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留乡村底色、走“产业+旅游+扶贫”的发展之路......看连州如何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清远三农
+ 订阅

编者按:

1月22日上午,由羊城晚报报业集团、中共清远市委宣传部联合主办,清远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羊晚数媒(金羊网)承办的“e起聚焦清远:一座富有改革精神的城市”——中国(清远)第三届自媒体网络文化节在清远正式启动。随后,来自多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与自媒体人深入英德、阳山、连州、连山等地采风,领略当地纯朴的人文风俗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了解当地美丽乡村的建设情况与经济发展的亮眼成就。

央广网对此次深调研活动进行了连续报道。本期带来《连州:建设特色美丽乡村 助推乡村发展振兴》,一起跟着专家、媒体们的脚步,走进连州,了解当地在美丽乡村建设、发展乡村旅游等方面的举措与建设成果。

保留乡村底色,让乡村美起来

清远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为突破口,大力实施“美丽乡村2025”行动计划,扎实推进村庄规划、村庄整治,在全市范围取得了丰硕成果。清远在建设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乡村的同时也在思考如何打造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项目,连州市丰阳镇畔水村和连州镇沙坊村为这一问题提供了答案。

畔水村古宅群一角。(央广网发 通讯员 林润栋 摄)

位于连州市丰阳镇的畔水村是一个有着400年历史的古村落。 在“美丽乡村”建设的过程中,畔水村在古建筑上并没有搞大拆大建,而是根据村庄的特点,在保留原有村庄格局的前提下,经过规划,对村里的传统古建筑进行修葺整改,把年久失修的古建筑群改建成一道既保留传统建筑原汁原味,但又干净整洁的乡村美景。据当地项目运营负责人赵聪慧介绍,畔水村深入挖掘历史悠久的古宗祠、古屋古楼等古村落资源,打造“畔水庭院·大夫第”古宅群乡村旅游项目。在保留原有建筑风格的同时利用古宅群建设特色民宿。村民和帮扶企业签订协议,将古村落项目交由企业运营2-3年,运营期间聘请当地村民参与其中,让他们学习旅游项目运营技术,而且所有的收入也归村集体所有,待村民学会自主运营后便会将项目交回给本村村民自主运营,培养本土旅游资源的“造血功能”。

同时,畔水村还与帮扶企业签订了合作意向协议,把村中资源和近千亩水田打包作股份合作开发,建设成一个集休闲、观光、度假、采摘于一体的乡村旅游度假村。2016年6月1日正式开园的畔水花海,园区可同时接待2000 余人,高峰期平均日流量多达千余人,实现集体经济从微到强的转变。而今,畔水村正朝着打造成连州首个3A级旅游乡村的目标努力迈进。

沙坊村古建筑。(央广网发 通讯员 林润栋 摄)

同样致力于发展特色乡村旅游的还有连州镇的沙坊村。沙坊村立寨于五代后唐年间,是一个有着一千多年的历史文化的古村落,在2014年被列入第三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中。沙坊村针对整体自然村落、文化历史脉络等方面,大力推动农文旅融合和当地古村落开发。沙坊村借着实施美丽乡村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契机,清理淤泥,修道路,修缮村子的古建筑,维护传统村落原有风貌,将古村落的文化之根和美丽乡村建设相融合。

位于连州市西北的连州镇江咀村,原先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村路破烂不堪。近年来,江咀村干部加强调查研究,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凝聚民智民力,利用本村山地资源和地理位置优势,大力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新建村文化室、篮球场各一个,建设村道硬底化1500平方米,建设花基、花圃等一批绿化设施,建立环卫保洁制度,村容村貌明显改善。同时,江咀村抓住省市相关乡村旅游政策的机遇,结合本村的实际情况,计划投入500万发展生态旅游村,开发建设荷塘、特色果园、茶花旅游观光、生态民宿等乡村旅游项目,让游客可以前来欣赏荷花、茶花,体验果园采摘等。

夏东村一角。(央广网发 通讯员 邓文俊 摄)

连州市丰阳镇夏东村则结合精准扶贫与乡村旅游,整合土地约700亩,其中连片开发200多亩,用以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走“产业+旅游+扶贫”的发展之路,通过种植果蔬、紫薇、薰衣草等特色农作物,发展生态农家乐,实现旅游年收入达50万元以上。

据悉,近年来,清远市因地制宜,科学制定乡村旅游发展任务书,集中力量培育发展特色化、多样化、差异化乡村旅游产品和品牌。开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示范镇、示范点创建活动,以点带面,以线面成片,带动全市旅游,通过建设美丽乡村,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助推乡村振兴。

原农业部美丽乡村建设办主任魏玉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美丽乡村必须是可持续发展的。清远自然资源与区位条件与浙江湖州的安吉相似,清远可以学习安吉在美丽乡村建设上的经验,在充分发挥山清水秀的自然条件的同时,利用清远靠近广州等大城市的区位条件,打造“美丽乡村一小时圈程”优势,发展乡村旅游。

打造特色农业,让农民富起来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再造三农发展优势,这些都离不开产业的支撑。而产业的兴旺发展更需要找准方向,湖江村便是如此。湖江村是连州远近驰名的沙糖桔种植专业村。在还没大面积种植沙糖桔之前,湖江村村民的收入较低。2003年,为了使广大村民尽快致富奔小康,湖江村提出大力发展沙糖桔规模种植建议。然而,一开始村民们积极性不高,因此,湖江村决定带领部分村民外出参观学习,了解沙糖桔的市场前景,让村民们认识到种植沙糖桔这条致富路行得通,随后广大村民纷纷开始种植沙糖桔,周边的村庄也跟着一起种植砂糖桔。

现在整个连州市种植沙糖桔面积约35000亩。在丰阳镇,包括湖江村在内的11个村均有种植沙糖桔,种植总面积达11000多亩,占全市沙糖桔种植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湖江村沙糖桔种植面积多达2400亩。

砂糖桔交易市场。(央广网发 通讯员 邓文俊 摄)

同时,连州市政府为了进一步引导湖江村村民发展砂糖桔产业,在提供相关技术帮助的同时,还协助企业在丰阳镇建立了沙糖桔交易市场。砂糖桔交易市场占地23亩,分三期逐步打造,最终将打造成一个集果蔬交易、农技培训、产品销售、电子商务、乡村旅游、种植示范基地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农业基地。目前,该交易市场已投资480万元,可提供沙糖桔交易服务,并配备了两台价值40万柑桔分拣打蜡设备。两台机同时运作一天的沙糖桔分拣加工产量最高可达18万斤。利用柑桔分拣打蜡设备不仅大大提高了分拣效率,也间接提升了沙糖桔的批发价,促进种植户增收。除了促进种植户增收,交易市场还吸纳了当地和附近村的村民到交易市场务工,这些村民在交易市场每天都有100至150元收入。

丰阳镇党委书记黄洲敏表示,丰阳镇今后将着手为沙糖桔申请商标和地理标志性产品,做好品牌保护。同时针对沙糖桔交易所需的塑料筐需求量大等实际问题,后期将着手考虑引进企业到当地投产,解决交易市场后顾之忧。“以后,我们要把每一筐沙糖桔都贴上连州自己的商标,更要让消费者一提到沙糖桔就知道连州是盛产优质沙糖桔的种植地。”黄洲敏坚定地说。

来源:央广网

编辑:华安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