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吗?惠州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全国有24个!

南方+ 记者

你知道吗,惠州是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信息,11月26日7时57分在台湾海峡发生6.2级地震。与此同时,惠州多处有明显震感,暂无人员伤亡报告。

受此影响,铁路部门将对杭深线部分线路区段封锁,排查影响情况。多趟途经惠州的列车将有不同程度的晚点。

各种晃动,持续数秒

惠城区江北、河南岸等地多位市民反映,当天早上8点前后,发现房子抖动了一下,沙发、鱼缸、窗户等都在抖。还有的市民被摇醒,发现窗户嗡嗡响了几声。惠东网友反映,当时正在吃早餐,就感觉到房子在摇晃,桌子上水杯里的水也跟着晃动,第一感觉就是地震了,随后上网得到了核实。

事发之后,包括惠城、惠东、博罗等在内的多个县区均有人反映震感明显,但由于持续时间短,影响有限,很多人只是在微信或网络论坛分享自身的经历。

也有市民认为,这是近年来感觉最明显的一次,并建议有关部门加强组织地震应急演练,提高大家的防震救灾意识。

惠州是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

惠州市地震局有关负责人介绍,惠州地处东南沿海地震带相对活跃的中段,全市多数地区处于地震基本烈度6度设防区,沿海部分地区如惠东稔平半岛以及大亚湾沿海地带则处在7度设防区。同时,惠州所处大地构造单元属华南褶皱系,地貌类型复杂,主要有罗浮山断裂、紫金—博罗断裂等多个断裂带,具有发生地震的构造背景。因此,惠州是全国24个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之一,地震灾害的威胁长期存在。

地震发生后,该局第一时间开展应对工作,收集各方信息,加强跟踪监测,暂未收到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报告。

目前,惠州市已建成并投入运行的各类地震监测台站共有22座,地震群测群防宏观观测点有10处,都分布在各个县区。接下来,国家地震烈度速报和预警台网工程将在该市建设73座地震台站。

另外,省地震局在惠州市部分中小学校安装了第一批8个地震预警终端,并在全市布设16个地震流动重力测点。惠州市地震局将进一步优化地震信息相关系统,完善监测信息的收集、传递和上报程序,提升地震监测水平。

已有30多个应急避护场所

一旦地震来临,影响较大怎么办?这时,地震应急避护场所非常关键。它是为应对地震等突发事件建设的具有应急避护生活服务设施,可供居民紧急疏散、临时生活的安全场所。

该局有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起,惠州就开始推进市区地震应急避护场所建设,目前在华罗庚中学和惠州学院各建成了一处室外地震应急避护场所,主要有应急指挥、应急棚宿、应急通道、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医疗救护与卫生防疫、应急物资储备及分发、应急垃圾储运等功能区。同时,建设了暗坑式应急厕所、应急供水、应急供电、应急照明等设施,并设置了标志牌、指引牌和功能区划牌。按建设设计规划,这两处地震应急避护场所可分别容纳4000多人。

惠州市地震局依托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和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创建工作,在部分社区和学校设置了30多个小型应急避护场所。接下来,该局将加强地震监测台站的建设、管理、保护和群测群防工作,强化地震应急体系建设。

此外,惠州民政部门也设置了大量应急避难场所。

地震来时怎么自救?

(1) 躲在家具下、小房间或墙角!地震摇晃时,应在结实家居下、旁边、或跨度小的房间、墙角暂避,注意保护头部。

(2) 摇晃时立即关闭电源、煤气!摇晃时立即关闭电源、煤气、水龙头。

(3) 不要惊慌失措地往外跑!更不能跳楼!震时要保持镇静,不要往外跑,不要乘电梯,不要在楼梯拥挤,震后再有秩序撤离。

(4) 将门打开,确保逃生出口!地震摇晃会造成门框变形,应及时打开大门,确保逃生出口。

(5) 在室外时用提包护头!在室外不要靠近高的建筑,以免被坠物砸伤,要用提包或书包等物保护头部。

(6) 在商场、剧场等应听从指挥!在人群密集的场所切勿惊慌混乱,要听从指挥,有序避震。

(7) 汽车停驶,避开立交桥!汽车尽可能避开立交桥、高架路、高楼下、陡崖边等危险路段,在开阔地应停驶,按交通指引行动。

(8) 注意山崩、滑坡、海啸!震时在易发生山崩、滑坡、海啸的地区,应迅速撤离到避难场所。

(9) 徒步疏散,携带水和干粮!疏散时随身携带水、干粮、手电筒、身份证件及应急药品。

(10) 勿轻信谣言、盲目行动!切勿相信谣言和误传,应注意接受来自电台、电视台等报道。

地震的突发性很强,家庭平时可准备一个应急包,用帆布旅行袋最好。一般应放置在靠近门口的地方,而且要让每个家庭成员都要知道。应急包所装物品数量不能太多,以方便携带,一般必须存放的物品有:

(1) 食品:可供四人2天食用的高能量熟食品如饼干、方便面、肉鱼类罐头等。另应对食品应经常检查更换,以免变质。

(2) 水:水对人是特别重要的。目前市面上销售的塑料瓶装矿泉水、纯净水等,可存放几瓶,并定期更换。

(3) 日常生活用品:这方面要少而精,一般要存放有手电筒、雨衣、剪刀、工作手套、卫生纸、火柴、打火机、求生毯、口哨、人员信息卡等。配有一个小型收音机也是必要的,它可使你能收听到电台播送的地震信息。

(4) 急救药物:如消炎药品、药膏、绷带、止血、止泻、感冒药及其它便药等,定期检查更换。

【记者】刘光明宝

编辑 糜朝霞
加载全文
版权声明:未经许可禁止以任何形式转载
热门评论
快来抢沙发
    继续阅读
    还没看够?打开南方+看看吧
    立即打开