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超级App③|2年时间用户5亿,抖音是如何做到的?

创新加速度
+ 订阅

如果说如今全国最网红的城市是哪个,西安绝对榜上有名。打开抖音中关于西安的热门视频,这样的评价你总能看到:“抖音的总部是不是在西安?”“别放了,我去西安还不行吗。”而继西安之后,重庆成为抖音最大的领地。根据最近抖音发布的“抖音城市大数据”报告,在城市形象短视频播放量TOP榜中,重庆以总播放量113.6亿次,位居全国首位。

其实如果把抖音称作短视频领域的“超级App”,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它庞大的用户数和超高的流量。更令人咋舌的是,抖音崛起的速度之快。根据最新官方数据显示,从2016年9月上线至今,短短两年的时间,抖音全球月活跃用户数就已超过5亿,国内日活跃用户数达到1.5亿,月活跃用户数达到3亿。即使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不绝于耳,但抖音已经是互联网上不可忽视的流量平台。

2016年9月,A.me在App Store正式上线,并于同年12月正式更名为抖音。在产品诞生之初,抖音的定位就非常垂直明确,即做一款针对年轻人的潮流音乐短视频社交App。“潮酷”“音乐”“短”成为抖音初期产品的主基调。

不过,抖音独到的竖屏、全屏的沉浸式屏幕设计,才是抖音作为后起之秀进入短视频赛道的一张王牌。它给用户带来了全新的体验——沉浸式的屏幕以及下滑即可切换的便捷操作。在这里,屏幕直接把手机顶部包括时间在内的信息全部屏蔽,让用户使用抖音时免受打扰。

而在大红大紫之后,对于抖音自身来说,过去那些利于快速复制和传播内容如今显得有些千篇一律,如何保证更多元的内容,以及吸引年轻人以外更多的用户群体,是抖音必须面对的难题。

纵观短视频这条赛道上,腾讯、阿里、微博、美图等巨头纷纷加码对短视频业务的布局。在这期间,腾讯不仅投资了短视频领域的老大快手,还复活了微视。从前段时间的“头腾大战”来看,腾讯已经和抖音展开正面交锋。未来,伴随着国家监管部门日益趋严的整治压力和激烈的同行竞争,抖音的“超级App”之路可谓是道阻且长。近日,抖音相关负责人接受了南方+记者专访,对上述问题进行了回应。

爆炸式用户增长背后:主要靠口碑传播

南方日报:抖音是大概两年前计划的,团队最开始做这个短视频产品的时候,内部是怎样的一个讨论?

抖音:西瓜视频是2016年上线的,抖音最早其实也是那个时候想做,但是因为那时人力不够。后续人力跟上之后,2016年9月份抖音的第一个版本上线。与西瓜视频相比,抖音产品形态不一样。抖音更偏向于UGC(用户生产内容),偏向用户自主传播。西瓜可能更偏向PGC(专业生产内容)多一点,并且是横屏,创作的人还有机构都相对专业一些。

南方日报:抖音的竖屏、全屏这种沉浸式的屏幕设计,相对快手其他短视频产品来说是比较独特的,抖音团队在设计产品雏形的时候是怎样的思路?

抖音:我们公司做产品都是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去做一些突破性创新功能的,而不是看市场上其他竞品是怎样的设计,我们也去做同样的设计。大概的方向是,我们觉得竖屏短视频的屏幕设计效果可能会更好,之前业界也没有太多人做过。

南方日报:抖音上线之后大概多长的时间,用户量有一个比较大的增长?

抖音:应该是从2017年3月份开始的。因为其实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是没有做市场推广的,上线之后前期主要是去完善一些产品功能,也就是核心体验。我们整体做市场推广也比较少,当时岳云鹏在微博上转发了一段模仿他的视频,很多人看到后就形成了口碑传播,后续我们跟进这个热点,才开始真正去做市场化品牌推广。

全方位运营激发内容原创活力

南方日报:抖音在去年3月份用户量有了比较大的增长之后,我们的运营策略是怎样的?

抖音:岳云鹏转发的视频在微博上火起来后,公众层面上可能很多人了解了抖音这个产品。后续我们平台做的“让世界名画抖起来”、“文物戏精大会”的传播效果是不错的,通过这个营销事件,可能会有更多的人们了解到抖音。

另外在运营活动方面,比如一些“挑战”或者资源位,我们会展现一些我们之前想去主推的传统文化内容,会跟京剧谈合作等等,重点给他们一些传播资源。我们会有专门的团队策划“挑战”话题,并引导和沟通抖音上的红人去参与我们的活动。

南方日报:从运营角度来看,目前我们邀请入驻的用户主要有哪些?

抖音:我们邀请用户入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优质内容创作者,包括明星、网络红人等,另一部分就是MCN(Multi-Channel Network,频道网络产品)。但过去MCN生产的内容可能是横屏的,我们觉得他们有能力做竖屏去适配这些内容,所以我们之前一直有沟通合作。还有一种就是传统机构,覆盖范围比较广,比如政府、文化机构等,此前他们其实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个能力,他们拍出的内容其实也是比较受欢迎的。

南方日报:目前很多政务号,甚至很多城市在抖音上成为了不输明星的网红,抖音是如何与政府机构进行合作的?抖音的政务号现在占比大概多少?

抖音:目前,抖音与政府的合作比较顺利,内容占比的话,政务号大概在1%左右,是相对比较多的。例如与西安合作做一些内容的生产,我们会跟他们沟通,比如关于兵马俑可能会有优质内容的产出,我们就会具体沟通怎么拍会更受欢迎。同时在抖音的特效设计上,比如滤镜、贴纸等等,我们会迎合合作方的需求,比如做肉夹馍或兵马俑的贴纸。另外一部分,我们对政务号也有特殊策略,类似于政府部门、博物馆相对有公共属性的一些机构,在流量上会有倾斜。

抖音目前最大的挑战是安全压力

南方日报:抖音短短三年获得大量用户,也有人说抖音是国民短视频APP。你觉得抖音的成功,除了基于像今日头条的算法推荐之外,最重要的成功因素是什么?

抖音:做一个短视频产品的话,首先在工具层面,我们做了很多,贴纸、特效、滤镜等等,拍摄方式上尽量简化,最简要的方式能拍出好东西,这样用户才会愿意使用来拍。另一个是音乐很重要,对于抖音来说是音乐去引导视频内容,或者说视频的灵魂在音乐。还有就是算法,一方面是你的内容发出去有人看,用户有动力激发继续创作,另一方面是你可以看到喜欢的内容。

南方日报:抖音在短时间内发展如此之快,您觉得在中间遇到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抖音: 我们觉得现阶段是最重要的是,平台越大,安全压力越大,要求越高。首先我们需要保证优质的内容可以安全传播出去,另外就是优化产品机制,让用户生产的优质内容被更多人看到。

南方日报:外界对抖音和今日头条的算法有一些质疑,算法推荐和App内在价值观之间的关系,您是怎么看的?

抖音:我们认为,如果产品有公共属性的话,都要有价值观。不违法违规是底线,再往上就是公序良俗。比如没有违法违规但不遵守公序良俗就会不推荐。这些都是用人工智能的机器模型算法去处理,我们会有很多模型,比如识别吃播的内容、生活小技巧的内容等等算法模型。如果一些内容符合这个模型,后台就会提示,人工看到这个问题后就会直接处理,或者再重新确认是否存在这个问题。如果是没问题的,就进入下一道审核程序。

【记者】李赫

【策划统筹】谢思佳 彭琳 何勇荣

【校对】冯志坚

编辑 佘余
打开APP阅读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