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业集团:传承匠心,打造高品质生态海盐

广东国资
+ 订阅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盐,一直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特别是海盐,从古人将其视若珍宝,发展到如今丰富多元的海盐文化,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源远流长的海盐秘史

从锅灶煮盐到滩晒海盐

在古代,岭南沿海的人们一直是通过锅灶煮盐的方法将海水煮干获得海盐。直到清代咸丰三年到五年间,雷州出了一个人叫“廖光三”,他从外地引进了全新的晒盐技术,就是如今广东雷州半岛采用的“滩晒海盐”法。

1916年,海康县乌石港成为雷州半岛食盐集散港口与盐政中心;

1956年,广东省地方国营乌石盐场成立;

1961年,乌石盐场一分为二,分立为广东省国营海康盐场与广东省国营徐闻盐场。

匠心传承古法工艺

风雨无阻保障供应

地处中国大陆的最南端,雷州半岛有着得天独厚自然条件。这里空气清新,海水清澈,生长着大量的珊瑚礁、海草床、红树林等珍稀生物,还有多个大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好生态是生产高品质海盐的首要条件。而每一粒看似简单的晶体背后都蕴含着不简单的古法工艺传承。

从分池配瓦建盐田,到纳潮制卤、灌池结晶,再到收盐归仓,古法原盐晒制工艺就有十二道之多。广东盐业坚守着这份匠心传承,是对古人智慧结晶的延续,是对原生态无污染的坚持,也是对高品质食盐的不懈追求。

但坚守古法晒盐难免就要“看天吃饭”。海盐生产最怕遇上台风,徐闻盐场每年都会遭受两到三个台风的袭击。风前必须组织召开会议,部署各个生产工区、生产小组做好收盐、加固盐仓盐寮,保证排洪涵闸的功能。

风中,领导班子成员亲自带队到三个生产工区指导做好抗风工作。比如2014年7月,盐场遭受17级以上超强台风“威马逊”的正面袭击,盐田生产设备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盐业集团党委组织广大职工和家属全力以赴做好盐田生产设备修复工作,仅用15天就实现全面恢复生产,保障了食盐安全供应。

全面升级打造高品质生态海盐

粤盐助力“粤菜师傅”工程

2017年,广东省盐业集团徐闻盐场有限公司生产的雷州半岛“岭海”牌日晒海盐(现名:粤盐生态海盐)荣获国家质检总局颁发的《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证书》(PEOP认证)。

2018年,广东省盐业集团徐闻盐场有限公司完成生产线自动化升级,并通过国家食盐定点生产企业及批发企业换证。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完美结合,全面提升了粤盐生态海盐的品质和供应。

从晒盐到加工,从盐场到餐桌,粤盐生态海盐为千家万户提供了舌尖上的鲜美。广东盐业70年不忘初心,将会继续严把盐关,始终以“让广东人民吃上放心的食盐”为己任。同时,广东盐业将继续大力支持“粤菜师傅”工程,用更多更优质的粤盐产品助力粤菜师傅烹饪正宗广东味道。

2019年,盐业体制改革进入第三年,广东省盐业集团党委带领全体员工拥抱新挑战、新机遇,重整行装再出发:贯彻新发展理念,我们更加坚定而自信;走高质量发展道路,我们更加执着而自信;粤盐助力粤菜师傅,我们更加敬业而自信;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更加担当而自信!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