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的广州南沙,可谓赚足了流量。
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落地,到获得广东唯一一个“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称号,再到刚刚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的揭牌,大家对南沙的关注度、期待值正转化成实实在在的智力支撑。
地处粤港澳大湾区几何中心,南沙发展备受瞩目。在教育领域,如何加强与港澳的合作,补齐“软实力”短板,为粤港澳大湾区提供基础持久的发展动力?而从现实的角度来说,如何对标港澳人士在粤生活、工作的需求,完善各项服务设施,积极引入国际化的教育机构?这些都是南沙必须回答的问题。
南沙凭何吸引港澳学校落地?
在南沙明珠湾展览馆的地图上,以南沙中心为圆心,半径100公里的圆圈内,囊括了粤港澳大湾区的所有城市,南沙为支点的大湾区“半小时交通圈”未来可期。
“香港相关单位的同事早上出发,一个小时就到南沙,聊完中午就能回香港。”南沙区教育局主任督学凌耀东这样描述南沙与香港的距离。
大桥通了,高铁到了,香港和南沙的教育合作大门已经打开。
2018年3月,粤港两地100多名师生开展了水火箭制作发射等科技交流活动,还一起到广东科学中心参观学习。南沙中小学纷纷与香港、澳门学校缔结姊妹学校,通过互访交流,增进情谊、开拓眼界。
除了基础教育领域,南沙与粤港高等教育之间的关系也日益亲密。2018年,南沙区与澳门旅游学院在“职业教育技能认证基准、课程引进、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深入交流合作,超过100人拿到国际认证证书。2019年1月9日举行的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广州)揭牌仪式上,香港大学叶嘉安院士海洋地理研究团队确认加入实验室,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海洋高科技产业发展。
千呼万唤中,香港科技大学(广州)终于在不久前“官宣”。这是继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香港中文大学(深圳)落地后,广东再次与港澳合办大学。香港院校进驻内地,在科研经费、生源培养、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可获得支持,而内地大学可通过跟港澳院校间的合作提高国际化水平。
香港科技大学落子南沙,将重点发展人工智能、数据科学、机器人自动化系统等前沿学科。不难发现,这都是南沙正在重点规划发展的领域。
南沙教育怎样服务国际化人才需求?
好教育对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作用不言而喻。近两年,南沙接连引进华南师范大学附属南沙学校、二中天元学校、广大附中(南沙)实验学校等优质教育品牌,吸引了不少置业者在南沙安家。
在南沙走访了两天,探访了3所学校,不少媒体记者直言想在南沙买房置业,这或许是教育提升区域吸引力、影响力的生动表达。
随着南沙重磅扶持科技创新的政策的接连出台,大批高科技企业和专家将入驻。面向未来,南沙要满足本土居民、高端人才、港澳人士的多元教育需求,必须要打造“适合的教育”,形成与南沙定位相匹配的教育地位。
复办10年的广州外国语学校,校内砖红柳绿,流水潺潺,在开班国内初、高中课程的同时,也开办中美“2+1”国际课程班、AP国际课程班,已经吸引不少香港、澳门学生前来就读;
2018年9月开学的南沙实验幼儿园,在全国率先探索与教研机构合作办学模式,园长、教材、教育方法都出自广州市教育研究院;
广州启动的教育家培养工程中,南沙区南沙小学和金隆小学的校长在全市9位小学校长中独占两席,得到全国教育专家的师徒培养,不久前还去芬兰学习调研……
不过,要把在粤港澳大湾区中的地理位置优势转化为教育、医疗等社会发展要素融合优势,教育也必须从点状优势转化为全面提升。
好学校、好老师如何带动整体的发展?南沙也尝试走集团化办学的路子。金隆小学教育集团、南沙小学教育集团于2018年4月挂牌,集团内部教师之间的交流大幅增加,学校管理、课程教学、学生培养等各方面实现共同提升。南沙各中小学与粤港姊妹学校间的师生日益频繁,还通过协同教学、共同授课交流提升教学水平。
广州外国语学校校长刘红梅则表示,可以把眼光放得更开阔。南沙应该面向粤港澳大湾区、面向世界来规划教育,甚至可以南沙为试点探索粤港澳学生交流机制,缔结更为亲密的关系,为香港、澳门甚至国外学生就读公办中小学提供便利。
南沙教育如何对标南沙地位?
纵观东京湾区、旧金山湾区和纽约湾区三个世界级湾区的发展可以发现,高端化、国际化教育高地有助于科技产业的集聚,也是助推湾区发展的必要力量。
“优先规划教育事业,优先安排教育用地,优先安排教育经费,优先引进教育人才,优先落实教师待遇,优先解决教育问题。”南沙制定的这六个“教育优先”,体现了政府职能部门工作思路由管理向服务的深刻转变。
只有营造良好的教育生态,才会形成更具吸引力的创新、创业、就业环境,集聚和培育创新人才、创新企业。南沙区教育局局长侯静敏坦言,虽然南沙教育总体水平比以往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在全市教育坐标体系中的显示度还需要加强,与南沙目前的发展地位还有一定差距,“我们确实还有一段路要走,还需要付出艰苦的努力。”
“十三五”期间,南沙区计划投入63亿元,规划新建学校23所,改扩建学校18所,新增学位5.2万个,总学位数达13万个,可完全满足未来南沙常住人口入读需求。
而在南沙内部,也在打造一座教育高地,未来或将成为粤港澳大湾区中心地的动力源。
位于南沙东北部的庆盛站,是贯穿南沙的广州地铁4号线站点,也是广深港高速铁路站点。在地图上,这里还是一片“处女地”。
据广州公共资源交易网信息显示,庆盛地块将重点引入人工智能、互联科技、创意创客、科技研发及成果转化、专业服务、金融及金融后台服务、国际教育培训、商贸服务等相关产业,香港科技大学(广州)就选址在这里,占地1.13平方公里。
未来,南沙将在庆盛地块全力打造一座国际化教育园区,引入数所包括英国人学校在内等国际化学校,打造从幼儿园到高校全链条教育,部分学校今年内就将正式入驻。
“南沙有信心、有能力在5年内,打造与南沙定位相匹配的教育地位。” 南沙区副区长王勇说。
【记者】陈芳庭 吴少敏
【校对】吴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