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8日,作为2018年创意十二月的活动之一,深圳首个以本土民俗文化为主题的产业园——合成号·深圳民俗文化产业园正式落成启用。该园区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和文化展演面积达1万平方米,园内开设了糕点学院等民俗文化学习、交流和展演平台,以手工传统小食为媒介,打造生产、研发、培训及旅游娱购产业化发展配套的一体化综合文化园区。
合成号是深圳的“百年老店”之一。清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合成号在深圳墟正式挂牌营业,其研发制作的“深圳云片糕”驰名海外。
时至今日,合成号的传统小食,喜嫁礼饼、广式粽等制作技艺被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其中,合成号“深圳云片糕制作技艺”被列入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而艾草饼、枧水粽、汾酒腊肠制作配方和工艺更是已获国家级发明专利。2017年,合成号被广东省老字号协会认定为深圳首家“广东老字号”。
在开园“点灯”仪式上,合成号品牌第五代传承人接过火种,代表着本地优秀传统文化薪火相传,生生不息。“合成号记录着深圳老街岁月中的繁华盛景,成为老深圳的历史注脚之一。”合成号总经理陈淦忠表示,基于传承和挖掘老深圳本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自2015年被列入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后,合成号公司致力于保护文化遗产,守望精神家园,通过举办一系列文化宣传和实践活动,讲好“深圳礼物”“宝安四宝”故事。
据悉,本月28日至31日,合成号·深圳民俗文化产业园内将持续展览深圳十大古墟和特产,深圳本土文化保护成果图片。此外,合成号还将在园内设立首个品牌旗舰店,让传统文化看得到、品的到,让每个人都成为本土文化的受益者、传播者和推广者。
【记者】胡百卉 崔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