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河第179天 | 从“问题村”到“美丽宜居村”,汕头这个村庄从治河着手实现蝶变

南方日报

2018年12月16日 星期日 天气:晴

记录人:黄进 张伟炜

地点:汕头市潮南区司马浦镇

走进潮南区司马浦镇溪美朱村,宽敞蜿蜒的村道上,保洁人员正在清扫落叶,一条小河沿着村道流过村庄,河岸的大理石围栏一眼望去整整齐齐。

据司马浦镇溪美朱村党支部副书记朱楚然介绍,溪美朱村位于司马浦镇镇区西面。农业以水稻、甘薯为主。工业主要有电器加工、服装等。 流经村里的河流叫西围溪,3.6公里,是练江的二级支流。

曾经的溪美朱村是远近闻名的“问题村”,土地纠纷、村账混乱、官民对立……各种问题在这都有呈现,2011年村级换届,朱楚然等被推举为新一届村干部。

“要破解村里的问题,一定要找到突破口。”朱楚然说,新一届村干部上任后,经过多次开会,村里决定把西围溪的整治作为“问题村”突围的切入点。

“河道里的淤泥几十年没有清过,加上村里地势低洼,一下大雨就内涝,全村都是臭水。”朱楚然说,河流治理好了,对全村来说是好事,村民肯定会支持和拥护。

于是,从2012年开始,由“溪美朱村福利会”牵头,发动乡贤出资出力,筹集了1000多万,对河道进行清污、清障,并修筑石篱、石栏杆,种树,还制定村规民约,修建文体公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村民深知,西围溪水体污染的一大原因是村里有一些小工厂乱排放,但以前下不了决心,那次河流整治,溪美朱村狠下了心,配合当地政府关停了4家印染厂、1家造纸厂。

与此同时,溪美朱村还制定了相应的制度——每一个村干部负责西围溪的一小段和村中其他西围溪的支流的日常管理工作,“实行包工制,谁负责的河流水质差就会被点名,这应该算是‘河长制’的雏形。”朱楚然笑着说。

也正是在这些措施的作用下,自2013年以来,西围溪水质逐年变好。

“但村民的环保意识还要进一步提高。” 朱楚然举例说,由于村里乡俗,每年都有一次比较大型的祭祀,祭祀地点就在溪边的祠堂外。祭祀期间,大量没烧完的香烛就直接扔到西围溪里,污染了溪水。加上此前村里没有设置垃圾桶,很多村民也将垃圾直接扔进河里。

目前,该村已经在各个巷口放置了垃圾桶,供村民倾倒生活垃圾,并雇用保洁员每天收集,做到生活垃圾日产日清。同时,村里强调,要从文明祭祀做起,严禁村民将香烛扔进河里;发布村民公约,杜绝村民随意往河里倾倒垃圾的行为,以此规范村民保护环境卫生的行为习惯,共同守护西围溪的美丽环境。

编辑 实习生陈炫孜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