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门二桥更名为南沙大桥!凸显南沙重要地位

南方+ 记者

虎门二桥改名了!日前,虎门二桥建设项目索塔被喷上“南沙大桥”字样,虎门二桥更名为南沙大桥一事正式水落石出。

大桥通车在即
疏通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的“大动脉”

南沙大桥战略意义有多重要?我们先来看一下它的规划。

南沙大桥(“虎门二桥”)项目起点位于广州市南沙区东涌镇,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环形公路南环段对接,沿线跨越珠江大沙水道、海鸥岛、珠江坭洲水道,终点位于东莞市沙田镇,与广深沿江高速公路连接,主线全线均为桥梁工程,总长度12.891公里(其中广州段长约8.45公里),由南沙大桥、大沙水道桥和引桥及四座互通立交组成,采用双向八车道的高速公路标准,设计时速100km/h,桥梁宽度40.5米。

尤为值得注意的是,项目设东涌、海鸥岛、沙田3处互通立交,先后与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广州地铁四号线、海鸥公路(S296)、港口大道、广深沿江高速公路相交,满足沿线交通转换需求。

从整个粤港澳大湾区来看,南沙大桥工程位于珠江三角洲核心区域,上游距珠江黄埔大桥约20公里,下游距虎门大桥约10公里,是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广州市和东莞市的重要过江通道。

项目的建设将有效缓解当前过江交通紧张及虎门大桥拥堵的状况,对加强珠江口两岸联系,完善广东省及珠三角地区公路网布局和功能,促进粤港澳大湾区经济一体化、同城化协调发展,促进广东南沙自贸区快速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目前,南沙大桥工程建设进展顺利,预计大桥即将通车。

南沙大桥建成后,从广州南沙到东莞可缩短10公里,从东莞到番禺比现在缩短30分钟车程。对缓解现有虎门大桥交通量起到重要作用,对于促进区域间人流、物流等经济发展要素的快速流动,对于珠三角实现高质量发展、完善交通体系、打造国际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意义深远。

以后,站在珠江的入海口,我们可以看到南沙大桥两座气势恢宏的桥梁跨越大沙水道、坭洲水道,将南沙、番禺、东莞三地紧密地连接在一起。

此外,深中通道、莲花山通道等项目也在加快推进中。可以预见,南沙大桥建成通车后,大湾区城市群的“血脉”更加通畅。

而在这些湾区“主动脉”之外,遍及各个城市内部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更新也在持续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已初步显露世界一流超大城市群雏形,湾区“大桥时代”即将来临,1小时经济圈指日可待。

将分流虎门大桥1/3车流量
更名南沙大桥凸显南沙重要战略地位

说完未来展望,我们再来回顾一下南沙大桥的建设背景。

俗话说,要致富先修路。处在水网密布的珠三角,要想富,桥和路是“当头炮”。1997年,虎门大桥建成通车,主跨888米的中国第一座大型悬索桥飞架珠江口。

20年来,这座被誉为“中国第一跨”的虎门大桥始终源源不断地将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在珠江口东西岸之间输送,成为珠江口东西两岸的经济大动脉。

随着广东经济的飞速发展,珠江口东西岸之间过江通道严重不足的窘境日渐凸显,现有的水陆交通早已严重超负荷,成为制约经济社会提速发展的瓶颈。

珠三角城市群要协同发展,务必需要配备更加完善的交通硬件设施,建设通行能力更大更强的直接跨江通道以缓解珠江口东西两岸交通环境困境显得尤为迫切。藉此,一项即将载入史册的超级工程——南沙大桥浮出水面。据预测,南沙大桥通车后,将分流虎门大桥三分之一的车流量。

2003年,省交通厅便启动了东莞厚街至番禺东涌高速公路预可行性研究, 2007年,又开展了莲花山大桥(即虎门二桥前身)项目业主公开招标工作;2008年,省政府、省交通厅明确莲花山大桥由省交通集团负责投资建设和经营,同年,省公路建设有限公司成立项目筹建处。

2009年,省交通厅召开《虎门二桥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评审会,将项目名称正式确定为“虎门二桥”;2013年4月,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加快重要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会议,明确虎门二桥在2013年要开工建设;2013年6月,国家发展和改革委批复了虎门二桥项目立项申请;2013年9月,国家交通运输部批复了虎门二桥项目初步设计方案。 2013年12月,虎门二桥正式开工建设。

记者了解到,去年12月,省交通管理部门出台相关指导意见,虎门第二公路通道项目总体命名为“南沙大桥”,凸显南沙新区(自贸区)在粤港澳大湾区的重要战略地位。

【记者】宾红霞 黄颖川 

【校对】居伟强

编辑 张波尔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