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晚,深圳宝安的原创现代粤剧《凤飞九天》在深圳市文化馆群艺馆剧场上演。《凤飞九天》由福永乡音粤剧团原创打造,由刘明军、黄永珍、刘强、萧柱荣、潘强恩编剧,冯杏元导演,李敬新作曲,前后筹备排演近一年时间,历经十数次剧本改编,并于2017年底获得了宝安区专项资金资助。
剧团发起者、组织者、万丰粤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潘强恩介绍,这是这部剧的第四次公益演出。“9月5日在宝安区新桥文化艺术中心大剧院首演,最初两晚观众来了700多人,老人占三分之一,年轻人占三分之二。”潘强恩说,有不少年轻人都喜欢看这部剧。
这部剧之所以吸引年轻人,在于它突破了传统粤剧的情节、服装和台词。该剧以宝安村级土地拍卖为故事背景创作,以无人机设计研发为线索,以惊天第一拍的气势,表现深圳特区人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品格。
“现代戏很难写,更难演,作曲也更难。”潘强恩介绍,这部剧由真人真事改编而成,“粤剧也要与时俱进,剧里有写青年创业的成败,有些深圳高科技的发展。” 同时,这部剧的音乐也非常花心思。“二胡,扬琴,大提琴,唢呐,锣鼓……” 潘强恩一下子举出了15件配乐的乐器。
这部剧演员们的平均年龄都在30岁左右,来自福永第一家粤剧团——乡音粤剧团。这个在2017年7月21日成立的本土剧团定位是演古装的折子戏,和现代剧的长剧。
作为曾经万丰粤剧团的负责人,潘强恩是《凤飞九天》的编剧之一。“万丰以前有8部现代戏的原创,加上这一部,我们要好好利用。”75岁的潘强恩目前致力于保护传承粤剧文化,甚至自掏腰包资助粤剧团的演出。
据悉,潘强恩曾与粤剧编剧刘强、周文炳、萧柱荣合作,将自己编著的小说《新桃园梦》改编成大型现代粤剧《大潮》,还与刘强、萧柱荣编写了《茅洲桥》《爱在青山》《血色樱花》《素秋》等剧目。其中《茅洲桥》获得全国人口文化金奖、全国最佳剧本奖、最佳演员奖,《血色樱花》获得全国人口文化铜奖,与李钟鸿编写的《一件羊皮袄》获得全国戏剧群星金奖。
谈起粤剧,潘强恩依然热情满满,“粤剧是国际歌,兼容性很大,很灵活,不排外,既吸收了西方戏剧的精华,使用了很多西洋乐器、西洋调,又吸收了中国十的京剧,昆剧等”。
【记者】郭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