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小寒到,不同体质的人这样补!4款食疗快收好

广东医疗
+ 订阅

今天是24节气中位列第23位的“小寒”。民间谚语有“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说法。

冬至开始后,寒气渐盛,小寒时节寒气最隆,大寒之后寒气渐消。寒冬来了,冬天还会远吗?

综合自广州中医药大学一附院、广东天气及网络等

小寒

“凉是冷之始,寒是冷之极”。小寒,即是 “月初寒尚小” 的意思,但在阴寒的地表下,仍有着蓄势待发的阳气。

天气提醒

未来三天,全省最高气温基本突破20大关,暖暖哒!

滑动看各地区天气

↓↓↓

但是冷空气减弱,暖湿气流重返,气温回升伴随雾气,天气湿湿的……

湿哒哒的天气,最难受了...

赶紧看看怎么养生!

四种体质这样进补

不同体质的人有不同的养生重点,这个时候要有的放矢地进行补气、补血、补阴、补阳。

1气虚体质—补气

如动后冒虚汗、精神疲乏,妇人子宫脱垂等体征,宜用红参、红枣、白术、北芪、淮山和五味子等。

推荐食膳:淮山红枣炖兔肉

【材料】兔肉500克,淮山20克,红枣20克,陈皮5克,生姜片适量。

【做法】兔肉洗净切块,与其他料一同放炖盅同炖1.5小时即可。

【功效】益气健脾,滋阴止渴。兔肉味甘性凉,能补中益气,凉血解毒。

2血虚体质—补血

如头昏眼花、心悸失眠、面色萎黄、嘴唇苍白、妇人月经量少且色淡等,应用当归、熟地、白芍、阿胶和首乌等。

推荐食膳:地杞蒸乌鸡

【材料】熟地黄18克、枸杞子15克,乌鸡1只,盐适量。

【做法】乌鸡洗净,将上述药材纳于鸡腹中,置入盘内,加入盐调味,放上蒸笼蒸熟,佐餐食用。

【功效】补肾益精、补肝养血。适用于肾精亏虚所致的虚劳喘促、阳痿早泄、女子经少等。

注意:咳嗽痰黄、脘腹胀满者不宜食用。

3阴虚体质—补阴

如夜间盗汗午后低热、两颊潮红、手足心热、妇人白带增多等体征,宜用冬虫夏草、白参、沙参、天冬、鳖甲、龟板、白木耳等。

推荐食膳:玉竹沙参炖鹧鸪

【材料】玉竹 8g,沙参、百合各 6g,鹧鸪1只,瘦猪肉50g,生姜2片,绍酒 15mL,盐适量。

【做法】

1、鹧鸪斩成件,瘦猪肉切成中块备用;

2、将玉竹、沙参用温水浸透,沙参斜向切成厚片备用,将所用材料置于炖盅;

3、加入1.5碗沸水,炖盅加盖,隔水炖之,先用大火炖30 分钟;

4、再用中火炖 50 分钟,然后用小火炖1.5小时即可。

【功效】本品可解毒清热,滋阴润肺,是一道非常鲜美可口,养心安神的炖品。

4阳虚体质—补阳

如手足冰凉、怕冷、腰酸、性机能低下等体征,可选用鹿茸、杜仲、肉苁蓉、巴戟等。

阴虚阳盛的体质更宜选用冬虫夏草、石斛、沙参、玉竹、芡实之类,配伍肉禽煲、炖汤水进补。

推荐食膳:巴戟苁蓉鸡

【材料】巴戟天、肉苁蓉各15g,鸡1只。

【做法】二药纱布包扎,鸡去肠杂等,洗净,切块,加水一同煨炖,以姜、花椒、盐等调味。去纱布包后,饮汤食肉。

【功效】本方主要补肾阳、益精血,可用于肾阳虚所致的小便频数、腰膝冷痛,痿软无力等多种证候。

此外,在这个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在起居方面也要注意避寒就温,固护阳气。

晚上睡前可用温水泡脚,水要没过脚腕以上,水温以40℃左右为宜,泡脚时间为15分钟左右,既能保暖,又能补肾强身,促进睡眠!

编辑:卓佩仪  责编:陈广泰

新春将至

要保重身体,养足元气哦~

猜你喜欢

【提醒】28岁姑娘一排牙全被拔光!只因这个坏习惯

【警惕】身上痒没有当回事,一查竟是癌!连手术机会都没了…

【必看】2019办公室带薪养生指南!赶紧收藏!

↙点击“阅读原文“获取更多健康资讯!

点个好看身体棒棒!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