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打击黑产专项组成绩单:去年共破获25起违法犯罪案件

南方+ 记者

2月22日,滴滴出行公布“打击黑产专项组”成绩单,据滴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8年,该专项组配合全国警方雷霆打击违规代叫车、虚假注册、刷单等违法犯罪行为,共破获25起违法犯罪案件,令500余名嫌疑人落网,进一步保障用户利益和出行安全。

资料显示,滴滴打击黑产专项组与北京、上海、广东、安徽、河南等多省市警方紧密配合,全年协助调查立案代叫车坏账类4起,虚构订单类8起,打掉多个黑产违规代叫车链条。为方便用户出行,滴滴推出了乘客可先乘坐后付款,平台向司机先行垫付账单的便利措施。然而黑灰产却瞄准了这些便利规则,破坏平台交易秩序。

调查发现,部分黑产团伙通过收集未实名的手机号注册滴滴账户,在网络发布“代叫车”广告。他们在骗取乘客“车费”和个人信息的同时,拒付产生的大额车费账单。这些非正规代叫车渠道不但无法保证乘客用车利益,更让用户的信息安全及人身安全脱离了平台的保护,暴露在违法犯罪分子面前。

此外,黑产团伙不仅利用违规代叫车牟利,还试图通过网上倒卖个人身份信息,虚假注册滴滴司机账户,对出行安全造成威胁。专项组通过线上技术能力结合线下情报,顺藤摸瓜,去年配合警方破获了4起虚假注册类案件。

与此同时,滴滴反作弊技术团队也在不断提升线上技术手段,严厉打击黑产代注册以及作弊刷单等违规行为。2018年,平台全年清理虚假司机信息账户近14万个,严守司机、车辆准入门槛,保障出行安全

滴滴方面强调,呼吁广大用户,坚决抵制非正规途径的代叫车服务,并向平台积极举报黑产违法、犯罪行为,携手打击黑产网络,共同守护出行安全。

【记者】叶丹

编辑 刘静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