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风文明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近日,笔者走进省定贫困村——南雄市珠玑镇角湾村,感受到文明之风扑面而来:村道干净、村庄美丽,村民们脸上都荡漾着幸福的笑容。
“现在的老百姓钱袋子鼓起来了,但是乡风文明这一块早几年还是一个短板。乡风文明这块还是要做强,因为这样才能体现一个村的乡风、村风、民风。”该村党总支书记郭文良介绍说,今年出台的《南雄市乡风文明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有力地促进了整个南雄的乡风文明建设。
制定村规民约 规范村民言行
当天正下着小雨,郭文良将部分村民召集到了村祠堂,宣讲乡风文明知识。待大家坐下来以后,他首先跟大家宣讲了《角湾村村规民约》,“你不敬老,你也会有老的那天,到时你儿子也学你,不孝敬你,我看你哭都没眼泪。所以我们《村规民约》规定一定要尊老爱幼。”
接地气的宣讲,引得村民笑成一片,“这样的规定好,如果没有规章制度,我们老百姓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上个月,为进一步提高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能力,树立良好的民风和村风,角湾村在南雄市文明办的引导下,组织召开了村民代表大会讨论制定《村规民约》。通过的《村规民约》共有10条内容,涵盖尊老爱幼、友善邻里、文明祭祀、村容整洁等多方面内容。
设置“红黑榜”约束村民行为
《村规民约》是农村实现村民自治的一个有效途径,可是如何确保它落地生根、发挥好约束和激励村民的作用呢?郭文良坦言,以前村里也有制定过一些规章制度,但因为村里没钱,赏和罚都难以执行,慢慢就流于形式了。“现在不同了,通过精准扶贫,我们村集体壮大了,老百姓的钱袋子鼓了,也更讲文明了。”
郭文良介绍,该村在党群服务中心及村小组公示栏设置了“红黑榜”对村民执行村规民约情况予以公示,每月将遵守村规民约方面表现突出的家庭纳入红榜,在“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等评选中予以优先考虑;将违反村规民约且屡教不改的纳入黑榜,并取消下一年度参与评选文明户和文明家庭的资格。
一个月过去了,村民也由原来的被动执行,逐步转为自觉履行。同时,部分村民还自觉担负起了宣传员的职责。一位村民笑着说,政府支持是一回事,最主要还是要大家形成共识,严格遵守。
整治村容村貌 丰富精神生活
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是困扰农村生态环境的一大难题。2018年,南雄市出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政策。8月28日,该市在角湾村设立绿色兑换点。村民将废品上交,村委会根据其数量的多少给予相应的物品奖励。“现在村民们的环保意识强了,再也不乱扔废品了,都自觉把废品交到这里来,每天我们都要接受几十件。”村妇女主任郑春凤告诉记者。
该村还大力实施村庄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改造后的角湾村,道路干净整洁,河水清澈见底,村庄整齐漂亮,有力地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在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的同时,角湾村同样注重精神文明建设。近年来,该村连年在文化广场举办“村晚”“村运”、广场舞大赛等文娱活动,既丰富了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也增进了邻里之间的和谐,促进了乡风文明全面提升。
【记者】毕式明 潘俊宇 见习记者 唐音
【通讯员】董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