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率99%,升学率近五成!佛山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出炉

佛山大课堂
+ 订阅

强化校企协同育人,全面提高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佛山过去一年有何探索,成效如何?日前,佛山市教育局公布2018年中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初次就业率为99%,初次就业平均月收入为2501元。此外,8140名中职生升入高等教育院校,升学率达到44.88%,其中37人被录取到本科院校。

初次就业率为99%

8140人升入高等教育院校

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就业人数为17975,比2017年减少726人;初次就业率为99%,与上年大体相当;对口就业率为88%,比2017年提高8.79个百分点;初次就业平均月收入为2501元;毕业生就业满意度为94.13%;自主创业学生人数为 331人,自主创业率为2.55%,较2017年提高0.69%。

从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社会贡献情况来看,2018年佛山市中职学校共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7928人,其中留在佛山区域就业比例(本地就业率)达到81.62%,对口就业率88%,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8.37%。

在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的同时,佛山市构建多元立交、贯通衔接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各中等职业学校采用多种方式为学生打通升学之道,学生可通过普通高考、对口单独招生、五年一贯制、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途径升学。 2018年全市中等职业学校升入高等教育人数为8140人,比2017年7099人增加1041人,升学率达到44.88%,比2017年提高6.45%。

2018年是广东省普通高考首次设置中职升本科考试,全省中职升本科录取人数是166人,佛山市有37人被录取到本科院校,占全省总录取人数的 22.3%。

新增专业布点数 12 个

专业更向第二产业集中

为适应佛山市提出的“构建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现代产业新体”目标,促进产业逐步由生产制造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2018 年佛山市26所中职院校新增专业布点数12个,停招专业布点数42个。

与 2017 年相比,调整后的专业更向第二产业集中,加工制造类新增3个专业,其中新增工业机器人应用与维护5个专业布点。这与佛山新型制造业发展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是基本一致的。

数据统计显示,2018年佛山市中职学校共开办70个专业,涵盖15个专业大类,专业布点数243个,其中全国示范专业点4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点40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点26个。专业点数排名前三的专业大类依次为加工制造类、财经商贸类、信息技术类。

《报告》指出,根据佛山“十三五”规划,未来佛山将继续加快家电、陶瓷、金属材料加工等传统优势产业优化提升,支持传统优势产业技术改造,同时智能制造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将是佛山产业发展的两大重点。

本科以上学历教师占比96.86%

师资培训专项经费达1647.86 万元

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共有专任教师3570人,专业教师为2297人, “双师型”教师2037人,占专业课教师比例为88.68%, 2018年生师比为14.46:1,与去年基本持平。

专任教师当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824人,占比为23%;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541人,占比为15.15%;本科以上学历的教师3458人,占比为96.86%。师资数量相较去年皆有增加。

为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佛山市确立“学校发展与教师发展并重”的教师培养理念,为教师“搭台子,创机会”,创设教师发展空间,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2018-2019学年度,佛山师资培训专项经费达到1647.86万元。2018年佛山市专任教师参加区级以上培训量达到34896人天,较2017年增加9003人天。专任教师人均企业实践时间为14.09天,较2016年增加0.67天。

2018年,佛山中职教师获得全国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获二等奖6项;广东省中职教师信息化教学大赛一等奖20项,二等奖20项,三等奖16项。

招生规模减小1478 人

将加大市级统筹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随着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的推进,数量和质量的矛盾凸显。中等职业教育吸引力相对普通高中较弱,巩固率下降;各区的普通高中和职业学校在校生数差距有所加大,中职生源数量减少。”《报告》指出,2016年以来佛山市全面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对7所不合格学校,通过关停并转等方式停止招生,造成招生规模减小。

数据显示,2018年佛山市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51622人, 招生数为16486人,毕业生数为17928人,与2017年相比,招生减少1478人,毕业生减少543人。

2018 年是佛山市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市的收官之年。《报告》提出,将通过加大市级统筹来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一是加强对全市中高职教育结构、专业结构调整和对外宣传的统筹规划和实施障;二是推进区域中高职一体化,充分利用中高职学校优质资源提升技能人才培养层次,增强中职学校办学自信和办学吸引力;三是进一步推进集团化办学,促进集团内职业学校优质资源互补互通、校企优势资源融合共享,实现校际联合、校企协同育人。

与此同时,佛山还将建立健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运行与监控机制,建设项目管理、学徒管理、导师管理、教学资源管理、教学过程与质量监控一体化管理平台;深入调研和分析,研制市级各类标准,基于企业岗位标准化,构建产业学徒岗位培养标准和岗位课程标准体系,提高人才培养目标达成度。

【记者】王雅铄


编辑 李鑫 潘智玲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