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5日,金湾区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开幕,区长赵伟媛代表金湾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报告透露,2018年全区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5.17亿元,同比增长9.1%;政府投资项目完成投资74.22亿元,同比接近翻倍;十件民生实事分解为13项具体任务,完成率100%……
去年,金湾的“高光时刻”还有很多,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还透露了哪些亮点?南方+记者梳理发现,报告从深化改革、产业发展、社会民生、新城建设四个维度进行了全面回顾。
关键词:深化改革
2018年,是我国改革开放40周年,以此为契机,金湾区全面开展11个领域改革,推出51项改革举措。“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也被写在工作报告开篇的重要位置。
亮点1:坚持质量效益优先导向,工业企业“亩产论英雄”
系列改革措施,让质量效益优先的导向作用在金湾区逐步显现。
通过整合国土、税务、供电等部门数据,金湾区在2018年构建起了以亩均税收、亩均销售为主要指标的工业企业用地效益综合评价体系,对企业分类评级、差异化配置各类资源。招商项目投资履约评价系统的建设,促进了项目加快建设投产;设立区级质量奖项,梳理出首批341项优质产品纳入推荐目录,为市场采购和金融机构支持提供参考。
从一组数据看实际效果。全区研发投入占GDP比重约为3.7%;企业研发经费增长35.9%,增速较上年提高35.6个百分点。新增省名牌产品称号19个,累计31个。
亮点2:创新要素加快聚集,珠海国际健康港开港运营
过去这一年,金湾区把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积极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产业创新平台,创新要素加快聚集。
珠海国际健康港开港运营,六大公共服务平台、首批总投资超过40亿元的10个国内外一流医药研发生产项目签约进驻,打造国际国内知名的生物药、创新药、高性能医疗器械和医疗人工智能产业高地。此外,金湾新材料研究院在去年揭牌;金湾智造大街获评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培育单位,年产值超过4亿元,孵化新三板上市企业2家;珠海国际动力港完成建设投资4100万元。
亮点3:营商环境持续优化,992个事项全流程网上审批
2018年,金湾区建设了基于大数据的营商环境评价系统,精准施策优化营商环境;通过深化“放管服”改革,大力推行“一网、一门、一次”政务服务,实现992个事项全流程网上审批、928个事项“最多跑一次”、302个事项全城通办。
报告提到,如今在金湾区投资建设项目,从申请立项到办结施工许可审批用时不超过37个工作日。企业在金湾区开办工商登记受理一次通过率95%以上,营业执照核发时间压缩到1个工作日。
在严格落实国家税费减免政策方面,全年减免企业税负4.08亿元。通过担保增信等方式对企业给予金融扶持,区内75%的规模以上企业在这一年实现增资扩产。
关键词:产业发展
实体经济是金湾区的“立区之本”。过去一年,金湾区发展壮大特色产业集群,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产业仍然是金湾区发展的重要篇章。
亮点1:规上工业增加值189亿元,增长近两成
为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金湾区一手抓增量,一手抓存量。
在招商引资方面,去年金湾区引进落户绿竹生物、粤电海上风电、中航天河等28个产业项目,新引进超亿元的装备制造业项目13个,新增动工项目31个,总投资73.31亿元;新增投产营业项目20个。全年新登记商事主体4450户,净增规模以上企业51家。
通过出台鼓励实体经济发展“金十条”等扶持政策,金湾区全年兑付区级产业扶持财政资金7.54亿元,带动社会和企业投入实体经济资金超过40亿元,完成工业投资33亿元。全区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89.08亿元、增长18.0%,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7.3%。
亮点2:“航空、生物医药、新能源”三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
珠海航空产业园以开园十周年为契机,总投资近50亿元的16个新项目签约落户。瞄准基因与细胞治疗、医疗人工智能、新型抗体药等新兴领域开展精准招商,中科院数字精准医疗等22个高端生物医药项目落户,生物医药产业年产值170.65亿元,同比增长22.2%。新能源产业规模壮大,年产值同比增长72.2%。
亮点3:工业园区配套不断完善,完成政府投资16.87亿元
以产业发展和企业需求为导向,金湾区在2018年加大投入推进工业园区配套建设。
安排政府投资工业园区建设项目15个,完成投资16.87亿元。完成定家湾南市政配套、机场西路至青湾连接线等8项航空产业园重点工程。总投资1.7亿元的定家湾工业区一期环境提升工程顺利推进,大门口湿地公园建成开放。
关键词:社会民生
这一年,金湾区在社会民生领域狠下功夫,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全面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亮点1:全面完成十件民生实事
一是航空新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投入运营,小林卫生院动工建设。
二是建成广安、唐人街等4个农贸市场示范快检室和1个食品集中加工中心快检室,食品安全快检结果信息公开系统完成建设。
三是完成52个小区共25450户加建燃气管道户外工程,7个小区共2216户正在施工中,完成年度任务的130%。
四是白藤山生态修复湿地公园一期项目完成建设。
五是河长制示范段建设完成投资2000万元,加快开展人工湖步行道基础和景观桥桩基础施工。
六是红旗镇文体中心及公共人防工程动工建设。
七是金湾区三位一体VOC及恶臭监测监控系统(一期)上线运行。
八是三板排污站污水治理工程完工投入使用,日处理量达1000吨,满足了该片区的污水排放处理需求。
九是超额完成670台电梯隐患风险抽查和20台老旧电梯安全评估工作。
十是区综合指挥中心(二期)已开展方案设计,区防灾减灾综合训练基地完成项目调研咨询。
亮点2: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绩效评估考核位列全省第一
金湾区把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作为政府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基本公共服务得以提升完善。
2018年金湾区九项民生支出33.91亿元,同比增长24.6%。去年金湾区基本公卫服务项目绩效评估考核位列全省第一。金湾中心医院开放一级临床科室14个、病床243张。慢性疾病等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覆盖率60%,对残疾人的覆盖率100%,区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封顶。新增6家养老、医疗、助残“3合1”综合服务站点和5家长者饭堂。
亮点3:1500万元农业贷款助乡村振兴扎实推进
2018年,金湾区深入推进省级新农村连片示范区和都市农业示范区建设,与银行合作发放农业贷款1500万元,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特色海洋经济和生态农业,搭建“互联网+金湾三农”平台,开展“金湾黄立鱼”国家地理标志创建工作。全区行政村污水处理设施及污水管网建设基本完成,垃圾清运处理率、无害化处理率100%。
关键词:新城建设
从“有区无城”到城市面貌逐渐清晰,过去一年,金湾继续发力新城建设,切实担起西部生态新区建设使命,城市功能品质明显提升。
亮点1:西部新区提速建设,全年完成投资53亿元
坚持产城融合发展理念,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建设西部生态新区金湾片区,全年完成投资53亿元。航空新城市政道路及配套三期工程、金湖大道(东路)改造工程等项目建设全部完成。公共文化中心基本完工,档案馆、图书馆即将投入使用。市民及产业服务中心、市民艺术中心和18个社区公园等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建设。机场东路美化亮化提升一期工程完工。
亮点2:城市管理更加精细,完成311公里地下排水管网清淤检测
金湾区在去年构建了“村(居)+网格巡查员”城市管理工作机制。全年环卫作业经费标准提高1.4倍,提升市政环卫和园林绿化管养面积88.6万平方米。排水能力达9万立方米/小时的小林联合泵站投入使用,有效解决长期困扰该片区的水浸问题。完成311公里地下排水管网清淤检测,清理出13000立方米淤塞物并进行无害化处理,检测出5000多处管道缺陷,启动非开挖修复工作。
亮点3:高标准建设美丽金湾,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4%
这一年,金湾全年PM2.5浓度均值为24微克/立方米,全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超过94%。在全区机关事业单位、中小学校及74个住宅小区开展垃圾分类试点,新建、改建14个公厕。建立城市慢行系统,加快推进13.3公里绿道、9公里健康步道和9公里林荫道建设。
【采写】董谦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