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其坤变董卿“迷弟”:她是主持人中的“霍尔效应”

三闻娱
+ 订阅

15日,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了一场“跨界”发布会。亮相的有主持人白岩松、董卿,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导演贾樟柯,他们都与一档节目有关——《朗读者》第二季。

当天是《朗读者II》同名图书的新书发布会,更是节目的一场线下版的特别专场。白岩松客串主持,董卿化身“朗读者”,接受两位特邀嘉宾——薛其坤、贾樟柯的采访。在互动环节,两位在各自领域均成绩不凡的嘉宾,现场上演“反差萌”,频频让观众爆笑。

《朗读者》第二季中,以清华大学副校长薛其坤、物理学家潘建伟为代表的科学家群格外引人瞩目。前些天,薛其坤凭借“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实验发现”项目,获得2018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项中唯一的一等奖。

戳南方+往期报道:

斩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的项目有多重要?该领域已产生多个诺奖

他在此次《朗读者》的发布会上俨然化身董卿“迷弟”:“有机会能在电视上和我非常敬佩的董卿女士见面,我的科学灵感又增加了(笑),做科学研究的热情也增加了一度。”

现场,他还反过来“采访”起董卿,问她制作《朗读者》过程中碰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董卿搞笑回应:“最大的困难就是我一定要弄明白什么是‘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薛校长接话称很佩服董卿,“在我心目中,董卿是主持人中的一个‘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非常有创新思想。”

董卿说,在做节目时,面对薛校长时,要谈什么是“霍尔效应”;面对潘(建伟)校长时,要谈什么是“量子纠缠”;面对张(弥曼)院士时,要聊云南早期中层地质当中的古生带泥盆纪鱼类化石。“我想说的是,第二季当中,科学和文学有着很奇妙的对接,我们把很多科学家请到节目当中,这也是要突破的难点。”

但最后,科学家在节目中展露出他们最真实、最可爱、最可亲可敬的一面。很多观众记住的是薛校长很萌地举起咖啡杯,“小董,干一个”,然后问,“小董,生鱼片吃过吗?”

接着董卿谈及了薛校长当年的故事:

他在日本留学的时候,他的导师非常严厉。早上11点进研究室,晚上11点出研究室,让当时的薛同学困得每天中午只能在马桶打盹,他觉得自己很聪明,找到绝佳的休息方法。但是任何事情就是这样处在变化当中,直到他回到中国,直到他也成为博士生导师,直到他开始带科研团队,他也成为了一个“7-11”教授。

听到这,可爱的“董卿迷弟”薛校长还不忘补充:“在节目里,当董卿把我想说而没有说的话表达出来,我夸奖她的时候,她的表情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展示了她作为杰出的成功女性另外一个有魅力的地方。她很害羞地捋捋头,所以我们要看到董卿内心的真实那一面,中国女性美丽的那一面。”

董卿在回顾《朗读者》制作过程的时候,也谈及了“历经千辛万苦”邀请贾樟柯导演的经历。

而在这场发布会上,贾樟柯导演一登台,就郑重向董卿道歉——

我确实是一个非常不好的朗读者。当时压力非常大,一是在拍片,工作很忙,一个是我讲话有山西口音,怕上《朗读者》普通话不过关。董卿也一直鼓励我,最后面对面坐下来交谈,包括读自己的文章,我觉得朗读是特别愉快的事情。

但从登上《朗读者》舞台之后,贾樟柯爱上了朗读,前一阵他甚至参加了诗歌朗读会,“希望大家能够原谅我的山西口音”。一旁的白岩松调侃道:“看来《朗读者》还是个练胆子的地方。其实贾导不用担心,像我这种有东北口音的人不也在CCTV做了二十多年主持人吗?”引得现场爆笑。

【撰文】刘长欣

【视频剪辑】王诗堃 刘长欣

【校对】曹柏英

编辑 陈明诗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