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白皮书“问诊”医疗纠纷:公立医院是被诉大户,85%案件患者胜诉

健康情报局
+ 订阅

近年来,暴力伤医、医疗纠纷案件时有发生,日益紧张的医患矛盾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2月20日,福田法院举行医疗纠纷调解咨询专家委员会成立揭牌仪式暨多元化解医患纠纷座谈会,并发布《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医疗纠纷民事案件审判状况(2014 —2018)》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

深圳首份医疗纠纷民事案件审判白皮书发布

据悉,这是深圳首份医疗纠纷民事案件审判白皮书,也是福田法院在深化医疗领域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创新工作模式、提升审判质效方面的又一有力举措。

白皮书“问诊”医疗纠纷:

医疗纠纷案件审理周期长,半年内结案的不足两成

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和复杂的医患矛盾是我国经济社会改革进程中突显的社会矛盾中的一个缩影。

来自福田法院的数据显示,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该法院共受理医疗损害案件263件,每年收案数量基本稳定。审结186件,其中判决方式结案147件,所占比例高,撤诉方式结案37件,调解方式结案2件。

白皮书指出,公立医疗机构成为被诉大户,占比93.5%,主要原因在于公立医院就诊患者多,病情也更为疑难复杂和紧急,风险更大,争议更多。

而从判决结果上来看,患方胜诉的案件为125件,胜诉率为85%,医方胜诉的案件为22件,医方胜诉率为15%。患方胜诉的案件均为部分胜诉。

白皮书还指出,医疗纠纷民事案件存在事实查明难、审理周期长、主动履行多等特点。“医患双方对案件事实,特别是对医方是否存在过错的事实争议较大,由于诊疗行为专业性很强,无法通过医患双方对案件事实的共同确认及依靠生活常理的方式帮助法官确认案件事实,造成法官无法通过庭审全面了解案情,绝大多数案件需要依靠鉴定结论,造成案件事实认定难度大。”福田区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副院长丁健说。

福田法院“医调委”揭牌

此外,由于医疗纠纷民事案件审理中涉及的过错、伤残等级等案件事实查明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鉴定结论,而医疗鉴定有存在送鉴难、鉴定周期长、出结果难等问题,从而直接导致医疗纠纷民事案件的审理周期长。据统计,福田法院已审结的医疗案件中,半年内结案比例仅为16%,一年内结案的比例为 38%,两年内结案的比例高达 45%,案件审理周期普遍较长。

白皮书还提到,医疗纠纷民事案件主要分为医疗服务合同纠纷和医疗损害责任纠纷两类,近5年来受理的医疗服务合同纠纷案件数量为16件。在审结的186件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中,医疗过错责任纠纷案件达到161件,占比86.5%,医患双方争议焦点主要涉及医方有无违反相应的诊疗义务、医护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执业资质、病历书写是否规范及是否违反保管义务。

如何才能化解医疗纠纷?

白皮书提出了五大建议,分别是完善医疗纠纷防范机制、以法治思维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改革司法鉴定机构管理体制、设立鉴定人远程出庭制度和专家辅助人制度、理性面对疾病依法合理解决医疗纠纷。

医疗专家法院“坐诊”:

率先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咨询专家委员会

面对医疗纠纷主体更加多元、类型更加多样、化解更加复杂的新特点,福田法院另辟蹊径、创新解难题。通过发挥司法引领作用,在全市率先成立医疗纠纷调解咨询专家委员会(以下简称“医调委”),引入第三方专业力量,构建诉讼与调解相互衔接、优势互补的多元解纷机制,促进社会协同和公众参与,为妥善解决医患纠纷、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提供新平台、新支撑。

丁健介绍,该院首批吸纳102名医疗专家为医调委委员开展调解工作。这些专家来自深圳市人民医院、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等30余家深圳市权威医院,分属肝胆外科、心血管内科、骨科等各个专业,均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职称,均具备较强医疗卫生相关专业知识、社会经验、沟通协调能力和应急处理能力。

福田法院“医调委”揭牌

“医调委形成了医疗纠纷审判新智库,填补专业鸿沟提升审判质效。”丁健说。医疗纠纷审判具有极强的专业性,加大法官审理难度。医调委委员们除了开展调解,还为法官提供与医疗纠纷相关专业问题的咨询,对重大、疑难、复杂的专业问题进行评议。咨询、评议意见为法官全面深入认识医疗行为、查明案件事实、判断鉴定报告的科学性和合理性、确定过错责任等提供重要专业支持,增强法院审理此类案件的公信力。

此外,福田法院还先后出台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办理流程工作规程》《医疗纠纷调解咨询专家委员会管理办法》《诉调对接工作规程》等多个文件,创新性地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纳入先行调解适用范围,建立医疗纠纷调解小组,前移纠纷介入时间。创设委托鉴定程序前置机制,为调解开展提供专业参考。

专家学者“把脉开方”

建议吸纳有专业医学背景的陪审员参与案件审理

当天,福田法院还专门组织召开了一场多元化解医患纠纷座谈会,探讨医患纠纷案件在审判、调解、鉴定、代理等工作中的难题,研究相关解决办法。

围绕多元化解医患纠纷这一主题,与会的法官、患者、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医院、鉴定机构、律师、调解员、专家委员等各行各业的代表畅所欲言、建言献策,他们提出了将调解组织作为中立第三方委托鉴定机构、吸纳具有专业医学背景的陪审员参与医疗损害纠纷案件审理、调动医疗机构以调解的方式化解医疗纠纷的积极性、通过在线司法确认提高医患纠纷调解适用率等思路开阔、切实可行的具体建议。

“医调委”专家授牌

座谈会上,北京市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刘方介绍了北京医调委人员配置、工作流程、近五年医疗纠纷数量等基本情况,专家咨询制度运作情况,及该委与司法机关、司法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的衔接机制建设情况,为深圳进一步创新医疗纠纷化解提供了有益借鉴。

福田法院党组书记、院长陈新哲表示,医疗纠纷调解咨询专家委员会的成立是福田法院进一步加强医疗纠纷多元解纷力量、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进医疗卫生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的重要举措。福田法院将和各大医院、各位专家学者紧密协作、携手共进,进一步激发法院对医疗解纷机制变革的引领功能、对医疗解纷社会资源的整合功能和对医疗解纷多元主体的服务功能,在预防化解医疗纠纷、保障医患双方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推进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走向深入方面贡献更大力量。

【记者】向雨航

【通讯员】周丹 邬晨曦 吴丽娜

编辑 李定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