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香山公园地势崛峻、峰峦叠翠、泉沛林茂,各种树木26万余株,仅古树名木就达5800多株。香山红叶最是闻名,多达13万株,每年观赏红叶期间有数十万游客到香山赏红叶。公园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鸟啼虫鸣、松鼠嬉闹于沟壑林间。如今,顺峰山公园也在精心打造这样一个备受市民游客喜爱的顺德版“香山公园”。
这样的美好愿景正在不断变现。顺德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东重要讲话精神,把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转化为推进顺德生态文明建设的动力源泉,结合顺德建设高品质森林城市,推进顺峰山公园山体林分改造工作,从单纯增绿转向整体精准提升高质量森林生态体系,为人民群众创造充满舒适感、幸福感、获得感的生态环境,为顺德高质量发展增添绿色美丽屏障。
在前两期林分改造的基础上,顺峰山公园明年春季就将实施第三期林分改造。其间需要围蔽施工,可能对市民游园造成一定的影响。对此,顺峰山公园管理处也希望市民能够从长远利益考虑,理解和支持顺峰山公园林分改造的一系列工作。
顺峰山公园。/珠江商报资料图片
树种单一老化,顺峰山公园林分改造势在必行
11月29日傍晚,落日余晖下的顺峰山公园,笼罩在一片金色光芒中。由中国林科院牵头组织的几名林业专家刚从山上下来,抖了抖衣服上的叶子,向记者说起了顺峰山公园林分改造的情况。对于这里的树林,他们已经多次爬山进行了摸查,心中也记了一本“账”。
根据中国林科院专家组的调查,顺峰山公园现有速生桉树、相思等外来树种,属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绿化荒山时种植的,龄组结构属于过熟林,生长处于衰退。部分速生桉树、相思,内部出现空心,安全隐患比较严重(速生桉树与相思的寿命周期一般20-30年相对较短)。
现场调研的来自广州市林业和园林科学研究院教授李浩表示,当年种植的速生桉树、速生相思等外来树种,在绿化顺德中起到了很大作用,立下了汗马功劳。但到了今天,由于树种单一、老化,已演变为结构极差的次生植被,动植物资源不断减少,生态系统脆弱。“由于树种单一,一旦发生病虫害,或将危及整个森林生态体系。”
根据记者掌握的资料,这种单一树种演化的灾祸并不少见。2006年年底,鄱阳湖区据统计栽种杨树面积达19.83万亩。水分吸收量很大的杨树很快就给鄱阳湖这一国际重要湿地带来生态灾难,部分鱼类、鸟类等动物开始从湖区消失。2007年11月,江西省九江市不得不启动大规模行动,将鄱阳湖区的杨树全部移除。这成为了我国林木栽种的一个教训。
另外,现已老化的速生桉树、相思等,材质非常脆弱,台风吹打容易折断,对路过行人造成安全隐患;老枝树叶落在地上,堆积时间一长,容易引起火灾。
李浩认为,顺峰山公园林分改造势在必行。“现在我们不仅要量的绿化,更要质的景观效应和生态效应,提高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态的需求,也就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实现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林分改造就是通过林学措施改造低产劣质的林分,改善林分组成,提高林分质量,提高林地生产力。一般林分改造是在密度小、经济价值低劣或有严重病虫害没有培育前途的林分中进行的改造措施。其目的在于调整林分结构、增大林分密度、提高林分经济价值和林地的利用率。
林分的好坏直接影响森林质量、林地生产力和产值。因此,适时地进行林分改造,通过人工干预改善森林状况,增加木材产量,提高林木质量和林地生产力,有着极为重大的意义。
分三期改造,提升生态景观和健康养生功能
事实上,顺峰山公园从2012年就开始推进林分改造的规划设计工作,并分为三期推进。2015年第一期改造正式施工,第二期于去年启动,明年初即将启动第三期。由于苗木种植与水稻、蔬菜等种植一样,都需要农时,适宜的时间种植,才会丰收丰产。因此,苗木适宜种植时间为春季3-5月,这段时间雨水较多,温度适宜,适合苗木成活与生长。
因此新时期的要求,顺峰山公园林分改造工作转变了观念,从单纯增绿转到增效提质上来,从追求木材砍伐到追求生态效应,从“死一株、砍一株”的被动除治转到“择伐一片、补植一片”的主动改造上来,结合顺德高品质森林城市建设,加快林分改造,降低速生桉树和相思树比重,加强树种多样化,确保森林生态安全。
在此之前,中国林科院为顺峰山公园林分改造做了精心的前期准备,在广州、深圳和龙江锦屏山开展树木的前期筛选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种成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为顺峰山公园选种积累了成功的经验。
黄花风铃木
顺峰山公园新植的树种,正是专家组精心筛选的结果。李浩介绍,从林种结构角度,公园为生态公益林林种经营,未来森林经营方向定位为3个主要经营类型:一是定向培育大径材森林,培育珍贵乡土阔叶大径材为主;二是定向培育康养保健林,让森林充满“芬多精”和负氧离子,开辟顺德大健康和森林生态旅游业高度融合的新板块;三是定向培育开花彩叶景观林,做到一年四季天天都有花可赏,满足人们观赏需求。
公园前两期林分改造后,增添了10多个树种,例如千年桐、火焰木、凤凰木、阴香、红堆、金丝楠、海红豆、杜英等。其中既有观花、观叶效果靓丽的树种,也有生态功能很强的树种,满足了植被多样性的需求。从顺峰山公园的树种选择看,首先是趋向于乡土,选择那些经过多年定向培育驯化的本土树种,保护好当地的树种;其次是编向大径材和珍贵的树种,一棵树占上亩地,森林感更强,为顺峰山公园积累优质的森林战略资源储备;另外就是观赏性很强的树种,为市民营造美丽的景观效益。
据称,树木种植地点的分布也经过了专家组的精心设计。例如在市民游客经常走过的重要路段,选择了凤凰木、紫荆花、火焰木、木莲、玉兰等具有观花效果的树种,满足市民的景观需求。而随着市民游客对于森林的需求开始转向健康养生,顺峰山公园也在登山路径种植了能够产生植物精气的树种,如黄花风铃木、蓝花楹、木棉等,满足群众的健康需求。另外,由于阔叶林的叶子在风中摇曳摩擦可以产生负氧离子,有益健康,专家组为此也挑选了被视为保健林的阔叶林,而小叶的速生桉这样的功能就很弱。
上述树种的选择,真正体现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作为目标,将顺峰山打造为一座集生态景观和健身养生功能为一体的“金山银山”,让广大群众都能从中受益。
擦亮生态名片,为高质量发展提供绿色美丽屏障
顺峰山公园林分改造效果图
顺峰山公园是顺德一张靓丽的生态名片。随着区委区政府吹响“美丽顺德”的激昂号角,顺德将力争把顺峰山建设成为登高揽胜、森林认知、远足健身、休闲观光、健身运动与文化教育等多功能结合的“活的自然博览园”,以及近者悦、远者来的5A级“山湖客厅”景区,以优良的生态环境提升顺德城市核心竞争力。
专家组认为,顺峰山公园前两期林分改造工作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改造后,顺峰山公园形成了生态功能稳定,具有较高观赏价值,色、香兼顾,长寿的地带性阔叶树种,不同层次搭配,适当地搭配观花、赏叶的树种,使林相具有不同的季节变化,逐渐形成有地域特征的、近自然状态的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混交林群落。
改造后的林分,形成了高质量的生物多样性,多层次、多树种的复合异龄林群落结构,从而使林分具有较高的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滞留灰尘和污染物、美化环境等多项功能。
同时,林分改造后,顺峰山公园的区位和资源优势得到了更好地发挥,山、林、湖、建筑群等景观要素有机组合并彰显依城临湖的特色景观,通过景观串联与空间合理布局,突出森林公园处于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地理几何中心的重要特征和与城市“绿肺蓝肾”的典型性,着力反映地带性森林植被及生物多样性特色,为游客提供一个自然的、真实的、和谐的、多趣味的森林游憩环境。
作为顺德城市绿心,顺峰山公园通过实施山体林分改造,保护顺峰山公园现有景观资源,改善生态和旅游环境,提升城市综合品位,为顺德率先建设高质量发展试验区提供了绿色美丽屏障。李浩认为,顺峰山公园林分改造不忘初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通过三期林分改造和景观提升,精心打造生态健康林业,建设成为“美丽顺德”的一个亮点,让顺德人能够看得见山、望得见水、留得住乡愁,通过对顺德家园的建设,能够热爱家乡、怀念家乡、对家乡更有归宿感,同时提升了顺德引进高端人才的吸引力。
来源:珠江商报
编辑:顺峰山公园微信小组
欧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