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1999年!那些你没见过的广州交通老照片!

广州公交集团
+ 订阅

生活在广州

相信你们都和小仙女一样

对广州公共交通的便捷性

十分骄傲吧

但在享受便捷交通的同时

你对广州公共交通的变迁

又了解多少呢

今天就给大家展播一组

洋摄影师拍摄的老照片

50年公共交通变迁史

一目了然

40年代

摄影:卡尔·迈丹斯

1949年3月,广州的公交车,道奇牌客车,俗称“火柴盒”,它的形状不但像火柴盒,而且还是木制车厢,造型较为复古,这种公交车听说上个海珠桥还要售票员帮们在后边推。

摄影:杰克·伯恩斯

1949年 8月,广州街头上的轿夫。

50、60年代

1950年11月,重建后的海珠桥,海珠桥的建成对改善珠江两岸和广州港的交通有重要作用。

1960年9月30日,广州开始出现无轨电车,市内居民多简称为“电车”,在八十年代初只有4路线条电车线路运营,架设电车架空线路的路段东西向有中山路,南北向有解放北、人民南,再加上通往大沙头的东川路。

70年代

1974年,广州火车站落成之后,原本大沙头火车站的客运业务逐渐迁移而来,广州火车站风头一时无两。一度成为热门“景点”,广州各学校纷纷组织学生参观,最高峰的时候车站一天可接待三、四批学生参观。

1979年,广州某个公交车站。

80年代

摄影:阿德·范德尔

80年代,广州道路上交通指挥员在指挥交通,解放牌大货车在当时算是比较常见的车型。

摄影:Leroy

在1982年左右,市中心的起义路架设了几百米长的电车架空新线,为此报纸还刊登了这一消息,并在报纸上画出示意图。如此小规模的电车工程在当时的广州也算是一大新闻。

摄影:Leroy

图为广州市民在排队乘坐无轨电车。

摄影:Leroy

与此同时,广州电车的车身也出现了广告宣传,图为海飞丝二合一洗发水的广告。 

摄影:Leroy

广州街头电线网络下的电车。

摄影:Leroy

80年代,广州街头上的广州牌铰链式公共汽车,这种公共汽车由两节车厢组成,长达14.2米,可装载150多人,比以前的“火柴盒”多出4倍。

90年代

90年代,广州曾引进过来自香港的二手双层公共汽车和制造于慕尼黑、在柏林BVG公司服役过的MAN SD200型客车,作为528路公交车。

双层巴士上的车身广告十分显眼。

图源:古粤秀色

1993年9月,广州市公共汽车实行无人售票,“前门上后门落”的不成文规定就是从那时候开始的。

摄影:伊冯·莫里斯

1993年,广州街头上的出租车。

1994年6月,广州率先投入空调公交车,线路是180路,车型是广州客车厂生产的GZK6100AD,属于新福利巴士有限公司,票价为全程2元。

图源:@广州地铁

1999年6月28日,广州地铁一号线全线开通,广州公共交通开始迈入地下时代。

看完广州交通的老照片

你有没有回忆起

旧时的出行情景

那时候的你

在出行的时候

有没有发生有趣的事情

欢迎留言跟本仙女分享哦

本文来源:GZphotos

关注置顶本仙女

让公共交通不再枯燥

右下角点赞,你懂的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