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一膳|素食“四大名补”板栗,轻松剥皮你会不

每日一膳
+ 订阅

饮食小知识:素食“四大名补”——栗子

上回我们介绍素食“四大名补”中的山药,今天就来说说栗子。

中医认为,栗子性味甘温,《千金方》记载其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的功效,有利于机体冬季抗寒,特别合适腰酸夜尿、大便溏泄的脾肾连续人群。

栗子烹饪的第一难题就是剥皮,市场买到的生栗子剥半天,指甲都要扣掉了才剥好几粒,而且坑坑洼洼。网上也有很多方法和技巧,经过每日一膳团队的尝试对比,我们推荐栗子的正确打开方式是盐水煮法:撬开外壳后把栗子放入盐水中煮10秒左右即可捞起轻松剥皮。

今日推荐——栗子焖南瓜

材料:

大蒜6个,栗子250克,南瓜250克,豆豉、葱(切葱花)、花生油、食盐适量。

做法:

(1)南瓜去瓢、籽、皮,切块;栗子去壳;大蒜洗净,拍碎去皮。

(2)热油起锅,放入大蒜、豆鼓爆香,再入南瓜、栗子翻炒片刻。

(3加入适量清水,盖上锅盖,大火烧开后转中火焖20分钟左右,食盐盐调味,撒上葱花,即可食用。


栏目特约养生专家、广东省中医院副院长杨志敏教授

专家点评:

栗子,如板栗,《本草备要》载:“(性)咸温,浓肠胃,补肾气”,是上等果品,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壮腰的功效。大蒜,有健脾胃、祛湿浊、消肉食的作用。南瓜性温味甘,能润肺益气,化痰、疗便秘。辛温的蒜子搭配温养的栗子和南瓜,成就了一道补而不滞的素食,能增食欲、补脾肾。

小贴士:

栗子“熟则滞气”,气滞明显者少吃。大蒜,“多食生痰动火,散气耗血”,容易上火的朋友不宜多食。

本周值班医师:

原嘉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擅长运用中药汤剂、膏方、食疗等方法,调理各种偏颇体质状态和亚健康状态,例如:怕冷、失眠、疲劳、消化不良、便秘 、肾虚、容易上火(反复口腔溃疡、痤疮)、容易感冒、容易腹泻、容易咳嗽、儿童体质调理、孕前调理、产后调理等。

“每日一膳”栏目由南方日报携手广东省中医院联合推出,根据时令,每天为读者奉上一道或汤、或菜、或茶的养生膳食。扫一扫二维码,可上传养生菜式参与“粉丝靓菜”评选,或请专家团队为您私人定制养生膳食。

粉丝靓菜二维码。

为您而煮二维码

每日一膳出书啦!购买《每日一膳》春、夏、秋、冬系列,微信扫二维码购书有优惠,更有机会获得杨志敏教授亲笔签名版图书。一向热心公益慈善事业的杨志敏教授决定每售出一套《每日一膳》图书,即从版税中捐赠2元给广东省慈阳慈善基金会帮助眼疾患者恢复光明。

每日一膳,每日一善,让我们一起健康为乐,助人为乐!

编辑 严慧芳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