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城市轨道交通等重点民生工程必须考验的“硬功夫”
日前,首届全国地质勘查行业物探职业技能竞赛决赛在广东省落下帷幕, 来自全国24个省(区、市)和3个中央地勘单位共27个赛区的82名物探专业精英汇聚广州,碰撞智慧、交流成果、比拼才能,经过连续几天的角逐,最终由广东省地球物理探矿大队卢进延、北京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朱德朋、甘肃地矿局第二勘查院张波分别夺得前三名,成为这次全国物探行业“大比武”名副其实的状元、榜眼和探花。广东省代表队还以255分的总成绩荣获团体一等奖。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技能大赛还产生了1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3名“全国技术能手”。此前,在各省级赛区已经产生一批“省级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和“省级技术能手”。
●物探是搞啥的?
中国矿业联合会党委书记、会长彭齐鸣在现场介绍:
物探作为地质找矿的主要方法和手段,在基础地质和城市地质调查、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和环境地质勘查等领域应用广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长期以来,一批批物探工作者,跋山涉水,历经艰辛,无怨无悔,奋战在野外,为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当前,我国经济正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地质工作随着绿色勘查、数字化智能化勘查的兴起,也将进入创新发展的新时代。
自然资源部地质勘查管理司副司长王少波则说:
物探作为地质找矿的主要方法和手段,科研性、探索性、实操性都很强,绿色勘查工作对物探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许多过去由山地工程实现的目标需要尽量由物探工作代替,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对地表生态环境和景观的扰动。物探职业也是地勘行业为数不多的具有国家职业标准的主体职业,目前该职业高技能人才紧缺,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物探类地勘单位发展,培养一支高素质物探专业人才队伍显得尤为迫切。期待通过这次竞赛能够涌现出一批技艺精湛、业务全面、功底扎实、素质过硬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谁主办?怎么比?
大赛由中国矿业联合会、中国就业培训技术指导中心、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共同主办,为国家级二类竞赛,采用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的方式举行。
●在广东搞全国物探行业大比武有什么目的和意义?
这次技能竞赛,实际上也是适应时代要求,提升能力建设的大练兵、大比武。这在物探工作历史上可以说是第一次,竞赛规格高(国家级二级竞赛)、参赛范围广(全行业)、奖励力度大,对于推动我国地质工作转型升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据彭齐鸣介绍:“我们要通过这次竞赛,发现和选拔一批爱岗敬业、技艺精湛的高素质物探技能人才,展示新时代物探职工的大国工匠精神,激励和带动更多一线职工立足本职,钻研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升物探技术整体水平和质量,适应新时代的要求,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省地质局局长、党委书记黄德发表示:
我们要以“新时代、新技能、新梦想”为主题,推进地勘行业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更好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广东省地球物理探矿大队成立于1960年2月。经过50多年的发展,现已成为公益性地质勘查与工程地质、工程物探、勘察施工、公路检测于一体的科研生产单位。在区域物化探调查、矿产勘查、岩土工程勘察与施工、工程物探、水文地质、地下管网探测、地形地籍测量、地质灾害评估勘查防治、岩土测试、基桩检测、公路检测等领域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广东物探”知名品牌享誉九州。
●为什么广东能够拿第一,因为广东物探大有来头
根据广东省地质局介绍,目前在广东从事物探工作的人员主要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约占物探从业人员的九成,其余的基本是技校毕业生,从事的是技术含量较低的物探工人。
从物探技术力量来看,在广东技术力量较强的地勘单位,主要以广东省地质局下属单位广东省地球物理探矿大队、广东省有色金属地质局下属单位940队,以及广东省地质局下属单位广东栓进地质勘察院华南物探队这三支专业物探力量,他们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工程物探,服务于广东大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比如港珠澳大桥、深中通道、城市轨道交通、桥梁、高速公路,为这些技术设施项目在施工前,提供可靠的工程地球物探服务,比如勘查并剖析地下溶洞、孤石等不良地质现象。
而说起广东省物探队,在业界可是鼎鼎大名。在过去数十年的社会经济发展中,由广东省物探队攻克的重点项目地质疑难问题可以说举不胜数,让人大开眼界。譬如:过去这些年,广东省物探队成功完成了港珠澳大桥(海上物探勘查),广州市内环路、广州地铁、广州新白云国际机场、广州大学城、广佛地铁、岭澳核电站、汕头储油罐库区、高明富湾大桥、广州白云区污水处理厂、两阳高速公路、广梧高速公路、武广铁路客运专线、成昆高速铁路等工程勘察或物探勘察工程。这些重点项目,可以说每一个让我们如雷贯耳。
【记者】冯善书
【通讯员】刘文祥
【校对】吴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