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岁女孩心脏有个洞,深圳医生用把漂亮的“伞”堵上了,关键还不留痕

健康情报局
+ 订阅

“医生,为什么孩子喝几口奶就得停一下喘气啊?”

“医生,为什么孩子总是感冒,动不动就发展为肺炎?”

“医生,为什么孩子身高体重总是比同龄人小一个号?”

如果孩子有这些症状,那么孩子可能患有房间隔缺损(以下简称房缺),这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

为了帮房缺患者“堵上”缺损,广东省人民医院心血管病研究所张智伟教授团队耗时10年,研制出全球首款“生物可降解房间隔缺损封堵系统”。这个“补心神器”将在2—3年内在人体降解,实现“补心”不留痕迹。

1月10日,记者从深圳市儿童医院获悉,该院也是这款“神器”的协同研制单位之一,是除广东省人民医院之外,第二家掌握这项手术的医院。据悉,自从2018年11月22日以来,市儿童医院已完成3例新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手术。

1小时内补好破损的心脏

2018年11月22日,深圳市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完成深圳市第一例可吸收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手术,手术对象是一名5岁小女孩。

这个小女孩就是一名房缺患者。开展手术前,医院提供了两种方案供家长选择。一种是原有的金属封堵器,另外一种则是最新的可降解的封堵器。最终,家长选择了可降解封堵器。

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内科学科带头人刘琮主任介绍,这个手术1小时内就顺利完成,小女孩那颗有缺损的心脏就修补好了。

“与普通手术不同的是,这个最新的可降解的封堵器将在2—3年内在小女孩的体内降解,实现’补心’不留痕迹。”刘琮说。

房缺患者可告别“金属心脏”

先天性心脏病总体发病率接近千分之十,也就是说,100个孩子里可能有一个患先心病。其中,房缺又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先心病之一。

刘琮介绍,房缺如果一直拖着不治疗,孩子除了会出现发育迟缓、经常性肺炎等情况外,还会引起右心扩大、心脏负荷增加,晚期甚至会引起肺动脉高压、心房颤动等一系列并发症。

以往治疗这种先天性心脏病需要开胸做手术修补。近年来,心脏介入手术不断成熟,医生可以 通过股动脉,用导管将金属封堵器“送”至心脏内封堵住缺损。“但由于金属封堵器不能被降解,将在人体心脏内终生残留,可能会出现镍过敏、金属对周围组织的腐蚀、磨损等不良现象。”刘琮说。

经过十年的摸索、试验、观察,反复成功与失败。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广东省儿童心脏中心与深圳先健科技公司自主研发出全球首款可降解的“补心器”。这款可降解封堵器,不仅可以成功补心漏,而且植入后等内膜细胞覆盖并长好自身组织,被包裹的“补心器”就在2-3年内完全降解。

这一“黑科技”介质,其实是左旋聚乳酸(PLLA)生物品,PLLA是经FDA批准的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被广泛应用于心血管外科、骨科及整形外科等领域。植入人体后,包括框架、阴流膜、缝合线、锁定机构在内的整体,在体内最终降解为水和二氧化碳,悄悄地就代谢排出了。 研发团队成员之一、深圳市儿童医院心内科副主任李博宁介绍,在进入临床试验之前,研究团队已经在62头猪上做了三年实验,其中,有48头猪的手术由市儿童医院团队实施。

李博宁副主任与手术团队在装备新型封堵器。

2018年8月24日,这款新型的可吸收房间隔缺损封堵系统在广州启动了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预计3-5年内,最新一代“补心器”有望全面替代合金封堵器,每年仅中国就将有超过1万例先心患儿受惠。

可降解封堵器。

前15例患儿将免费接受治疗

作为该封堵器的协助研制单位,深圳市儿童医院也参与了该项研究的临床试验。截止目前,该院已经完成3例新型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手术,患者恢复良好,均已出院,接下来医院将会做好随访。可降解封堵器。

刘琮透露,深圳市儿童医院前15例患者将免费接受治疗。

主要入选标准:年龄≥3岁或体重≥10kg;有血流动力学意义的继发孔型左向右分流房间隔缺损。

主要排除标准:原发孔型、静脉窦及无顶冠状窦型房间隔缺损的患者;缺损≥26mm的房间隔缺损的患者;伴有除房间隔缺损以外的其他结构性心脏病的患者;合并梗阻性肺动脉高压,艾森曼格综合征的患者;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对该产品材料过敏的患者;计划怀孕、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参加了其他临床试验的患者。

研究费用:免费使用可吸收房间隔缺损封堵系统;免费的术前、术后相关检查。

受试者补偿:完成1年随访,获得适当的交通补助。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深儿医

编辑 谢昊燃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