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人大代表建议:给妈妈发放二胎奖励金!你怎么看?

江门发布
+ 订阅

80后、90后觉得养娃成本太高不想生,

70后高龄产妇冒风险也要生。

二胎政策开放之后,

新的问题随之出现:

如何减轻育龄夫妇负担?

如何推动新生儿疾病筛查工作?

如何应对新生儿住院费用增加

而政策配套落后的局面?

在市十五届人大五次会议现场,

这些成为代表们热议话题。

希望出台育龄夫妇减负政策

二胎政策开放后,许多育龄夫妇不愿生二胎。市人大代表厉晓晓认为,并非大家不拥护国家政策,而是生孩子的成本太高了。希望政府出台一些有利于减轻育龄夫妇负担的政策,鼓励更多人生二胎。

为此,厉晓晓建议,一方面,要加强宣传,彻底扭转“人多是负担”的陈旧观念,推动全社会树立有利于个人发展、家庭发展、国家发展的新人口关和新生育观;

另一方面,养育2名未满18岁子女的家庭及养育者,每月得到一定补贴,在购买房屋、汽车时将享受减免使用税及登记税的优惠政策,政府还要提高学校教育投入,对不够条件进入公立幼儿园而只能就近进入私立幼儿园的幼儿,酌情将补贴直接补到小孩身上,减轻家长负担。

此外,政府还要对怀孕女性实施生育保障,如实施“母亲基金”项目,为怀孕女性提供一定的产前诊查和生产费用。生育第二个孩子以后,政府一次性奖励一定数额的资金给孩子母亲,让停职在家照顾孩子的母亲除了得到法定收入之外,还可以得到一定的补贴,安心在家抚养新生儿。

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经费投入

市人大代表、市妇幼保健院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医务科科长陈永梅指出,江门每年出生约6万新生儿中,预计有20名遗传代谢病患儿。如果患儿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导致致死、致残、致愚的严重后果。但是目前我市的新生儿筛查项目仅政府规定为三项: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CH)、苯丙酮尿症(PK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症,开展项目较少。

记者了解到,串联质谱技术只需一个干血斑样本,可提示几十种氨基酸代谢病、有机酸血症及脂肪酸氧化代谢紊乱的患病风险,实现了一次实验检测30多种遗传代谢病。项目费用为285元/人次,折算到每项疾病所需的成本不足10元。如果没有筛查,自然发病后,每个患儿需要100多万元的医疗治疗费用。这项技术目前已在全国各省、直辖市的主要城市或部分地级市的城市开展。

陈永梅建议,从2019年始正式将串联质谱用于常规新生儿遗传代谢病筛查,加大宣传力度,集中检测,统一管理;政府要逐年加大新生儿疾病筛查专项经费投入,提前做好2020年项目支出预算,加大专项经费的投入,争取在“十四五”规划开端时,实现政府公共卫生专项支持,全市免费开展串联质谱新生儿疾病筛查,进一步推动预防出生缺陷综合工作,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增加高危儿医保救助资金

江门学前教育方面专业人士雷红云介绍,在2016年至2018年,江门全市新生婴儿已经有17.5万人。随着“全面二孩”政策实施,近三年来平均每年的出生人数均突破5万人。

陈永梅指出,新生儿出生率增加,随之而来的是:高危妊娠发生率上涨,高危儿出生率上升,但是医疗保险费用并没有增多。

“对于高危儿医院都是有救助的,但是费用真的特别高,医院的压力特别大。”陈永梅举例说,“像正常出生的孩子,花费一千元以内就可以出院,但如果是高危儿,要去新生儿病房,起码四千元以上才能出院,如果早产,最起码准备四万元以上才能出院,差一天出生费用就不一样。”

陈永梅认为,针对产妇已经有配套的生育险,但是宝宝跟随城乡医保,配套政策方面,并没有专门针对高危儿救助的医保资金,希望政府重视起来,完善相关配套政策。

辽宁出台奖励二孩政策

去年7月份,

辽宁省政府印发了

《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

(以下简称“规划”)

提出到2020年

辽宁人口生育水平稳步提高

人口总量保持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适应的合理规模

辽宁提出:

将建立完善包括生育支持、幼儿养育等全面二孩配套政策。

完善生育家庭税收、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政策,探索对生育二孩的家庭给予更多奖励政策,减轻生养子女负担。

《辽宁省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中提出的预期发展目标。

辽宁社科院副院长梁启东认为,辽宁探索奖励政策,符合地区情况,且在全国范围内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但他同时强调,奖励政策应当十分具体,具体到补贴多少钱、给多少假期。

据悉,辽宁还将进一步简化“准生证”等手续办理,使得夫妻们提高生育二孩的积极性。

调查

经济压力成江门市民不敢生主因

根据全国妇联的最新调查,有53.3%的受访家庭不想生育二孩,在城市,这一比例超过60%。那么,江门市民的态度又是如何呢?记者曾在“江门日报”官方微信和“江门日报邑街坊”微信公众号上展开了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经济压力”成为不少市民不敢生二孩的主因,占比高达80%,其次是“无人照料小孩”“高龄生育风险大”“工作太忙”,分别占到49%、30%、29%,可见,照料压力、养育成本、女性职业发展,以及追求生活质量等因素,对生育意愿和生育行为的约束增强。

有业内人士分析道,相关配套经济社会政策和群众生育意愿、生育行为还有一定差距,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的配套政策措施,减轻老百姓的养儿成本和育儿成本,让大家愿意生二孩、敢生二孩。

世界各国的相关经验第一,现金补贴政策。例如,在法国,生第二个孩子可领取665法郎,生第三个孩子可领取1578法郎,以后每增加一个孩子可多领取852法郎。

第二,税收减免,或针对多子女家庭实施分等级税收政策。例如,美国规定,每个孩子每年可减免400美元;西欧国家按家庭子女数设计不同档次的个人所得税税率;德国等国家还规定子女多的家庭,夫妻一方可免除个税。

第三,产假是鼓励生育的好办法。

德国的政策比较典型:1927年时,德国妇女的产假是6周,1992年时,延长到3年。俄罗斯的产假时间更是从初始的12周,延长到了4年半。另外,男性的陪产假和育儿假也相当重要,如瑞典就规定,在孩子满8岁前,父母有权享有共计480天的育儿假。

你愿意生二胎吗?

对于奖励生育二胎,

你怎么看?

欢迎在下方给我们留言。

来源:江门日报(记者/胡晴晴)、大江网、澎湃新闻等 编辑:宁园

好看点一下 大家都知道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