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由南方日报主办、广东省直销企业协会协办的“第二届广东直销企业创新发展论坛”在广州举行。围绕“数字驱动新直销”这一主题,与会专家和直销企业代表进行了一轮精彩对话。
“广东直销研究院”在此次论坛上正式揭牌成立,“广东直销观察”南方号同时上线。据悉,“广东直销研究院”是南方日报南方产业智库旗下,继智能产业研究院、南方旅游产业研究院之后打造的又一智库平台,将集合业界权威专家作为智库成员,共同为直销行业提供产业发展研究智慧服务,并定期发布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论坛上,还公布了广东直销行业“年度创新企业”和“年度匠心企业”名单。经过专家评审,安利、无限极、玫琳凯、康宝莱等10家企业从众多企业中脱颖而出,分别获颁“年度创新企业”和“年度匠心企业”奖牌。
广东直销行业面临转型压力
广东省直销企业协会会长、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广东、广西和海南地区总经理张隽宇在致辞中表示,相较于内地其它省份,广东地理位置得天独厚,直销起步比较早,政府管理与时俱进,并积极出台多种举措促进行业规范发展。2017年,广东14家拿牌企业共创下757.62亿元业绩,整体保持着健康有序、持续稳定的发展势头。
广东省直销企业协会会长、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广东、广西和海南地区总经理张隽宇
与此同时,“互联网+”驱动数字经济崛起,一批批新零售企业茁壮成长,广东的传统直销企业压力陡增。就在2018年即将过去的这段时间里,广东老牌直销巨头雅芳即将退出中国市场的消息频频传出,尽管消息未被官方证实,但近年来雅芳业绩持续下滑、营销人员不断流失却是事实。雅芳之所以面临困境,既有其内部原因,也有直销行业所面临的大环境因素使然:在互联网冲击下,直销行业的优势正在变弱。
对广东直销企业而言,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据了解,近年来,随着新的互联网环境逐渐形成,越来越多直销企业走上了数字化转型的道路,而在此过程中,新兴技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论坛的圆桌讨论环节,围绕互联网新技术和传统直销如何擦出火花、社交电商和直销如何融合、直销企业如何管理产品供应链等议题,原国家工商总局直销监督管理局副巡视员吴雁,原国家工商总局行政学院副院长王克东,原广东省工商局打传办专职副主任 朱国汉,广东省直销企业协会会长、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广东、广西和海南地区总经理 张隽宇,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杨谦,中国直销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黄英姿教授等专家和企业家代表,进行了一轮精彩对话。
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谦
“相比较新零售模式,传统直销行业在渠道效率、产品价格及创业吸引力方面都处于劣势。”北京大学中国直销行业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谦在论坛上表示,在互联网时代,传统直销企业既要继续坚持服务终端消费者的初心,也要善于借鉴新零售行业的发展经验,在技术、服务、渠道等各方面寻求转型,找到传统直销的新增长点。
大数据让直销走向“私人订制”
近年来,电商、微商、新零售等商业模式的迅猛发展,不可避免地对直销企业形成了冲击。而从无店铺到有店铺,从线下再到线上线下结合,从面对面购物再到情景式体验式购物,直销行业的营销环境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中国直销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黄英姿
中国直销研究院副院长、中山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黄英姿在论坛上指出,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技术赋能了传统直销行业,新兴技术为广东直销企业装上了“营销大脑”,各直销企业不仅可以自己收集海量数据,还能通过消费者的即时反馈信息掌握他们的真实需求,并以此为出发点实现“精准营销”,根据用户特征智能生成产品推荐结果,做到商品、内容、服务定制化,从根本上增强用户黏性。
黄英姿指出,通过将海量数据导入科学的算法模型,企业可以根据用户特征智能生成产品推荐结果,从而对消费者实现精准营销,从根本上巩固消费者的品牌和产品忠诚度。此外,大数据技术还能够为企业生成客流分析、消费者画像报告,并提供舆情监控等服务,帮助企业完成智慧运营与决策。
“追求精准,是未来直销业务的核心。”黄英姿表示,直销行业在向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要不断及时重构对消费者的认知,力求为用户打造定制化“商品+内容+服务”的完整供应链,帮助企业巩固长期竞争优势。“今后直销行业将以消费者运营为核心,打造全域新营销模式,为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
撰文:见习记者 许隽 记者 赵兵辉
摄影:记者 吴伟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