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者
                                        记者 
                                        
                            
            今天上午10时,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
照片是时代发展的缩影,博罗县罗阳街道办历时一年多,收集了近百张反映博罗上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的老照片,其中大部分都是首次曝光,并制作成画册《老城印象》,用光影追寻博罗发展的城市记忆。

博罗置县始于秦朝,有罗浮山,自会稽浮往博罗山,故置博罗县。一说原为傅罗县,后讹傅为博。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客家文化、南粤文化在此相互辉映交融,使博罗积淀了深厚的文化底蕴。



现在人们逛街都是去超市,或者直接网购,对百货商店这种过去式恐怕都很陌生。位于榕新路40号的老百货大楼,建于1965年(1980年改建),是当时博罗县城最大的“超市”,也是罗阳最漂亮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主要经营综合百货,为罗阳老城的居民带来便利的生活,也见证了老县城经济的发展和腾飞。


位于老百货大楼对面的榕湖旅店,开业于上世纪60年代,设有客房60多间,128个床位。


都说客运站是一座城市的门户。博罗汽运东站,在交通还未像今天这么便利的年代,老博罗外出都需要来这里搭乘汽车。在图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过去车站后方(现罗阳一路文化中心路段)还是一片稻田。




沧海桑田,如今的汽运东站周边,早已楼房林立。新的博罗中心客运站也在如火如荼地建设着,预计今年可投入使用。还有广汕高铁、赣深高铁在博罗设站,博罗的交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的出行也越来越便利了。

博罗县人民医院始建于1937年,服务博罗人已经80多年了。


博罗中学创建于1926年,其前身是1926年创办的县立初级中学。1938年后迁校公庄、柏塘和附城石牌,改称战时中学。抗战胜利后迁回原址。1949年冬,县人民政府接管并改名为县立第一初级中学。1955年增设高中部,改称县立第一中学。1960年改称博罗中学。


2005年,博罗中学新校区建成启用,老校区则设为该校初中部。



博罗县图书馆成立于1974年,原馆址在博罗县城广场1号,建筑面积500平方米。盛夏6月,凤凰花盛开在县文化局图书馆,与那时的图书馆交相辉映。

新馆位于博罗县城文化中心旁,建筑面积8565平方米,可藏图书80万册,于2012年7月22日开馆,是集学习、教育、阅览、展览等多功能于一体的全开放式、花园式公益性图书馆,并于2012年和2018年两次获评“国家一级图书馆”。


每个“老博罗”心中都有一个大操场。
大操场始建于1935年,经历了1937年、1960年的拓建,是“老博罗”休闲运动的重要场所。
那时大操场还是一片黄泥地,孩子们赤着脚在这里奔跑跳跃;学生们在这里参加集体活动;人们在这里观看露天电影……回忆满满。




在大操场旁,是博罗县广播电视台的前身博罗县广播电视局。

葫芦岭又名浮碇岗,是“博罗八景”之一。



经过博罗县委、县政府不断地打造,如今葫芦岭摇身一变成为“葫芦岭贝丘遗址公园”,面貌焕然一新,成为县城居民休闲、锻炼的好去处。



“老博罗”口中的“天桥”,是当时连接博罗汽车西站和县城生活的一座桥梁。




40年间的变换似乎就在弹指一挥间。今天的博罗充满活力、蓬勃发展,每一天都在发生新的变化。
注:图片和部分文字来自南方号“博罗发布”。
【记者】廖钰娴
【通讯员】彭冬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