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月23日,河北省邯郸市一名男子突发精神病,手持斧头站在房顶,用砖块砸向邻居家,警察随后赶到现场处理,在制服该男子的过程中有3名民警受伤。当精神障碍患者出现精神异常时,首先遇到的往往不是前来救助的医疗人员,而是前来处理问题的警察。警方如何妥善安置精神障碍患者,化解潜在的安全危机,是一大难题。本期我们来关注美国和加拿大警方应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做法,以期为有关部门妥善应对此类难题和预防精神障碍患者犯罪提供借鉴。
● 美国警察要接受“危机干预小组”培训
2010年10月26日晚,美国华盛顿州班布里奇岛2名警察接到报警电话后,赶到奥斯特林夫妇的家里,但这对夫妇却否认报过警。奥斯特林先生称,报警电话可能是他们患有精神疾病的儿子道格拨打的,此时道格正在车库上的小阁楼里。随后,警察跟随奥斯特林先生来到道格住的阁楼。本来,2名警察应该更慎重地应对精神障碍患者,但由于他们从未接受过与精神障碍患者接触的培训,最终在冲突中开枪射杀了道格。
奥斯特林夫妻(右起第4、5位)等人见证法案签署。
像道格这样的精神障碍患者出现精神异常时,首先遇到的往往不是医疗人员的专业救助,而是与警察的冲突。
《华盛顿邮报》统计显示,2015~2016年,美国有近500名精神障碍患者在与警察发生冲突时被射杀,占警方枪击对象总数的四分之一。
一般而言,警察培训的重点大多强调彻底、迅速地控制犯罪现场局面以解除危险,但这种方法用在精神障碍患者身上可能事与愿违,强制控制会驱使精神障碍患者剧烈反抗,最终酿成悲剧。
为了不让类似的丧子之痛再落在他人身上,奥斯特林夫妇在儿子去世后的5年里致力于改变警察对待精神障碍患者的方式。
在奥斯特林夫妇的推动下,2015年4月24日,华盛顿州州长杰伊·恩斯利签署并通过了参议院5311号法案,即《道格拉斯·M·奥斯特林法案》。
该法案规定:
至2017年,华盛顿州的全部警察都要接受8个小时的“危机干预小组”培训,而且每年要用2个小时复习该培训内容。法案还设定了一个目标:至少四分之一的州巡逻警察需要接受40个小时更高强度的“危机干预小组”培训。
“危机干预小组”培训计划由田纳西州孟菲斯市警察局于20世纪80年代末首创,培训课程包括教授与精神障碍患者有效沟通的语言技能、互动方式和场景模拟练习等,不仅可以更好地帮助精神障碍患者,减少警察对精神障碍患者使用武力,还能降低警察受伤的可能性。
据“美国全国精神疾病联盟”组织的“危机干预小组”项目经理劳拉·亚瑟介绍,全美45个州和华盛顿特区都有“危机干预小组”培训项目,国内有3000余名警察接受过这项培训。但亚瑟认为,该培训并非警察对待精神障碍患者的“万灵药”,警方还应与当地精神卫生机构和相关组织合作,改进对待精神障碍患者的方式才是更为合理的方法。
● 加拿大警医联手打好患者送医“组合拳”
在加拿大安大略省,警察有权逮捕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或无法照顾自己的人,将其送到医院进行精神状态检查,但警察在其接受检查期间必须一直在急诊室等待,这段时间内他们不可履行其他职责。
为了减少警力浪费的现象,自2009年起,渥太华市警察局和渥太华医院优化了警察向医院转移精神障碍患者的流程——医院优先诊查警察陪同前来检查的精神障碍患者,在确保患者和医护人员安全的情况下,医生完成精神状态评估后,警察可先行离开。汉密尔顿市警察局与当地医院也采用这种优化流程,警察等待的时间在18个月内从125分钟缩短到80分钟。
除了优化警察与医院之间的患者转移流程,还有另一种应对方法——医护人员加入警队,与警察共同应对精神障碍患者。
“流动危机小组”成员格雷格·兰德尔警官(左)和特洛伊·肯尼迪护士(右)。
2014年9月,安大略省北湾市警方与北湾地区健康中心合作,让受过专门培训的一名警察和一名护士组成“流动危机小组”,负责接听涉及精神障碍患者的报警电话、追踪事态发展、评估患者病情,并决定是把患者送往医院接受精神状态检查,还是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接受治疗。2017年,“流动危机小组”接听了2768通涉及精神障碍患者的电话,其中约有400人需要去医院进行精神状态检查。
北湾地区健康中心工作人员桑迪·德舍内斯介绍,警察对精神障碍患者的帮助非常有限,医院急诊室也因接收这些患者而超负荷运作。同时,急诊室紧张忙碌的氛围也可能导致精神障碍患者压抑痛苦。但是“流动危机小组”能让患者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医,不必总是跑到医院,对警方、医院和患者三方都有益。北湾警察局局长肖恩·迪瓦恩称,由于专业医疗人员的加入,“流动危机小组”能为警察节省时间,让其更早回归到正常工作中。
精神健康法院:重治疗轻惩罚
自1989年美国首个毒品法庭在迈阿密成立以来,针对药物滥用者或精神障碍患者违法而设立的精神健康法院的规模迅速扩大。这些法院旨在让精神障碍型罪犯接受治疗而不是被监禁。
明尼苏达州亨内平县精神健康法院自2003年成立以来成为全国法院的典范。它与司法部门以外的组织和专门负责案件的工作者展开医疗、法律等方面合作,为其他地方法院提供了借鉴。
缓刑监督官也是该院的一大亮点。他们能够随机对精神障碍患者的酒精摄入和药物依赖性进行测试,并为精神障碍型罪犯提供预约精神科医生的服务,以及住房和就业方面的援助。
2016年10月25日,堪萨斯州卫生研究所网站发布消息称,在明尼苏达州亨内平县精神健康法庭的审判中,一名患有精神障碍的女大学生承认自己的偷窃行为。此前,她从商店偷了一瓶维生素。负责该起案件的法官梅耶暂缓对其盗窃行为的裁决,表示只要其同意遵守治疗计划,则可免于刑事处罚。最终,该学生按照计划完成治疗,并定期与梅耶和缓刑监督官联系。通过服用镇静药,她的精神状态趋于稳定,而且在学校的学习也表现良好,现已开始实习。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部分不配合治疗的精神障碍型罪犯,法官有权把他们送回法庭重新接受审判,但这种情况仅为少数。梅耶表示,法院工作者从患者的犯罪率、毕业率和复发率了解到,与精神障碍患者有关的刑事案件数量正显著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