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大年初一:岭南斋菜民俗蕴含食养智慧

每日一膳
+ 订阅

今日推荐——平安静顺(斋菜)

材料:

绍菜(黄芽白)2片,金针(黄花菜)20克,银芽(绿豆芽)100克,胡萝卜100克,木耳20克,粉丝2扎,南乳(视其味道而定)3块,白砂糖适量,生姜少许,花生、果仁等坚果适量。

做法:

(1)所有食材洗净,胡萝卜去皮切丝,生姜去皮切片,木耳、金针、粉丝提前浸泡后捞起沥水待用,绍菜、木耳切丝。

(2)南乳加入少许白砂糖压烂,匀制成南乳酱。

(3)热油起锅,下生姜片爆香,依次加入胡萝卜、绍菜、木耳、金针、银芽等混炒至五成熟,再加粉丝、南乳酱混炒均匀,然后放少许清水加盖略焗,最后用少许食盐调味,以果仁点缀即可。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乙亥岁初一,是农历正月的第一天,是立春后的第一天,是新年的第一天。老一辈的岭南人相信,在“三元”伊始的时点祈福祉、吃斋菜、积善德,可以带来整年的平安静顺。此时,南粤城区的斋菜馆,乡间的素菜流水席,最是热闹。“斋菜”民俗,不仅是岭南人祈求整年素静平安的心灵愿景,还蕴含着人们的食养智慧。

适逢佳节,人们因进食油腻、滋补、荤腥、辛辣的食物过多,常易加重脾胃、脏腑的负担,诱发腹胀纳呆、排便不畅,头昏脑胀等不适。中医认为,五色入五脏,这道“平安静顺”,择以绿豆芽、木耳、胡萝卜、绍菜、金针等能调节胃肠功能的时令果蔬,鲜爽的口感,常能点亮味蕾,唤醒脾胃,调理肠道,不但能解胃肠之油腻,还寓清养五脏之意。三餐清淡,人间积善有门径。

本期值班医师:

《每日一膳》专家团队成员,主治医师,师从杨志敏、李赛美教授,善用经方及各种干预手段辨治各科杂病、亚健康状态等。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养生膳食。扫一扫二维码,可上传养生菜式参与“粉丝靓菜”评选,或请专家团队为您私人定制养生膳食。

粉丝靓菜二维码。

为您而煮二维码。

每日一膳出书啦!购买《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扫二维码购书有优惠,更有机会获得杨志敏教授亲笔签名版图书。一向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杨志敏教授决定每售出一套《每日一膳》图书,即从版税中捐赠2元给广东省慈阳慈善基金会帮助眼疾患者恢复光明。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让我们一起健康为乐,助人为乐!


编辑 严慧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