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四十年,第一张信用卡是这样诞生的

中国银行广东分行
+ 订阅

[从前]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

米面粮油这些生活必需品

都需要凭票定量供应

[从前]

像电冰箱这类的紧俏商品

要拿着外汇券

到友谊商店细细挑选

[从前到现在]

从“量入为出,落袋为安”到“提前预支”

消费理念的转变

印证着我们共同经历的变迁

下面,时光机开启

让我们一起回到三十几年前

一次偶然的机会,广州友谊商店总经理廖剑雄从外宾手中第一次接触到了被称为“信用卡”的塑料卡片。

“用一个纸片就可以不付钱拿走东西?感觉很新鲜。”

1979年秋季广交会,为了方便参会外宾交易,中国银行与香港东亚银行签署代理“东美信用卡”取现协议,第一次将国外信用卡引入了中国内地。

1984年,原中国银行珠海分行信用卡筹备组成员周炳志前往香港探亲,与哥哥喝茶时看到的一幕,让从事人民币存汇业务的周炳志感到十分好奇。

“喝完茶,他们结账时拿个卡出来一刷就搞定了,我觉得很好奇,就问这是什么?他说是信用卡。”

回到珠海,周炳志把信用卡的宣传资料交给行长,大胆建议引进信用卡。

很快,珠海地区发展信用卡的可行性报告,发往北京总行,并引发了银行内部的讨论。

在《中国银行银行卡历程》一书中,详细记录了这一过程,时任中国银行总行副行长的李裕民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大环境下,中国必将从卖方市场,转变为买方市场,立足当前,放眼未来,信用卡必将成为银行金融业务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产品,在李裕民的积极推动下,中国银行决定,发行自己的信用卡,批准由珠海分行先行试点。

这张长85.6毫米,宽53.98毫米的卡片,是中国内地发行的第一批信用卡——“中银卡”,上面的古钱币图标,由周炳志设计。

中银卡分为金银两种,金卡每户开户预存一千元,银卡预存三百元。

这张凭借签名就能消费的塑料卡片,在银行内部员工中试发了两百张,虽然仅用于发放工资,但是依旧迈出了中国内地发行信用卡的第一步。

信用卡向公众推行蓄势待发,为了拓展信用卡的使用渠道,负责外勤工作的黄武驱,跑遍了珠海的各大商户,去推广这种新兴消费方式。

“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后来经我们宣传使用以后,他们觉得信用卡用处那么多,再加上他觉得是身份的象征,很多人都会拼命地来申请。”

1985年6月,“中银卡”面向公众开放,首月就发行了454张,并且形成了由银行、商户、持卡人所构成的中国内地信用卡初级产业链。

随着经济发展,这张方寸大小的塑料卡片,逐渐住进了老百姓的钱包里。1986年,中国银行总行发行了全国通用的“长城卡”。

点击观看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系列纪录片

《四十年四十个第一》之第一批信用卡

下面带您来看看

中国银行信用卡的成长史

1985

境内第一张信用卡

1986

全国通用的长城卡

1988

中国第一张外币卡

1993

中国第一张

海外信用卡龙卡

2000

中国第一张Visa白金卡

2004

中国银行首张

双币信用卡

2008

全球首张

北京奥运主题信用卡

2010

长城环球通信用卡

2011

首张私人银行客户

专属信用卡

2013

国内第一张

全币种国际芯片卡

2018

李娜代言的

随心女人卡

2018

改革开放四十周年

纪念版

美好生活信用卡

在四十年的时间里

这张小小的卡片

折射出中国人在消费方式

和消费观念上的沧桑巨变

信用卡的诞生与发展

刷新了人们对于生活的理解

也刷出了社会信用体系的新天地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