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小时等不来一辆公交车”
“公交出行花在路上的时间太久了”
“线路规划单一导致绕行、换乘多”
“商场、成熟社区、学校、幼儿园‘有站点,无公交’或‘无站点,无公交’。”
这是日报公众号后台收到市民关于清远公交吐槽的总结。清远公交系统落后,成为市民“吐槽”最多的民生问题之一。
网友留言摘选
“公共交通体现不出公益性,影响市民出行和城市形象。”市文明办分析清远创文的六大突出问题中,头号症结就是公交出行难问题。市交通局统计,目前在市区出行方式中,公交出行比重偏低,占比仅9%。
体验
班次少导致等待时间过长
“一个小时等不来一辆公交车”
樊先生家住广清大道附近的云山诗意小区,每天都要到清新区上班。按照线路,市人医东门的公交总站是最佳的出行选择,步行到站约耗时15分钟。但该站点作为公交总站,仅有一条107线为跨区公交,且班次少,车次间隔时间长。樊先生介绍,每天在早中晚高峰期,等车耗时屡屡超过40分钟。
3月7日,市民在赢之城公交站等公交。清远日报记者 李思靖摄
“糟糕的出行体验只能让我舍近求远,选择另外一条出行线路。”樊先生介绍,现在他每天上午都会在7点30分左右出门,先打滴滴前往赢之城公交站,然后在此候车前往清新。赢之城公交站位于连江路上,跨区公交线路有106、107、108、110等,线路可选择性多,等车耗时相对较少。不过,上述线路人流量大,此处上车难有空位,站着去清新已成为常态。
虽然在很多市民看来,坐公交车“只有连江路才好坐车”,但也有市民反映,在连江路上“一个小时等不来一辆公交车”。
来往旧城和小市之间的吴先生每天都在连江路上坐公交车,他介绍,自己每天上下班都是以坐公交车为主,但每天5点半下班回家时,想坐到来时的108路车回到松鹤街口是不可能的,“因为之前曾几次在高峰期,等了一个多小时也没等到108路车,连班次较多的101也没等到。”吴先生说,他现在都选择坐107路车到松岗市场,再走10几分钟路程回家。
线路规划单一导致绕行、换乘多
“公交出行花在路上的时间太久了”
对于樊先生而言,虽然跨区的公交有106、107、108、110四条线路,但是仅107路经由桥北路前往清新,其余三条线路均绕道旧城(城市广场、妇幼保健院、松岗路)等拥堵地段。“高峰时期,本身体型巨大的公交车还扎堆前往易拥堵路段,不仅加大了堵车的概率,还增加了两区间的通行距离和时间。”樊先生说。
(资料图)
公交绕行也同样困扰从清新区去往高铁站的人群。“公交出行花在路上的时间太久了。”家住新乐酒店附近的黄女士时常要去高铁站,她介绍说,从新乐酒店去高铁站直达的公交车只有111路,但是111路要绕行到旧城城市广场附近后,再过江来前往高铁站,预上拥堵时间,坐公交车要用1个多小时才能到高铁站。105、116路线公交车都是直接从旧城出发,“清新去高铁站直线距离不远但路程要用很长时间。”黄女士说。
而家住金海湾的陈阿姨则对新城去景区的公交线路有很大意见。“有时一起跳广场舞的几位朋友想去牛鱼嘴这些景区玩,坐公交就非常不方便。”她说,要先坐车去旧城换乘,线路上就绕远了。
成熟社区、学校无站点或无公交
公共交通滞后进一步加重交通拥堵
对于目前市区交通出行的窘境,市人大代表、清新区禾云镇新连村委会坑尾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员陈靖雯深有感触。她表示,目前交通工具种类多样,道路车况纷繁复杂。而私人小汽车的大量增加,导致上下班高峰期道路拥堵愈趋严重。而在一些学校、幼儿园门前路段,在上、下班和上学、放学时交通拥堵尤为突出。“部分家长随意停车、上下车,甚至长时间停车滞留。不仅影响交通顺畅,还存在着交通安全隐患。”
陈靖雯认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事业是解决城市拥堵难题的有效办法。但目前我市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公交路网规划不完善,让选择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面临不少烦恼。“公交车候车难,大型成熟商场、成熟社区、学校、幼儿园‘有站点,无公交’或‘无站点,无公交’。”
数据
摩托出行占比超四成
市区公交出行占比不到一成
记者在市交通局了解到,市区万人公交拥有率目前没达到国家标准,公交线网密度不足,发车间隔长。公共交通体系不完善导致环保出行比例较低。在市区出行方式中,摩托车出行所占比重最高,达到44%;个人小汽车出行占比11.97%;公交出行比重偏低,占比仅9%。
在市区出行方式中,摩托车出行所占比重最高。清远日报记者 彭博摄
截至去年底,城市规划区内公交车总量已达563辆,公交拥有率为6标台/万人,公交线路65条,线网密度为1.81公里/平方公里,远低于规范建议的市中心区3-4公里/平方公里,现状规划区各公交线路发车间隔最小的是5分钟,发车间隔最大达到80分钟。
制图:陶杰明
据市交通局介绍,去年交通部门加快了市中心区域公交首末站和充电桩建设,大学城公交站已建成并投入使用,对西门塘公交开展场地硬底化、建设充电桩的建设整治,飞来湖首末站已进行场地平整,太平、东城水岸首末站已落实用地,北部万科城首末站用地已基本确定。增加市区公交班次和优化公交线网,新增120标台纯电动公交车和30辆小型公共汽车运营,2018年以来,市区公交线路日发班次共增加约300班。
声音
公交公司:
驾驶员招聘难题无法解决
粤运交通经营管理部经理何运波介绍说,目前限制公交车运力的主要因素是驾驶员紧缺。目前市区客车660辆可投入运行,但大客车驾驶员仅540人。去年10月份,粤运交通将公交车司机工资水平整体提升了600元左右,目前驾驶员平均工资6000元。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到全国各地区招聘,但仍找不到驾驶员。
1月25日,我市一批新能源纯电动公交车投入运营。清远日报记者 李作描 摄
“在现有的运力前提下,粤运交通综合考虑后,重点保证高峰路段和高峰期的运力。”何运波说,目前公交线路部分主要集中在连江路、广清大道等发展较为成熟的片区,东城片区、大学城片区在近几年才发展起来,公交线路分布相对较少。该公司在高峰期调整通行班次,比如101线路中早晚两个高峰期都增加班次,达到每5分钟发车一次。
市民、市人大代表:
加强完善公共交通路网规划
但在市民樊先生看来,公交公司应该调整线路规划。虽然旧城人流量大,但是公交资源一味的向旧城倾斜,并不科学。101、102路等班次多、频次高的线路已对旧城的重点区域进行了覆盖。106、108、110等线路作为跨区公交,再次兼顾旧城的线路,属于严重的资源浪费。
另外跨区线路最重要的是疏解两区间的乘车需求,应考虑奔波两区间市民的乘车习惯。一方面,优化线路,减少站点,设置两区间的快速通勤线路;另一方面,随着新城片区的发展,新城西片区、洲心片区往武广站方向的乘车需求与日俱增,“只有连江路才好坐车”的现状应尽快打破。
陈靖雯建议,加强完善公共交通路网规划,提倡集约式、高密度建设,优化公交路线、站点,提升公交准点率和可达性,缩短公交乘客的出行时间,减少公交盲区、扩展公交服务范围。她认为,要让公共交通成为市民的出行习惯,政府部门要加大财政对公交企业的补贴,促进公交系统智能化发展。引导公交企业开通职工、学生等直达专线快线,“可根据市民出行的实际需求,科学设置公交线路和调整班次间隔时间,按闲时、忙时的差异化,适当加密或延长公交出行班次间隔。”她还建议加快建设慢行交通规划,构建安全性良好、服务水平高的慢性交通系统。“自行车、步行是驳接公交和实现‘最后一公里’的主要方式,让出行者感受到慢行道路的良好舒适性和便捷性,将会吸引更多市民选择绿色出行。”
市交通局:
增强市区新建区域、城乡结合部的公交服务能力
虽然去年以来我市公共交通服务水平不断提升,但市交通局承认与城市建设和管理各项成效对比仍有较大不足。目前公交服务最大的短板是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公交线路分布不够均衡,部分线路班次密度不足,车辆装备水平不高,服务质量与国家的规范标准要求仍有一定差距。
今年,交通部门将进一步加强公交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公交运行环境,包括完成西门塘公交首末站的硬底化,争取建成北部万科城、飞来湖、太平等公交首末站,启动职教基地公交枢纽站建设。加强和规划、两区政府等单位部门的沟通协调,结合市区交通拥堵点整治工作,积极推动公交中途上落站的港湾化改造,继续开展公交候车亭建设。同时对公交线网将进行调整完善,重点增强市区新建区域、城乡结合部的公交服务能力。督促协调公交运营公司切实加大公共交通运力投放,增加繁忙线路的车次,缩短车次间隔。并在城市交通主要干道上,在高峰期时段划定专用公交车道,落实公交优先政策。
在规划方面,规划部门今年将完善落实公共汽车线网规划,继续加快推进《清远市区公共汽车线网专项规划》编制工作,调查研究公交设施、站场、线网、营运、管理的现状,做好居民现状出行调查、公共汽车需求预测,站点布局、公交站场规划、近期公交站场规划和公交线路规划等。
采写 | 清远日报记者 朱文华 何帆 许甜 樊乾 实习生 吴基劲
编辑 | 靠“11路公交”出行的暮白
校对 | 喵果果
肥沃土地种植、生态泉水灌溉、华农专家技术指导,培育出了地道的生态米和“一点红”番薯。一年前,清新石潭南楼村村民陈木养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利用家乡的山水土地资源种植优质农产品,闯出一条绿色生态农产品种植之路,并带动了周边农户脱贫奔康。
↓煮熟的“一点红”番薯
↑陈木养种植的生态米
想品尝这些绿色生态米和“一点红”番薯吗?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支持青年创业,来,这里提供购买攻略↓↓↓
✦电话购买:13927625007、0763-3379938;联系人:杨先生。
✦网上购买:扫描下方二维码,立即报名认购(广东省内包邮)。
清远政务新媒体合作
微信号:qyrbjun
清远日报
(微信)
乡村新闻官
清远组工
清远三农
清远妇联
连州旅游
清远日报
(微博)
清远人大
清远宣传
清远税务
北江
清远发布
(微信)
清远政协
清远政法
平安清远
阳山发布
清远发布
(微博)
清远廉信
清远扫黑除恶
清远金融
清城
食品药品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