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致敬平凡中的英雄梦想!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
+ 订阅

2019年1月4日下午,2018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举行。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抗击台风“山竹”群体当选2018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

颁奖现场

珠海分校抗击台风“山竹”集体短片

2018年11月1日,珠海分校隆重举行防风救灾表彰大会,表彰在应对超强台风“山竹”中守卫校园的平凡英雄。会上,校长涂清云作了题为《万众一心 砥砺前行》的讲话。

(向上滑动启阅)

万众一心  砥砺前行

——在北师大珠海分校2018年防风救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涂清云

(2018年11月1日)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去年8月23日,美丽的珠海和我们的校园遭受了50年一遇的超强台风“天鸽”的重创,广大师生和社会志愿者在大灾面前有大爱,谱写了一曲又一曲防风救灾的感人赞歌。灾难过去一年以来,全校上下精诚团结、全力以赴,怀着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扎实苦干,重塑家园,珠海分校逐步恢复了往日的风采。然而,就在今年的9月16日,超强台风“山竹”挟风裹雨,汹涌来袭,虽然强度小于去年的台风“天鸽”,但强风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远超“天鸽”,使学校再次遭受重创。今年的抗风工作面临新的挑战是,台风来袭时,学校已经开学,为抗击天灾,保护23000余名在校师生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学校经受了严峻的考验,这也是对“珠海分校精神”的再一次检验。珠海分校人坚守责任,勇于担当,不眠不休,忘我奉献,用实际行动再次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赞歌。

今天,我们隆重召开防风救灾工作总结表彰大会,表彰在防风救灾工作中涌现出的169名先进个人,学习和弘扬他们的防风救灾精神,以此激励全校师生万众一心、砥砺前行,全面推进珠海分校各项工作。

首先,我谨代表珠海分校,向在防风救灾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广大师生、志愿者以及社会各界朋友,致以诚挚的问候和崇高的敬意!

刚才向东书记宣读了防风救灾表彰决定,几位先进个人代表也作了感人肺腑的发言。台风“山竹”虽已离我们远去,但珠海分校人的抗台风画卷依然历历在目,让人难以忘怀:

严阵以待,不漏掉任何一个细节。台风来临之前,学校第一时间召开工作会议,安排防御台风工作,启动台风应急工作预案,各单位高度重视、协同配合,校领导深入一线,靠前指挥,迅速把防御台风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安全保障队伍全员备勤,各单位和物业管理公司将所负责区域的门窗、空调、阳台杂物、电源等进行全面安全排查和清理;教师和辅导员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地走访,对在校学生进行防台风知识教育和自救技能普及,及时了解与掌握学生动态,确保每一位学生安全;校园规划与建设办公室、保卫处、资产处等相关部门一个工地一个工地检查,一间工棚一间工棚摸排,在16日之前,对施工区域设施设备进行了加固,在台风来临前及时停工并安全撤离了所有施工人员,正是这样一种一个都不能漏掉的工作态度和一个都没有漏掉的工作成效,才使得所有建筑工人安然无恙;学校首次在台风来临之前实施学生宿舍“封楼”管理,食堂和商铺停业,总务部在图书馆二楼设置临时避难所,配备紧急药箱和救灾物资,确保重要物资的供给以及水电道路网络等通畅;学校办公室和教务部门密切关注台风动态,提前公布官方信息发布平台,根据教育主管部门通知及时做好了台风信息和停课通知的发布工作,确保了官方消息的有效传递;在校学生积极行动,清理阳台物品、宿舍窗户贴“米”字封条,准备应急干粮等等。校内各单位和全校师生紧密围绕学校整体工作安排,将防御台风工作抓实落地,尽全力做到万无一失。

夜以继日,珠海分校人无惧狂风暴雨。台风登陆期间,学校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在校园联动应急指挥中心全程坐镇指挥,各部门严阵以待,做到守土有责。安保人员全员在避风区域坚守岗位,新闻中心实时有效发布工作动态,校园新媒体联盟积极配合,台风过境期间校内秩序良好,舆情平稳,未出现火情、山体滑坡、内涝和治安案件等突发情况;台风登陆后,为保障学生安全,宿舍继续实施了封闭管理。虽然当晚大雨滂沱,但防风救灾工作却在第一时间全面展开,校领导带领相关单位负责人冒雨巡查校园,详细了解灾情,并深入学生宿舍亲切慰问;全校连夜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和相关清理维修工作:资产处、教务处教室管理中心安排人员查看教学场所受损情况,对各类教学设施全面排查并作出风险评估,加派人手维修调试,确保学生如期复课;保卫处等相关工作人员顶着风雨,克服疲劳、全力以赴、连续作战,清理倒伏树木,打通校内交通生命线。京师家园区域停电后,电信公司应急通信发电车及时到达停电区域,为网络机房实施供电;总务部组织后勤处绿化队、安保人员、物业公司连夜搬运物资、加固房门、清扫积水,确保了每一位学生在宿舍内的人身安全和应急物资供给。令人感动的是,当晚在路灯被损坏的路段,保卫队员用汽车灯和手电筒照明,坚持开展清障工作;在生命通道被截断的路段,绿化队全体队员上阵,工人刘小华在黑暗中被一截突然折断的大树枝砸倒在地,但他没有退缩,在简单处理之后继续工作;在有可能出现漏电的水浸区域,学校电工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逐一进行安全隐患排查;校园规划与建设办公室的工作人员夜色未退就爬上粤华苑顶楼清理随时有可能掉落的通讯基站器材,历过两个多小时的紧急抢险,终于赶在宿舍解封之前清除安全隐患……他们穿梭于夜幕和大雨之中,成为校园里最可敬的“逆行者”!

弘扬“珠海分校精神”,成就“珠海分校速度”。在抢险救灾中,珠海分校师生同心协力,充分发挥 “艰苦创业、开拓创新、精诚团结、攻坚克难、追求卓越、自强不息”的珠海分校精神,迅速投入到校园灾后恢复工作中。台风过境后的9月17日,校领导带队巡查校内受损区域,慰问连夜奋战在救援一线的工作人员,并召开现场工作部署会,明确要把学生的事作为头等大事,全力以赴“保安全、保教学、保生活”。各部门按照学校工作安排,迅速展开校园恢复工作:对校园设施受损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对校园安全隐患进行全方位排查,对受损设施进行抢修;对刮倒刮断树木进行清理,做好校园交通主干道的清障工作和教学楼修缮工作,为按时复课做好充分准备;食堂准时供应早餐,校内商铺、书店恢复营业,确保师生物资供应不间断;学生处安排教师和辅导员对在校学生进行走访慰问,及时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等。

更让我们感动的是,学校在本次灾后恢复工作中为保证“安全第一”,决定不组织师生志愿者参与救灾工作,但我校广大同学在灾后仍纷纷表示“学校的事就是我们自己家里的事”,积极主动向校团委、学生处等部门了解灾后志愿者报名事宜,各学院(部)也纷纷自发组织学生团体和教师志愿者参与到力所能及的工作中。这充分发扬了珠海分校人以校为家、敢于担当的主人翁精神!

这次防风救灾,珠海分校得到了高新区管委会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也得到了学生、家长和校友的关心和支持。高新区管委会党委书记闫昊波、党委副书记梁兆雄先后率队来校指导防风救灾工作,为学校解决防风救灾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台风过后,高新区全力帮助学校清理校内垃圾填埋场,并及时对填埋场进行消毒处理。

广大学生、家长和校友通过各种渠道表达了对学校防风救灾工作的关心和肯定,纷纷表示感谢学校,并愿意为灾后救援工作做出力所能及的努力,让受到台风肆虐的校园尽快恢复原貌。学生通过学校网站、官微和校园自媒体了解到学校为防风救灾所做的工作后,纷纷留言:“看到学校为我们所做的一切,安全感满满!”“台风刚过就看到学校工作人员开始清理了,内心满是感动,这里的每个人都是那么有爱,感谢你们,感谢学校!”;学生家长在看到学校官微推出的防风救灾系列报道之后,也纷纷留言:“把孩子交给有担当的学校,我们放心!”“感谢你们的辛苦付出,远在外地的家长看了很感动,也放心了!”

老师们,同学们,大灾面前有大爱,我们广大师生在这次防风救灾工作中再一次检验了“珠海分校精神”,再一次彰显了珠海分校的“大气”。

广大师生不畏艰苦、分秒必争。去年,面对超强台风“天鸽”的肆虐,珠海分校人在短短的10天时间里,将一片狼藉的校园恢复如初,学校按期开学,把美丽的校园呈现给前来报到的新生和家长。同样,在这次防风救灾过程中,珠海分校人再次将这种速度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次救灾工作时间紧、任务重,16号“山竹”台风登陆,18号全校要复课,校园恢复工作满打满算也只有短短的30多个小时。在校内各单位和外请施工单位通力合作下,全校交通要道在规定时间内恢复通车,学校道路及设施设备、教学设施设备基本抢修完毕,学校正常复课。珠海分校人用最快的速度、在最短的时间里恢复了校园秩序,让校园一切美好如初。

广大师生顾全大局、甘于奉献。“人心齐,泰山移”,面对超强台风“山竹”的肆虐,全体救灾工作人员和师生志愿者在这场充满险阻的战斗中,讲大局、讲团结、讲奉献,通力合作、迎难而上,冒着暴雨不辞劳苦清障抢修,顶着烈日争分夺秒连续作战,上演了一幕幕可歌可泣的英雄故事,你们是最可敬、最可爱的人!保卫处、校卫队员和保安队员徒手或仅靠简单工具,通宵达旦清理树障,连夜打通了学校生命通道,为第二天救灾工作的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工程技术学院党总支组织学院20余名师生党员参与到楼道清扫、树枝清理及灾后垃圾移除等工作中,用3小时的辛勤工作,使金声楼恢复了往日的整洁与美丽;由退伍学生组成的国防教育协会,一大早就迅速组织了一支40人的志愿队伍,不仅沿着道路收拾垃圾、清扫树叶、清理树枝,还发扬了部队特别能战斗的精神,齐心协力将被风吹倒的大树搬离道路,锯枝装车;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关键时刻亮明身份,在防风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共产党员本色得到充分展示。像他们这样不辞劳苦和无私奉献的人员还有很多很多,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特别敢担当、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珠海分校人的精神风貌!

广大师生坚守初心、风雨同舟。珠海分校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天灾面前奏响了人性的赞歌,全校师生积极行动,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让被台风摧残后满目疮痍的校园在短短的30多个小时里恢复到基本正常运转状态,师生教学生活秩序如初。正是有了这种精神,这一片育人热土上所发生的故事才足够让我们感到自豪!这次防风救灾工作,再一次展现和诠释了珠海分校精神,并使这种精神在重大考验中得到新的锤炼与进一步升华,更深刻地熔铸在全校师生的集体意识和共同品质中。

在防风救灾过程中,全校20239名在校生全力支持学校防风救灾工作,坚决服从学校统筹安排,团结互助,彼此激励,顾全大局,充分展现了珠海分校学子以校为荣的精神风貌,你们是好样的!为你们点赞!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回顾这次感人的防风救灾过程,我们深深感受到:我们措施得力、无惧风雨,再次谱写了感人至深的大爱之歌;我们夜以继日,迎难而上,再次刷新了防风救灾的“珠海分校速度”;我们精诚团结、携手共进,凝聚了救灾抢险、重建家园的强大合力,再一次彰显出学校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是什么让我们能够取得防风救灾工作的胜利呢?靠的还是珠海分校精神。实践再次证明,只要我们弘扬珠海分校精神,就能在改革发展的道路上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就能跨过一切沟坎荆棘!

各位来宾、老师们、同学们!万众一心,砥砺前行。让我们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坚持立德树人和内涵发展,进一步提升办学质量和水平,为学校建设和发展贡献新的力量!

NEWS

致敬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

2018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揭晓!

2019年1月4日下午,2018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颁奖典礼在北京师范大学学生活动中心举行。中国教育报刊社党委书记、社长翟博,北京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田辉,教育部新闻中心执行副主任余冠仕,北京教育新闻中心主任王攀,新华网总裁助理姚予疆等出席典礼。学校相关学部院系、机关部处负责人及师生员工代表近800人共同见证典礼盛举。

田辉副书记代表学校向获奖个人和团队表示祝贺,号召全校师生员工和广大校友向“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学习,学习他们以始为终的赤诚初心、追求卓越的壮志雄心和拼搏进取的笃实行动,坚守平凡生活中的英雄梦想,用力奔跑、潜心追梦、争创一流,为实现中国梦、师大梦做出自己的贡献!

现场揭晓了2018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他们是:笔耕不辍、知行合一,用红色文化育人传薪的绍武先生;笃学身正,鲐背之年仍潜心治学的化学教育学科领头雁刘知新先生;春风化雨,五次获评“最受本科生欢迎的十佳教师”的经济学大家李翀教授;爱岗敬业,在基层党务工作岗位上无私奉献的好人刘晓光;辛勤付出、通力合作,充分展现学校人才培养成果的“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团队;救灾神速、众志成城,用身躯和意志抵抗风雨守护校园的珠海分校抗击台风“山竹”集体;心怀大爱、与祖国同频共振,24载扛起首都志愿服务大旗的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匠心筑梦、与师大奋进成长,用赤诚和汗水建造最美新校园的昌平校园建设团队。

颁奖典礼上,来自教工合唱团、教工舞蹈协会、艺术与传媒学院、实验幼儿园的师生,表演了《桃李》《芬芳》《感恩》《黄河颂》《四有好老师》《歌唱祖国》等精彩节目,表达了对获奖者的崇高敬意和诚挚祝福。

经各院系级党委推荐、专家评审、师生投票,本着优中选优原则,2018年度学校共评选出4位“感动师大”个人和4支“感动师大”团队。评选活动得到了师生校友和社会人士的广泛关注和鼎力支持,累计5.4万人次参与了网络投票,“创元教育基金”捐赠人薛行远先生为获奖者提供了纯金金牌。十年来,“感动师大”新闻人物评选活动已成为北师大人的年度精神盛宴和校园文化名片。

让我们一起走近2018年度“感动师大”新闻人物吧!

绍武:红色创作 育人传薪

绍武先生其女代为领奖

颁奖词

穿越枪林弹雨,历尽战火纷飞;

刻画历史桑田,挥就巨著鸿篇。

您的文字里,有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是革命火种点亮灵魂的红色灯塔。

您的课堂上,有润物无声的引航;

那是钢铁意志捍卫璀璨的中华文化。

60余年执教,钟情翰墨、知行合一,

那贯穿于文字和生命中的赤忱、忧患与良知,

恰似一篇豪迈隽永的雄文,一首清丽绝佶的诗歌!

刘知新:笃学身正 弦歌不辍

颁奖词

七十载杏坛传道,教书育人,换来桃李满庭芳。

终一生书斋治学,澹泊明志,一片冰心在玉壶。

钻研攻坚,孜孜以求;鲐背之年,弦歌不辍。

您是化学教育的领头雁,

是漫漫学术道路上的求索者,

更是万千学子心目中的引路人。

“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评建团队:宵衣旰食 功不唐捐

颁奖词

夜已深,你们的窗口还亮着灯。

教学评估的号角吹响,宵衣旰食的工作便成了常态。

自评自查,处处到位;支撑材料,字字斟酌。

你们足迹所至的恰是在“双一流”建设中的坚实步伐,

你们汗水浇灌的又正是在本科教学中的累累硕果。

一朝受命,昼夜辛劳。你们虽隐匿于幕后,但功不唐捐。

珠海分校抗击台风“山竹”集体:救灾神速  众志成城

颁奖词

超强台风“山竹”肆虐,

树木横贯,处处狼藉。

险情就是命令!

迅速扫清路障,铺就生命通途在即!

不畏风雨侵袭,不畏铁屑如刀,

你们,用身躯铸成了更坚硬的铜墙铁壁。

时间就是生命!多部门通力协作——

前方,喊着号子栉风沐雨,

后方,通宵达旦运筹帷幄。

天灾无情,人间有爱!

就算精疲力竭也要扛到底,

只为校园的宁静安然和那一如往常的生机。

李翀:春风化雨  淡泊致远

颁奖词

三十七载执教杏坛,浸润一颗颗懵懂心灵;

一十八年振兴院系,引领一次次学科发展。

润物无声,您用淡泊的人生态度教化从容;

言传身教,您用坚韧的学术精神砥砺无穷。

您既是学生眼中的温厚长者,又是同事心中的博学楷模。

木铎起,千里应。

有师如此,百年师大之峥嵘得以延续;

学者如此,学院“经邦济世”之宏愿得以实现。

刘晓光:爱岗敬业  躬耕赤心

颁奖词

一个背影,是幕后守护的深情;一念执着,是传送薪火的坚定。

扎根巍巍师大,甘为孺牛耕耘;躬行基层党务,不为独善一身。

关怀晚辈后生,种得桃李护花;一生平凡岗位,不变一颗赤心。

您走的是再平凡不过的历程,

可大家都说,您有着格外伟大的心灵。

白鸽青年志愿者协会:志愿人生 如炬青春

颁奖词

有这样一首“青春之歌”,

没有豪言壮语,予人玫瑰奏响芳华旋律;

有这样一群“翱翔之鸽”,

并非石破天惊,却最早扛起首都志愿的大旗。

国庆、奥运、 APEC、G20、世锦赛……

从未缺席的公益青春,

在志愿服务中,感知祖国发展的波澜壮阔。

二十四载耕耘,时光见证——

倔强燃烧,当为青年的选择;

无私奉献,才是青春的底色。

昌平校园建设团队:匠心独运  筑梦百年

颁奖词

黄沙遮天日的一片蛮荒,

变成现代化的育人“梦工场”。

典雅气质、毓秀棂窗,恢弘有致、落落大方。

一支铁军团队,全年无休、披星戴月的奔忙;

最美新校园拔地而起,淹没不了钢筋混凝土里的汗水与风霜。

一草一木,一饰一物,总能讲出动情的故事;

一砖一瓦,一步一景,注入教育事业的忠诚和挚爱。

你们用匠心融筑辉煌!

这一年

这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先生,

也离我们远去。

他们是——

著名放射化学家刘伯里院士(1931-2018)

中国古代文学史专家聂石樵教授 (1927-2018)

数理逻辑专家王世强教授 (1927-2018)

他们是大写的先生,不朽的传道授业者,落幕在时光长河。时光让他们的身影渐行渐远,但坚韧治学、潜心励教、淡泊致远的精神,将永远注入我们心间,代代相传。

今天这些可爱的人们,用动人的故事,让我们相信——奋斗的你,终将伟大!

就让我们收藏这份温暖的力量,追随身边的榜样,

以赤诚的初心和笃实的行动,

为建设成为综合性、研究型、教师教育领先的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关阅读

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北京师范大学”,有改动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