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车上书”、“戊戌变法”……这些在史书上留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事件都绕不开重要人物——康有为。100多年前的康有为是怎样的?在新建的康园中我们或许可以触摸历史的余温。12月28日,备受外界关注的南海丹灶“康园”一期工程(包含康有为博物馆与南海会馆)正式对公众开放。
位于康有为故居西北侧的康有为博物馆,北与新建的南海会馆相邻,西接银河涌,东南与市政公园相连,2014年6月正式动工兴建。建筑共有两层,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面,建筑面积约3200平方米。
工作人员介绍,馆内设有《康有为生平展》,包含“时代呼唤变革”、“家世及幼年时代”、“修养与讲学时代”、“领导戊戌维新变法运动”、“不懈的追求——康有为在海外”等八部分内容,通过文物陈列、场景模拟、幻影成像、交互式媒介等多种方式,再现康有为的生平经历,彰显了康有为崇高的爱国思想和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
而位于康有为博物馆北面的南海会馆,则是根据康有为曾经住过的北京南海会馆的建筑布局、规模形制、坐向方位来仿制建成。会馆坐西朝东,并列四组院落,占地面积约4300平方米,里面展示南海历代科举成就和南海会馆的历史。
康有为曾多次进京赶考,常住在北京南海会馆花厅院,因院中有七棵古槐树,康有为于是将花厅院命名为“七树堂”。策划第二次“公车上书”,领导戊戌维新运动等就是康有为居住在南海会馆时完成的。因此,南海会馆可以说是维新变法的“策源地”。
“我觉得环境非常好,‘康园’的落成能够帮助我们更加了解康有为的文化事迹,也将会是我们丹灶一张非常好的文化名片。”来自丹灶中学的刘小姐说。
据悉,康园共分为三期,二期定位为市民悠闲和廉政教育公园,主要由山体公园等约26个建筑单体组成,包括有为阁、正气园、大同湖、“大同”游廊、明夷桥、更甡桥、邱氏书室、康门弟子塑像等等。三期目标则是改造提升为清末民初风格的岭南历史文化街区,重现清末民初岭南生活场景。
“康园一期项目是佛山市打造博物馆之城的重点建设项目之一,它的落成开放为佛山市民文化旅游及休闲观光提供了新去处。”佛山市南海区文体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康园参观小贴士:
开放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00,16:00起停止入场,逢周一闭馆(法定节日和特殊情况除外)
讲解服务:开放期间的每天上午10:00和下午14:30提供免费讲解。团体(10人以上)参观需讲解服务的,需至少提前一天预约(预约电话:0757-81001365、81001366,传真:0757-81001370,预约时间:每周二至周日9:00——17:30)
【撰文】肖霞 赵进
【通讯员】龙伟明
丹灶宣传文体办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