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变样!发生在江门的喜人变化,无数街坊看完都点赞了!

江门发布
+ 订阅

生活、工作在江门的小伙伴们

有没有想过这样一个问题?

☟☟

你想要一个怎样的江门?

是要有“推窗见绿、街道整洁、文明和谐”的享受?

而在市民们朋友的回答中

我们不难得出答案

在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工作的市民冼建安家住港口路,而他的父亲在水街市场附近居住。每日在新老城区之间穿梭的他,清晰地感受着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对于“城市品质提升”这样的词汇,他感到有些陌生,不过提起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自己和家人越来越美好的生活,他就立马滔滔不绝了。

▲丰乐公园是一个“创文示范点”

也许很多市民都和冼建安一样,对于一些“高大上”的形容词并不“感冒”,但生活越来越便捷、环境越来越美丽等变化带来的真实感,让他们不由得对政府创文以来的各项工作点赞。

从去年至今,一年多的时间里,我市经历了顺利通过创文工作复评、江门“全国文明城市”复牌成功两大战役,一年即将过去,本报回顾蓬江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很多蓬江人都发出了共同的感慨:人在城中走,如在画中游。

升级改造城市基础设施 越来越上档次

今年以来,伴随着逐步深化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蓬江区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旧城区水街市场这边很多巷子没有路灯,现在不仅增加了路灯,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冼建安表示,以前的水街市场“拥堵”是常态,现在在门口放了一些“禁停”标识规范停车,买菜、行人都更加方便。

▲港口一路换了“新装”。

道路方面,冼建安的感触也非常深刻:“我从老爸这边回家,要经过港口路。现在由原先的水泥路变成了沥青路,我们开车方便很多。而且原先设置不合理的路口,总是会导致左转车跟前行车之间堵塞,现在全新规划之后,道路畅通了很多。”

冼建安家楼下的一块空地,于去年年末改被建成了休闲小公园,有健身设施和羽毛球场。冼建安表示,自己一家人通常吃完饭都去楼下散步、打球。

▲迎宾广场公共卫生间属于“高颜值”。

公厕、集贸市场不断升级改造,交通道路开始“白改黑”,“无中生有”的社区小公园……城市基础设施越来越上档次,朝着高质量发展的城市经济也为这座城市带来了全新的活力。

滨江新区体育中心、智能装备协同创新产业研究院、南方教育装备创新产业城、万达商业综合体、江门人才岛……堪称“网红级别”的蓬江打卡地,吸引了众多“文明体验”团体。

在今年8月份举行的蓬江区志愿楼长文明体验之旅活动中,来自各个社区的50多位楼长和工作人员一起体验蓬江区创文成果,感受创文给生活带来的点滴变化和深刻影响。60岁的谢超英是“最美蓬江人”,也是白沙街永盛社区的志愿楼长、蓬江区党的十九大精神社会宣传队队员,她热心社区大小事务,曾多次协助社区开展各项创文活动,传播宣传党的十九大精神,同时还帮忙协调邻居家事,成为社区居民的贴心人。在一次粤港澳媒体采风活动中,谢超英表示:“蓬江区创文以来发展成果显著,但我们很少有机会来到新区,看到设施这么现代化的江门体育中心,我对美丽蓬江越来越充满信心。”

绿化亮化美化蓬江“颜值爆表”获点赞

“我对江门的绿化情况一直都是点赞的,我接触的很多外地客户,都认为蓬江区城区的绿化很给力。无论春夏秋冬,市区很多花圃都有很大变化,尤其是等候红绿灯的时候,觉得花圃的小花都开得很美,江门可以说是一座花城。”冼建安说。

▲森林围城

行走在各条道路,各种植被交替切换……行道树、大型组景花坛、花堆、花箱等多种形式的时花,形成了江门特有道路景观,为蓬江区增添色彩。

到了夜晚,璀璨的灯光照亮了城市的夜空。

市民朋友们在朋友圈纷纷留言

↓↓

饭后有了新去处

可以和家人来散步啦

生活在璀璨的灯光下

觉得自己就像一枚小公举

怕大家看不清

小编特此放上高清大图

大家有没有找到自己的家?

▲郭永乐 摄

万达广场双塔楼等群楼灯光联动之后

一座座楼宇流光溢彩,五颜六色的灯光

交相辉映,美不胜收

▲万达广场夜景。郭永乐摄

“灯火万家城四畔,星河一道水中央”,用这句话来定格蓬江夜色美最为合适。晚上的蓬江,灯火辉煌,绚烂的灯光,更是让人赏心悦目。

今年,蓬江区城市品质提升项目中还将重点推进道路亮化,做好东华路、跃进路、胜利路、白石大道、堤东路、白沙大道、港口路照明灯饰亮化,推进蓬江区城心轴线示范区景观,提升主要道路亮化项目,对迎宾大道、院士路、发展大道、广场环路的夜景灯光进行升级改造,让蓬江的夜晚更加迷人。

据悉,为加快落实城市品质提升工程,蓬江区紧紧围绕“白天看绿化,晚上看亮化,全天看美化的总体目标”,积极提升城市品位,营造焕然一新的城市面貌。

美化蓬江,不仅有秀于外表的美丽风情,也积极培育“内在的智慧”,营造舒适宜人的“城市温度”,彰显蓬江文明之美。凌乱的广告牌不见了,老旧小区楼道里面的“城市牛皮癣”消失了、市场乱摆卖现象得到整治……这一切都提升了蓬江的“颜值”。

文化提升巩固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2018年是我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的开局之年,全市城市品质提升行动正如火如荼全面推进。城市品质,有外在,有内在。外在的改观要靠改造提升,内在的改变要靠文化提升。

▲蓬江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

24小时自助图书馆让阅读不“打烊”、每年评选“最美蓬江人”树立行业榜样、高雅艺术进村(居)进一步普及文化艺术……在蓬江区,越来越浓厚的文化氛围,进一步巩固了精神文明建设成果。

随之而来的,是人们越来越自觉的文明习惯。

▲“江马”蓬江赛场

在11月24日举行的“江马”蓬江赛场,上万人如游龙般蜿蜒在滨江绿道。一场健走,汇聚出一城人的热情、狂欢、文化、温情。“出发后的广场,完全看不出刚刚有数万人经过。”志愿者灼灼在朋友圈分享出干净的万步健走广场照片,获得大量点赞。

环卫工人叶永富也表示:“今年比去年、前年好太多了,随手丢垃圾的人少了很多,可能是因为创文,大家的素质都提高了。”

城市品质,因文明的自觉得以持续、提升。

除此之外,还有这些

都是江门在创建文明城市道路上的

鲜活“脚印”!

这些大量图片

记录着文明江门的点点滴滴!

准备好了吗?

良好的生活环境

老人结伴在绿树葱葱的公园嗨唱

市民在整洁的滨江绿道结伴骑行

创意墙绘让街道添风采

江门的绿化面积很高,

桥上勒杜鹃肆意绽放!

公厕内外干净卫生

记者/郭永乐 摄

公共秩序不断优化

白色小车停车礼让正在过马路的老人

车辆有序停放

整洁规范的道路环境

麻园路占道经营、违章停车改善明显

双龙社区清理空中“牛皮癣”233处

记者/宁园 摄

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

市食药监局推行申请人承诺制改革成效显著

全省首张工业产品“先证后核”许可证发出办理时限缩减45个工作日

市法援处想方设法为困难群体

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援助

公共设施不断完善

修缮完成的社区公园

中环广场门前的人性化无障碍通道

记者/郭永乐 摄

共享单车整齐摆放在街头

市民记者/吴鸫 摄

诚信、舒适的市场环境

干净整洁的市场

积极向上的文化环境

清新靓丽的宣传画布满街头

农村电影公益放映

为邻里间搭建了沟通的桥梁

记者/郭永乐 摄

夜深了

仍有市民在24小时图书馆

享受读书带来的乐趣

记者/胡晴晴 摄

东湖广场前架起

印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红宫灯

见习记者/黎禹君 摄

街头涌现一批公益广告

有利于青少年成长的教育环境

新会陈经纶中学的学生

进行体育大课间活动

记者/郭永乐 摄

新会圭峰小学一班级

开展传读经典主题活动

记者/钟珍玲 摄

呼吁社会关爱孤独症儿童

市民个人文明素质的提高

天龙社区的工作人员正在入户宣传创文

记者/李楠楠 摄

志愿骑行者为交警送清凉

记者/李雨溪 摄

城市品质的提升

市民朋友们对此感触良多

其中,就有一些市民朋友们的留言

大家一起来看一下吧~

市民冼建安:我老爸住在旧城区水街市场这边,很多巷子没有路灯。现在不仅增加了路灯,环境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市民林继旭:现在的河边比以前好看多了,河岸有彩灯,两边的房子也有轮廓灯,江门夜景一下子增多了。

志愿楼长何丽华:通过文明体验之旅,我们志愿楼长有机会跳出社区视野,看到了江门发展的巨大变化,感受江门的创文成果。尤其是教育装备产业的发展成果让我大开眼界,希望我们的下一代能够享受更多的教育红利。

来源:江门发布综合整理,部分来源江门日报

责任编辑:徐蓓蓓

速来领【万元红包】!为传播健康知识、倡导健康生活方式、提高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推进健康江门建设,“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知识竞赛”活动正在进行!答对6道题就有红包!点“阅读原文”参与活动!

打开APP阅读全文
免责声明:本文由南方+客户端“南方号”入驻单位发布,不代表“南方+”的观点和立场。

更多精彩内容请进入频道查看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