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职业机会以及职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不平等现象一直普遍存在,其中结婚、生育等问题更是在女性求职和晋升过程中被频频问及,前阵子甚至出现关于女性职场人存在一条“鄙视链”的热门话题被广泛讨论。在3月5日发布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要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等九个部门也于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明确规范了包括“不得询问女性婚育情况、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等容易引发性别就业歧视的行为。
在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职场社交平台LinkedIn(领英)聚焦女性职业发展问题,展开“女性职业机会”调研,调研发现,当前中国女性职场人在职业机会的获得和信心上仍处于弱势,缺乏家庭支持是阻碍两性职业机会平等的最大障碍,而随着当今就业市场的变迁,一批新兴职业机会和技能需求对于女性呈现出了空前的优势。
女性在就业市场的弱势地位一直以来都是全球性的议题, 以人工智能领域为例,领英数据显示全球仅有22%的女性从事相关工作,而男性占比78%,这一悬殊的差距在过去几年都没有缩小。
聚焦到中国,近期发布的领英机会信心指数(LinkedIn Opportunity Index)数据同样显示,女性对于获得职业机会的信心普遍弱于男性。仅有41%的中国女性受访者对于短期内获得自己期望的职业机会表示出信心,低于男性6个百分点。女性对于自身生活的满意程度也低于男性,有43%的女性表示对现状不满,而相比之下男性只有37%。
领英数据显示,在生育前后近1/3的女性更换了工作,或没有回归职场成为了自由职业者;46%的女性由于生育主动或被动地错过了职业机会,而仅有23%的男性职业机会受到了生育过程的影响。关于一直被热议的男性陪产假,数据显示35%的男性所在公司没有提供陪产假,或是他们为了工作主动放弃了足额陪产假,而相比之下九成女性休了足额的产假,其中甚至15%的人还延长了休假时间。对此,96%的女性认为男性陪产假非常重要,一方面可以分担女性的家庭压力,另一方面陪产假制度有利于减少两性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
被赋予双重角色的职场女性,在承担更多家庭责任的背后,实则同样渴望着职业上的发展。领英数据显示,超过八成女性在生育后渴望回归职场,展开职业追求;六成以上女性认为工作状态并没有受到生育影响,其中13%认为生育后自身状态反而更好。对于生育后的事业观,七成女性希望工作和事业可以兼顾,两成女性更加渴望能够事业上勇攀高峰,而只有一成女性选择把重心转移回家庭。
近日人社部拟发布的15个新职业,充分证明了中国劳动力市场所经历的飞速变迁,一系列热门职业和技能需求也将随之变化。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女性的职业机会呈现出空前的利好态势。据领英2019年2月最新发布的《中国新兴职业报告》显示,在过去五年中国从业者数量增速最快的五大职业(新媒体运营、前端开发工程师、算法工程师、UI设计师、数据分析师)中,有两项的女性从业者增速都高于男性,分别是新媒体运营和数据分析师,其中新媒体运营女性增速比男性高出6个百分点,而数据分析则高出16个百分点。
调研显示,职场女性尤其是生育后普遍认为自身在软技能上占有独特优势,其中最大的优势体现为细心/耐心等处理细节的能力,同理心/理解力等人际沟通交往能力,以及工作中更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领英人力资源负责人张竞义表示,企业及整个社会应该加大对女性职场人的理解和支持,有责任为女性打造平等的职业机会和发展路径。“一方面从企业文化的角度,企业应该打造平等包容的工作环境和晋升机制,友好便利的办公设施,尤其是对于产后回归的职场妈妈,帮助她们减少后顾之忧从而兼顾工作与家庭。另一方面,女性职场人也应该充分了解自身的职业机会,不断成长并提升软硬技能,展现自己的能力。领英就提供了丰富的职场洞察和行业专家,可以帮助职场人更好地进行职业规划和技能提升,让每一个职场人真正实现平等自由地与职业机会相连接。”
【记者】叶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