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面|看他的画笑着笑着就哭了,小林老师的斜杠人生你真的懂吗?

一面
+ 订阅

2018年12月30日,元旦假期的第一天,广州艺术博物馆里人山人海,很多人顶着寒风都要去与一个斜杠青年“饮茶倾计”,因为当天他在那里要开一个动漫家导赏会,讲那些火遍大江南北,甚至助力中国二十四节气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漫画背后的故事。

讲完后,大家把他团团围住,一边要签名、要合照,一边亲切地喊他“小林老师”。

小林老师,真的是老师,大名“林帝浣”,毕业于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现任职于中山大学,但因为曾经立志要做摄影界书法最美的段子手、漫画界文笔最好的美食家,结果在生活中,他写随笔、出影集、绘漫画、画国画、练书法、写作、徒步……不停地跨界。

近日,“一面”团队走进了小林老师“等一朵花开”工作室,带大家一睹他是怎样完成这厚积薄发的2018年,以及2019年又将准备什么“网红王炸”。

▲视频:小林老师的斜杠人生

小林老师的工作室落户在中大西门边上的中山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A座内,一进门就能瞧见那幅流传很广的“段子画”:“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的耐心和微笑”。

登堂入内,豁然开朗。

在这间大约80平方米的工作室内,窗明几净,以光线和植物间隔出的会客室和作画室,都放着一张两尺宽的画桌。2018年末的阳光透着百叶窗帘,洒在画笺棉布上,特别温暖。

落座茶几旁,“一面”记者身后的白墙上挂着小林老师的“灵感”或已经成形的画和书法。当天准备在“小林”微信公号推送的9幅漫画中,有4幅已跃然纸上,挂了起来。整个工作室就像一个私人画展。

Q:一个人怎有那么多斜杠附体?

A:如果心无旁骛去做,一两年就可以做得很好,但我希望能成为一个无法定义的人

林帝浣1975年出生于广东省湛江的一个普通小村庄,自幼爱好美术的他,对传统文化兴趣浓厚,不过却以全校第一的成绩考入中山医科大学(现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毕业后的他没穿过一天白大褂,“我留校干过行政,后来又做过IT,现在当老师,教设计专业,同时也整理学校的文献与文化遗产资料”。

一般而言,“老广们”会对这样的人多少有点鄙睨,“周身刀,无把利”,但在林帝浣身上却是“周身刀,张张利”!

“如果心无旁骛去做,花一两年,相信每一个事情都可以做好,关键在于有没有兴趣,有没有心。”林帝浣说,比如他走了很多乡村,拍了很多需要关爱的留守儿童,心被触动了,“自己还能不能做些什么”,于是,他又开始做公益。

林帝浣说,虽然自己有着多重身份,但从来不喜欢被定义,因为“一旦被定义就会很无聊”。

Q:你的段子画看着有点“丧”,但最后总能让人莞尔,然后“拼命点头”不得不转。你一开始是怎么想到走这样的画风?

A:等一朵花开,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

“你有多糟糕,只有自己知道,你有多优秀,大家都知道。”在工作室内,林帝浣向“一面”记者递过来自己的手机,像这样的段子,他的手机里存了上百条,大部分都是几个月前就构思好的。“如果某天推送的话,一次就得用9条,所以得存着。”

有了这些段子还不够,林帝浣还会花上一两个小时来完成当天要推送的画作。“作画快,但创造的灵感就要长时间酝酿了。”

让“小林老师”这个IP火起来的正是这些看上去有点“丧”的段子画。

“可能自己‘人生艰难’才会开始写这些段子。”林帝浣调侃,因为小时候家里经济不好,他都是靠在废品收购站按斤买书来读书和学画画。不容易的人生却容易感悟他人,也更容易凝练直捣人心的句子。“以前我做摄影,拍摄前都会先去了解对方的生活和想法,拍的人多了,了解的人多了,自然就知道了更多的不同人的心境。”

Q:在别人眼里你的生活“诗情画意”,年轻人都很想学,学得来吗?

A:每个人的资质有差别,不要尊崇“唯成功论”

最近两年,有很多人告诉林帝浣,要等以后有时间或者退休的时候再去学摄影和画画。“但到那个时候,可能审美、心境等各方面都有所改变了。”他表示,想要过什么样的生活, 全在舍与得。

“人最大的弱点就在于什么都想要,既想要做热爱的事情,又想要赚大钱,这是很难的。”林帝浣感慨道:“一味追求诗和远方其实是盲目的,有些人为了附庸风雅而‘假装’读书,有的人为了打卡旅游而旅行,实际上内心却没有收获,所以要先沉下心读万卷书,再行万里路。”

林帝浣说,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站在万人之上,每个人的资质有差别,不要尊崇“唯成功论”。“就像我不教我孩子画画,因为他肯定画不过我,但他很有可能在其他方面超越我。所以,年轻人,慢慢来,不用急。”

Q:现在那么红,有没有专业运作一下自己?

A:最想要的生活就是随时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种生活决不能被商业绑架

“作为新媒体的内容创作者,也是网络精神家园的构建者,既然选择了这行,就要和公务员一样,不要想着赚大钱。”林帝浣表示,最想要的生活就是随时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这也是他没有将自己的“小林”微信公众号商业化的原因,他不愿意被商业捆绑,不愿意去收割粉丝。

目前,林帝浣正在读《本草纲目》,想用国画的形式向人们传达正确的中医药知识。2019年,他将利用自己所学过的现代医学,加上中山医强大的后援团,尝试厘清一些传统医学和保健的谬误和不足之处,让中医回归现代医学框架,而不是被作为欺瞒无知的牟利工具。

“《本草纲目》是一部巨著,普通读者很难读下去,所以我需要用更生动的形象来阐释,说不定我的下一本书就叫‘好好吃的《本草纲目》’。”林帝浣笑着说。

林帝浣最后给南方+的读者送上祝福——

愿你新年,所有快乐,无需假装,此生尽兴,赤诚善良。

【梅姐会客厅】

在这个世界深情地活着

文|张蜀梅

几年前,我开始画国画。

最开始,我从网上找一些国画图片临摹,我翻阅了大量的图片和画册,其中有一组中国二十四节气的国画是我最喜欢的。它们的画面简洁、唯美、寓意深刻,一看就让人爱不释手。

一看到这些画面,再配些古代节气解读的文字,简直就是水墨山水画鼻祖唐朝著名诗人摩诘居士在世。

只看画面美,因为没有署名,也不知道是哪位神仙画的。内心一直在寻找这位高人的更多信息。

“在这个薄情的世界深情地活着““等一朵花开,需要很多耐心和微笑……

最近一两年,经常在朋友圈被这些简短的话,再加上形象抽象夸张温暖的水墨漫画,又一次次被击中灵魂。

后来,我发现我们文化副刊有一位记者采访过这位漫画作者,我立即要求认识,这样,我们互相加了微信。让我惊讶的是,这位水墨漫画作者就是那位中国水墨二十节气的作者,大家叫他小林老师。

小林老师当时在位于广州大学城的中山大学校区当老师,在大学城那里有一个工作室,他的这些画作就是在那个工作室几平方米的案台上创作出来的。

知道我喜欢喝茶,也喜欢画画,小林老师约我去大学城他的工作室喝茶,由于我不会开车,路途比较远,一直拖着没有去探访。

直到我们要在南方+客户端上开设“一面”人物南方号,我想,终于有机会可以去探访小林老师的工作室了。

元旦前夕我们团队一起去探访小林老师工作室,才第一次见到他本尊,和他聊了一个下午,发现他出生在广东农村,少年学霸,经历曲折丰富,有哲人般的聪明智慧。

目前他的公众号有150万粉丝,每天还在不断地增长,他每天坚持更新公众号,没有团队,只有他一个人,画画、拍照、上传,还要上班。

小林心里很明白,人生就是这样,有得必有失。

现在,他为自由自在而活,他收获了150万粉丝,偶尔参与一些慈善事业,让身边很多的同学无比羡慕。

他说,2019年的计划是开始画《本草纲目》,把这本很难读的药书,画得通俗易懂,让更多的中国读者喜欢上这本古代巨著。

很期待他的新作,更期待再一次去探访小林老师。

【记者】王越莹 谢苗枫 张蜀梅

【统筹】张蜀梅 曹嫒嫒 

【图片/视频】张迪 实习生 王俊涛

【校对】蓝淑茹 吴荆子

编辑 陈明诗 李珩丹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