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
学校有乒乓球跆拳道书法美术等等第二课堂
课余生活十分丰富
但你可曾想到
在上世纪90年代
加入学校仪仗队
就是学生为之雀跃的事
每当放学,学校操场就会传出阵阵各种乐器的交响声,甚是热闹。当时每逢过年,仪仗队还要到村里巡演,很受村民欢迎,更成为村民最喜爱观看的表演节目之一。
现在,就通过一张张拍摄于当时的老照片,为你打开时光之门,一起寻找那些年的青葱岁月!
系首届小学仪仗队比赛现场照
首届全镇小学仪仗队比赛现场
这张老照片的拍摄者是原沙塘小学教师叶沛云,时间是在1991年拍摄的。叶沛云回忆,1991年,镇里要求所有学校成立一支仪仗队,当时沙塘小学便委任他兼任学校少先队辅导员,仪仗队成立首年就组织了全镇小学仪仗队比赛。
这张老照片正是首届全镇小学仪仗队比赛现场,比赛在原竹溪中学(即现在的竹溪小学)举行。“当时全镇一共大约有23间学校参加比赛,整个学校操场都站满人了,场面十分隆重,照片中的学生正等待着轮流出场巡演,经过评委打分后决出名次。”
小编看到,照片中的学生胸前佩戴着红领巾,头戴礼帽,穿着整齐的皮鞋和制服,仪态端庄。叶沛云说,当时制服、皮鞋等都是由学校统一购买。照片中间站着8位学生,每人手中握着国旗,在这8位学生的左右及后侧站着各学校的仪仗队,站在最前面的学生举着一块某学校少先队大队部的牌子,后面依次站着的是指挥手、唢呐手、大鼓手、小鼓手、彩旗手等,整支队伍大概有30多人。
仪仗队有30多人
赛前花3个月时间训练
由于是首年成立仪仗队,很多老师对乐器一窍不通,包括叶沛云在内。为解决这一难题,叶沛云说,当时镇里特地邀请了广州一位教授来指导各学校的少先队辅导员,统一在镇中心小学培训。培训结束后,各学校就开始让学生自主报名加入仪仗队,“学生的参与度很高,因为当时学生比较少课余活动,所以大家都争先恐后报名,对于当时的学生来说,能加入仪仗队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
加入仪仗队当时对于学生来说是件了不起的事
学生报完名后,叶沛云经过筛选后正式成立了沙塘小学仪仗队,每天放学召集学生到操场训练,“教会这些学生使用乐器可不容易,因为要教的乐器比较多,都是教完一种再教一种,整整花了3个月才把学生教会。”叶沛云说,教会学生使用乐器还不行,还要训练学生的步伐要整齐,由于学校的场地不够大,所以放学后他每天都会带着学生围绕村里操练一圈,浩浩荡荡的队伍,热闹的乐器交响声吸引了无数村民围观。
仪仗队日常训练场景
仪仗队过年还会巡村演出
据介绍,自仪仗队成立以来,每年都要参加村里的送兵仪式,这一传统一直延续至今。但还有一传统现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那就是每逢过年仪仗队都要到村里巡演,“以前村里没有什么娱乐节目,唯一最热闹的时候就是过年了,为了营造出热闹又喜庆的氛围,村里就邀请学校仪仗队到村里巡演。”叶沛云说,过年不少村民最期待和喜欢看的就是仪仗队巡演了。
“仪仗队巡演从年三十一直到年初八,每天早上9点开始巡演。”叶沛云说,过年期间村民得知有仪仗队巡演,早早站在马路两边“霸头位”等待演出开始。一位沙塘村民告诉小编,他对仪仗队巡演印象尤其深刻,“当时学生都穿着整齐的服装,整条村唢呐声、锣鼓声等声势浩荡,除了在电视上看到,现实生活中很少可以看到有如此热闹的场景。”
文稿:黄艳敏
图片:叶沛云 厚街摄影协会
编辑:江洵
版式:林二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