挂任过镇委副书记。
同时,有3人是从镇长就地转任镇委书记,分别是西樵镇委书记关海权、丹灶镇委书记张应统和里水镇委书记谭艳玲,他们均是当地干部熟悉的老面孔。其中,关海权自2006年起就进入西樵镇党政班子,几乎分管过所有领域,熟悉镇内各方面工作;谭艳玲则是目前南海各镇街党政正职中唯一的女性。
除了“年轻化”,此次镇街党政正职搭配也颇有看点,既充分考虑工作延续性,保持1名正职的连续任职,也让专业型干部匹配镇街发展需要。
比如,张厚祥于2017年1月担任九江镇镇长,曾在桂城街道任职多年,是“经济好手”,此次张厚祥留任九江镇镇长,与新任镇委书记徐永强搭档,有助于九江镇产业再造、重振产业辉煌;大沥镇作为全国有名的商贸重镇,市场主体众多,在企业安全监管方面经验丰富的游剑锋成为镇长人选,其善用创新方法破解工作难题的特点,有利于大沥镇工作开展;里水镇则是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示范区,正在探寻产业发展与城乡融合新路径,因此,在城市管理、住房建设方面经验丰富的麦满良成为里水镇镇长人选。
勤勉的“攻坚派”
南海此次镇街党政正职调整,一直很受舆论的关注。之所以深受关注,是因为南海的镇街很不一般。
这7个镇街,有6个镇都进入了全国千强镇前100名(桂城属街道,不在此榜单中排列),经济实力超过内地不少县区甚至超过部分地级市。经济总量最高的狮山镇,更是广东首个GDP千亿大镇。而且,各镇街人口众多,最多的狮山高达80多万人,最少的丹灶也有20万人。可以说,镇街经济社会“稳了”,南海发展局面也就“妥了”,佛山的发展也就有了更有力的支点。
镇委书记、镇长的级别不高,但责任和担子很重;镇街工作不一般,镇街党政正职的使命和责任就更不一般。可以说,选好镇街主官,就是选好经济社会发展的“压舱石”,选好重振南海虎威的“冲锋队”。
“选任干部的导向很清晰,坚持在一线和重点任务中发现、锻炼和培养干部,凭实际业绩考察和任用干部。”南海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南海此轮选任的镇街负责人,都很勤勉,事业心很强,组织在考察中,收到的评价也很好。
党政正职的状态,关乎着镇街的发展势态;他们的拼劲,也直接影响着镇街干部的干劲。不论是此次组织考察,还是从平时工作观察,他们身上勤勉和“敢啃硬骨头”的印记,都容易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麦绍强,在区国土部门任职期间,积极承担国家级土地改革试点任务,大力推动落实村级工业园改造等重点和难点工作,在“三旧”改造等领域经验丰富。
九江镇委书记徐永强,在区环保部门任职时,牵头出台解决方案,对环保工作推动力度很大,攻坚克难特点突出,是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锻炼出来的干部。
西樵镇委书记关海权在西樵长期任职,工作非常拼,负责的各项工作抓落户很细致、到位。
丹灶镇委书记张应统,工作节奏很快,状态很饱满,就在镇里召开干部大会当天,他还准时赴约一家企业洽谈重点项目,并及时赶回了干部大会会场,此前在桂城街道负责广东金融高新区C区开发建设时,也经常处于“白天西装革履和客商谈项目,晚上精神抖擞去村里谈改造”的状态。
西樵镇镇长人选杨明在区发改局任职期间,工作非常勤勉,大力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等工作,积极推进新能源等产业发展,坚定有力地落实区委区政府重点工作。
类似这样的例子,彰显了南海镇街党政主官的拼劲,他们的拼劲,则代表着南海镇街新一轮发展的闯劲,这也正是南海区决策层的期待。
在3月7日与镇街党政正职座谈时,佛山市委常委、南海区委书记黄志豪借用了媒体对全国两会报道里的两句话,“当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越来越不好当了”“现在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当得越来越好”,他表示,“这样的话同样可以放在我们干部身上,这是很好的变化”。
奋进的“大未来”
南海此番镇街党政正职调整,也有一个重大的发展背景:粤港澳大湾区的风口来了,南海如何“起飞”,又如何助力佛山“起飞”?
事实上,很多人都在关注:作为昔日“广东四小虎”之一、如今中国综合实力百强区第二名的南海,能出什么招,又将如何出招。
高手出招,往往快准狠。
今年1月下旬,就在《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前夕,南海区第十三届党代会第四次会议召开,黄志豪作了“紧紧围绕‘一环两站’建设创新集聚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抢占发展先机”的工作部署。
其中,广东金融高新区“北延东拓”、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南海片区、佛山西站枢纽新城等一批重大平台和龙头项目成为关键抓手。同时,他在会上发出了“重振南海虎威 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的壮志豪言。
这豪言背后是南海对重大发展机遇的强烈渴望和敏锐行动。这对镇街党政主官的格局和实干,无疑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2月下旬召开的南海区“两会”上,南海区区长顾耀辉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安排2019年各项工作时,也着重提出要遵循“精、准、实、干”工作准则,并明确要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敢于打破条条框框,把苦干实干、能干敢干的“老黄牛型”“狮子型”干部选出来。
南海的一系列动作,无疑也高度契合佛山的发展需求。
在年初召开的佛山市委全会上,市委将今年定为“抓落实求突破年”,号召全市上下凝心聚力,狠抓落实谋突破,全力开创佛山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3月8日,佛山市委又召开全市镇(街)党(工)委书记座谈会上,包括南海桂城、丹灶、里水在内,11个镇街的书记被点名发言,佛山市委书记鲁毅在听完他们的发言后直言,“格局是决定工作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他表示,各镇街书记不是站在镇街的角度来思考工作,而是将镇街放在全区、全市、省委“一核一带一区”部署和粤港澳大湾区的格局中来思考,这说明镇街在谋划工作时,格局也在不断拓展。
诚然,面对新一轮的发展大机遇和一系列重大平台、龙头项目,“格局”与“实干”是绕不开的两大关键词。对南海各镇街党政主官来说,他们不仅要敢想敢干敢担当,更要会干能干善思考。
当一批这样的干部走上南海各镇街党政正职岗位,基层一线发展,必然会迎来一番新的景象;“重振南海虎威,再造高质量发展新南海”的壮志豪言,也必然会落地创造更大的惊喜。
奋进“大未来”,南海有得瞧!
更多
南海镇街观察
桂城
专家型+高效型加速城市产业升级
走进村居基层一线,率领桂城党政领导班子赴深圳、东莞开展调研......任职桂城街道党工委书记4个多月来,麦绍强密集调研桂城产业结构、城市发展环境、前往周边城市学习好经验、好做法。
麦绍强上任所聚焦的方向,与其多年在南海国土、发改、文体旅游、宣传等部门任职不无关系,多个部门任职的丰富经历,让麦绍强成为专业化复合型干部。
在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任职期间,麦绍强积极承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农村土地征收制度改革、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等6项国家级试点任务,大力推进全区“三旧”改造工作,围绕农村基层治理,研究出台宅基地管理政策规范农村住房等,是该领域的“专家”。
此次搭档的桂城街道办事处主任岑灼雄也同样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他曾先后在狮山、罗村一线任职。在桂城任职期间,岑灼雄着力推动桂城产业经济发展,并力推村级工业园改造升级,为城市、产业发展腾出更多空间,且以执行力强、效率高颇受好评。两人强强联合,有望给南海中心城区桂城带来发展新气象。
九江
硬核型+经济好手搭档再闯发展关
调任九江镇委书记一个月来,徐永强迅速走遍了全镇的26个村居,这是徐永强雷厉风行的办事风格。2017年1月,他从里水镇党委委员、副镇长任上,调任南海区环境保护局局长一职。
南海的环境治理历史欠账多、任务重。彼时,摆在这位“80后”年轻干部面前的担子不轻。过去两年,徐永强牵头出台多项解决方案,强化“一案三查”环保执法,推动建立协同共管新格局,环境监管能力不断提升,环境质量得到较明显的改善。
“做事认真,讲求效率、速度和质量。”有熟悉徐永强的人士说,有着经济学、法学学士学位的徐永强思维敏捷,重视战略计划的制定,习惯对工作项目以表格化进行分解,攻坚克难能力强,“是敢啃硬骨头的‘硬核型’干部”。
九江镇镇长张厚祥则是主攻产业经济方向的好手。张厚祥生于197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经济学系经济学专业,工作以来,他长期扎根在区域产经发展领域。调任九江前,张厚祥在桂城工作了16年,并担任三山新城建设局局长3年。带着大力革新产业、力推招商引资的特点,“经济好手”张厚祥与徐永强的这对搭档被寄予厚望。
西樵
新老干将“搭伙”推进新旧动能转换
此次从西樵镇镇长就地升任镇委书记的关海权,是扎根西樵多年的“老将”,进入西樵党政班子以来,他几乎分管过各个领域工作,对西樵很有感情,且非常熟悉西樵各方面情况,勤勉、务实敢拼,则是众多同事对关海权的印象。
在任西樵镇镇长期间,关海权围绕传统产业转型提升和新兴产业发展两大核心,积极推动产业集聚提升,摘得“中国妇婴卫生用纺织品示范基地”国字招牌,获批筹建“全国梭织面料产业知名品牌创建示范区”,西樵在“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的排名,也从2015年的全国第32名跃升至2018年全国第26名。
西樵镇镇长人选杨明,则是“80后”干部,既有长期的海关事务管理经历,对经济形势发展意识触角敏锐,又曾到大沥镇挂职镇委副书记,了解基层工作。
在南海发改部门任职期间,杨明大力推动特色小镇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成广佛同城、粤桂黔高铁经济带等区域合作持续深入,积极推进新能源汽车和氢能产业发展,推动南海区委区政府重大项目和重点工作实施坚决有力。
在此前与杨明共事的同事眼中,他作风务实、干劲很足,善于将复杂问题简单化,能迅速抓住事物重点,且重视自身表率作用,充分调动起了团队的积极性。
杨明到任西樵第一天,迎接他的就是镇里各项工作的无缝衔接:“班子成员加了我微信,发来的第一条信息就是希望协调推进工作。”如今他和关海权这对新老“干将”搭伙,有望为西樵在产业集群、城市空间与生态环境再造的关键时期注入新动力,加速新旧动能转换。
丹灶
产业高手+城市好手力推产城再突破
丹灶镇委书记张应统也是从丹灶镇镇长就地升任。出生于1982年的他,是南海区目前最年轻的镇委书记。在任职丹灶镇镇长期间,他充分体现了在新兴产业领域的突破能力,狠抓高质量招商引资,推动形成新能源汽车和智能安全两大新兴产业,2017年促成投资超百亿元的长江氢动力研发中心及整车项目落户,成为当年佛山全市引入的最大的制造业项目。
张应统工作节奏很快,精神状态饱满,且突破能力强,此前曾负责广东金融高新区C区开发建设,攻克了不少难题,有力推动了金融C区的发展。
陆文勇在成为丹灶镇镇长人选前,在西樵工作了四年多,毕业于国土规划与房地产开发专业的他,在城市空间改造上有着深厚的专业知识。从华南国际轻纺城的招商引资,到以太平国兴工业区为代表的村级工业园改造建设,陆文勇曾在国土规划管理方面多有创新,并让西樵国土规范管理方面上了新台阶。
在担任西樵镇党委副书记期间,陆文勇大力强化城市基层党建品牌建设,西樵镇“小个专”党委荣获佛山市“小个专”党建示范培育点称号,樵华社区“红房子”楼宇党建工程的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两人搭档发挥优势,将保障丹灶的工作持续性与良好发展势头,在再造城市空间格局、丰富丹灶城市功能、带动引才留才等方面也有望创造新惊喜。
狮山
严格书记+多面好手,再造一个千灯湖传奇
在调任狮山镇党委书记一职之前,林健任丹灶镇党委书记三年多,在此之前,他有在狮山等镇和区委组织部、住建等部门的历练,是公认的资深的干部。
在同事眼里,林健工作作风十分严谨,“他行事规范,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要求十分严格。”曾与其在丹灶共事的一位干部评价认为,林健注重党建统领、基层治理、村居改革。
狮山镇镇长黄伟明此前任大沥镇镇长一职三年多,他还曾在桂城工作多年,负责过综治维稳、三山新城建设、宣传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工作,并担任过南海区民政局局长,熟悉社会治理方面工作。
在与黄伟明共事过的同事眼中,这位“70后”干部是位“接地气”的“多面手”,学习研究能力强且作风务实,能穿西装、打领带站上香港路演舞台上脱稿作推介,又能披雨衣、穿胶鞋冲到防风救灾一线,与三防的“兄弟们”一起坚守阵地。
据熟悉黄伟明的同事介绍,作为“工科男”的黄伟明是生物化工专业毕业,但他对社会工作理论和实务有着浓厚兴趣,2016年到2018年间,他在武汉大学社会学系取得硕士学位,研究方向正是社会调查技术。
此次,资历很深、经验丰富的林健与黄伟明搭档,主政这座GDP千亿大镇,可谓备受关注。当前,南海正围绕佛山西站启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西部枢纽新城,希望再造一个千灯湖传奇,加上狮山经济发达、人口众多,且城市功能相对不足,社会治理挑战较大,两人联手,有望在上述领域取得新的突破。
大沥
创新能手+“安全专家”,打造产业城市新亮点
自2017年1月任职大沥镇委书记两年以来,刘浩文从党建创新、干部队伍建设、城市环境提升等多方面着眼,推动大沥开展创新实践。“勇于开拓创新、雷厉风行”是同事们对他的印象。此次留任的他,曾在里水等镇任职,并在南海区规划、住建等部门任过“一把手”,在桂城街道担任过办事处主任,对于城市规划和建设有深入思考。
游剑锋在成为大沥镇镇长人选前,是南海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更早前,这位“75后”年轻干部则在里水、狮山、西樵等多个镇任职,“开拓创新、有魄力、政治觉悟高”是曾与游剑锋共事的同事对他的印象。
安全生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南海区有20多万户工商登记户,安全生产压力大。在任区安监局局长期间,游剑锋牵头打造全省首个安全生产技术服务集聚区,利用大数据建立全市首个安责险风控中心以及开展“安全顾问进村居”等工作取得较好成效,同时,2018年全区较大事故初步得到遏制,这是自2002年实行事故统计17年来,南海第一个年度未发生较大事故。
大沥是商贸重镇,有近8万家法人、产业活动单位和个体工商户,安全生产压力大,游剑锋的经验有助于大沥强化该方面工作。
同时,大沥正处于新旧动能转换关键期,城市转型和产业升级亟需一个安全稳定的基层环境,经验丰富的刘浩文与年轻的游剑锋搭档,有望进一步夯实大沥的安全生产力量和基础,在消防安全、环保整治攻坚战里做好机制协调,合力在大沥中轴的项目落地和村级工业园升级改造方面创造出新亮点。
里水
唯一女将联手城市专家,加快推动乡村振兴
作为此次南海镇街党政正职里唯一的“女将”,里水镇党委书记谭艳玲在担任里水镇镇长期间,在优化里水产业结构上狠下功夫,包括大力推进南海电子信息产业园建设,促成引入计划投资额20亿元的8英寸MEMS传感器制造项目;积极推动大健康产业发展,促成中国中药健康产业园签约等。2018年里水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千强镇第9名。
而在拟任里水镇镇长之前,麦满良在南海区国土城建和水务局(住建)任职近三年,并先后任职于丹灶镇、大沥镇和南海区城管局等镇和部门,基层工作经验丰富。
“他抓工作很务实,而且会调动人员的积极性,沟通能力和执行力都很强。”一位曾与其在住建局共事过的干部评价说,麦满良工作有魄力,有思路,有方法。
作为南海区连片乡村振兴先行区,里水镇目前提出要建设成粤港澳大湾区“最美岭南水乡”。早在2011年,里水就提出“梦里水乡”建设思路,并一直持续至今。
观察人士分析称,谭艳玲与麦满良的搭档,对接下来里水镇在乡村振兴方面的工作推进值得期待。其中麦满良可充分发挥其在城市管理、基层治理等方面的工作经验,在延续“梦里水乡”的建设思路,加快推动里水乡村振兴工作,助力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提升里水产城人文的融合发展等方面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来源】南方日报
【撰文】赵进 何帆燕 李慧君 卢浩能 肖霞 李欣 黄逸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